传统文化课程的问题和出路

点赞:13270 浏览:5786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大学传统文化课程存在着较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传统文化课程必须进行改革,而改革的关键要围绕着教学的几个基本要素进行系统的改革.

关 键 词 :传统文化,改革

虽然大学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以来并没有受到很大的重视.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升温,传统文化受到的重视日益增重,但落实到实处的问题还是很多.

一、大学传统文化课程存在的问题

首先,没有统一的教材.传统文化课程各个高校选用的教材都不相同,甚至一些院校没有教材,教师根据情况自编教材.这些现象导致各个院校的传统文化课的教学侧重点偏差较大.同时教材的写作一般由教学保障机构执行,而有的保障部门在写作教材的时候并没有和授课教师商量,而是按照社会流行,或者定书单的目录进行随意订阅,这就造成部分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觉得教材和教学思路的差距较大,教师不按照学校散发的教材上课,导致教材的摆设作用大于实际作用.

其次,传统文化课程在大多数院校是选修课,所划拨的课时很少.但其实选修课的制定伊始,应该按照两个原则,一个是选修课的设定是该校根据实际情况所需开设的,一个是开设选修课程的教师能被广大学生所接受,也就是该教师的综合能力比较高.但目前的情况是,几乎每所综合类大学都有这门课程,即使没专职教师也让别的教师担任,这就在形式上造成了选修课的必备要素与实际操作情况的不稳和.

还有,因为传统文化的教师队伍建设比较薄弱.传统文化课程的授课任务由其他教师担任,有的学校甚至因为教师资源较少或者其它原因,学校教师暂时没有能力开设,而学校也就不了了之,使得部分院校的传统文化课程变成了自习课,而那些对这些课程充满期盼的学生也就落了个失望.

二、如何进行传统文化课程改革

(一)大学传统文化课程的授课方法.

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究竟应该如何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呢如何能即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充分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呢,是每个老师都在深深思考的问题.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备课思路.

1. 专题讲授法.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范围广,内容多,可以按照专题讲授.我们把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形态都可以列入选择的范围,不管是哲学、文学、教育、科技、服饰、都可以列入这个范围内,并且可以在这个大的专题的范围内继续细分,通过对每个专题的分类讲授,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所向,能清楚地找寻到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也就便于学生课后的自我深入研究.

2. 时代讲授法.中国的朝代更迭较多,历史较为长久,通过用时代划分的方式进行授课,能让学生在脑海中清晰地按照年代划分每个朝代的突出文化特点,便于学生对所学的年代进行更全面的认识.

3. 兴趣讲授法.所谓兴趣讲授法是因为传统文化的课时给的很少,所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所有的知识是不可能的,故而教师可以在开课后,首先通过说课的方式把要讲授的内容告诉学生,让学生充分的发表言论,把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标注出来,教师在学生有兴趣的地方进行讲授.这种讲授方法对教师的备课要求较高,教师要在上面两种讲授都熟悉的基础上,才能作到这种讲授方法.

(二)中国传统文化课对教师的要求.

1. 教师要有明确的教育理念.首先,对于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课程,我们要把它与中学的历史课程区分开来,不要把传统文化课程重复上成中学历史课,要定位在大学生的视野上,要突出文化的成分,不要聚焦于时间的具体点位上.

传统文化课程的问题和出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传统文化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其次,要用现代教育理念对教育内容进行选择,首先要区分糟粕文化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糟粕文化我们一定要理性的对待,对于经典的优秀文化,我们也不能一成不变地延续,要结合时代的特点,要使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相结合,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为现代的国家发展所怎么写作,为当代年轻人的思想发展所怎么写作.

2. 教师要有专业素养.因为传统文化课的课程定位问题,所以导致几乎没有高校设置专职的传统文化教师,大多数都由其它授课教师兼任.从某种意义上,教师在讲述这门课程的时候,或多或少地都会戴上自己讲授专业课程的影子,所以教师要注意把自己教授的课程和传统文化课区分开来.要多多修养专业知识.

同时院校因当抓住目前传统文化受重视的契机,加快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但能胜任大学教育的师资队伍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可以扩充教师的队伍,应该大胆地鼓励其他身份的人来参与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工作,如邀请一些在某些专业上面的名人、学者来讲授,要大力提供能供其它学者的交流平台.要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和鼓励相关人才来承担大学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工作.

(三)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评价.传统文化课程属于通识教育,而且各校所采用的教材要求都不相同.所以在教学评价上很难做到统一.同时由于许多大学的教学管理机构及大学生本身对于通识课程、选修课程的认识不足,相关课程往往缺乏有效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出于以上的原因,建议在进行考核的时候采用以下的方式.

1. 标准考核法.按照标准化考题的方法,出题让学生回答.这种考核方式偏重于机械化的记忆方法,对于那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的东西刺激学生物理性记忆,让学生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如数家珍.加上后面设计的一些问答题,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理解.

2. 论文考核法.让学生自定题目去撰写一篇论文.教师通过阅读学生的论文可以更好地发现学生的兴趣所向 ,为今后的课程教学起到一定的启示的作用.同时,学生由于自我表达的不同,而且所讲述的方向又没有限制,可以增强学生自我科研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在结束该课程后还能进一步地去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作为选修课中的通识课,其肩负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不断地摸索和调整,让传统文化课程成为全体学生喜欢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