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课程如何应对个别差异

点赞:23284 浏览:10716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项目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个性特长,其结果必将进一步张扬学生的个性,导致项目课程体系下学生个别差异的表现更为突出.如何因势利导,既发展学生的个性,又促进学生共同发展、整体进步,本文简单介绍了解决该问题的三种方法.

关 键 词 :项目课程 个别差异 整体进步

建立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是时代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同样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一次有益实践.随着项目课程实践的推进,一些棘手的实际问题也在不断地显现,项目课程体系下学生个别差异更为突出就是其中之一.在此笔者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薄之见,并介绍我们的一些笨拙之法.

一、项目课程体系下学生的个别差异

充分认识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一直是我们努力的理想目标.在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下,由于要在规定的有限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面对众多学生,教师应对学生个别差异的一般办法就是课堂上“求同存异”、课后自我消化加个别辅导.然而对项目课程而言,课堂上完全“求同”有违项目课程的初衷,适当地“存异”才是课堂的主流,所以学生的个别差异在项目课程体系下的表现就更为突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首先是内容的差异 学科课程体系下,课堂教学内容一般都是由课本给定的,即使有变动也是面向课堂上的所有学生.项目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完成相关项目或任务的很多具体实施方案都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设计并实施的,不同学生所设计的方案可能不同,所以不同学生完成同一项目或任务的具体操作和步骤就可能不同,这就是内容的差异.

项目课程如何应对个别差异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生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二)其次是步调的差异 学科课程体系下的课堂由教师掌控着,学生听什么、读什么、想什么、解什么基本都是在教师的统一安排下以同一步调进行的.项目课程体系下,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前提下自主学习,除了有智力水平的差异和认知方式的差异,更有实践能力的差异,加之课堂上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教师备课时无法预见的意外情况(比如设备出现故障、环境变化导致仪表工作不稳等),所以教师要完全掌控学生的学习步调和课堂教学进度是很困难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很难实现同步,这就是步调的差异.

二、项目课程如何应对学生的个别差异

出发时只有五十米长的队伍进行十千米的跑步急行军,若任由各人自由发挥,最终这支队伍可能会被拉长至五千米,这样的队伍只能算是散兵游勇,不可能克敌制胜.项目课程体系下的教学活动就好比这十千米的跑步急行军,要克敌制胜,就必须实现个体和整体的有机结合、个别差异和整体目标的和谐统一.我们的具体做法有:

(一)开放实训场所,促进强弱相随 开放实训场所,也就是实训场所要和图书馆阅览室一样,在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硬件条件好的学校早就将教室和实训室一体化了.由于目前我们的绝大多数学校(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的硬件设施还不足,还不能实现教室和实训室的一体化,所以只能通过开放实训场所,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功能,以满足项目课程的教学需要.

在项目课程体系下,由于个别差异,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容和步调会出现较大差异,以致在有限的课堂上部分学生将无法完成相应的项目或任务,这就需要课后继续完成,也就是要将课堂延续至课后.其实学科课程体系下课堂上“求同”后的“存异”, 通过课后自我消化、同学交流和教师辅导来解决的过程,就是将课堂延续至课后的过程.但在项目课程体系下,课堂上没有完成的项目或任务,课后若离开实训场所,就会成为“无米之饮”.开放实训场所,可以为学生课后继续完成课堂上没有完成的任务提供场地和器材保证,是应对学生个别差异、促进强弱相随、保证整体进步的有效措施,是项目课程开发与实践得以稳妥推进的基本保证.


我们有一种想法,就是用实践式作业来替代现在的部分书面作业,使课后作业与项目课程相适应.所谓实践式作业,就是要求学生课后完成一个或几个微型的项目或任务,如小电路的制作.开放实训场所,正好也为完成这些项目式作业提供了硬件支持.

实训场所的开放会牵涉到很多管理层面的问题,要安排人员管理,要有教师指导,要借用相关器材设备,更重要的是要对分散的学生进行管理,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推进项目课程的实践中去探究解决.

(二)加强团队合作,促进强弱相长 项目课程一方面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强调学生共同发展、整体进步.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加强团队合作是协调好两者关系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其实良好的团队意识也是现代社会的要求,同样也是项目课程努力的目标,因为项目课程提倡协作学习.

有人可能会认为项目课程体系下学生的个别差异更为突出,所以对不同的学生更要区别对待.是的,在进行项目课程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编组,但决不像以前分快慢班一样.我们的做法是努力使每一个实训组各个层次的学生均衡搭配,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不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恰恰正是为了应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所采取有效措施.若按照学生的个别差异来分组,能力差的学生与能力差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能力强的学生与能力强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则能力差的组合会占用教师很多指导的精力和时间但仍无法跟上课程的进程,而能力强的组合由于教师引导不足而时常无事可为以致得不到充分发挥.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混合编组,将他们捆绑在一起,组成一个集体,形成一个团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关心、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可以让能力差的学生在实训组的成功中找到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也让能力强的学生在实训组内的互帮互助中充分发挥个性特长,为他们展示自我搭建一个平台.这样做既实现了个别差异和整体进步的有机统一,促进强弱相长,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适应现代企业人际环境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

当然良好的团队建设需要相应的制度来约束,我们的做法就是用相应的考评机制来规范学生在实训组这一团队中的行为.一般我们将六到八个同学编为一个实训组,每个实训组内又根据具体的实训项目分为二到三个小组.学生的过程考核成绩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个人成绩、二是小组成绩、三是实训组成绩,也就是从个人表现、小组内协作、大组内互助三个方面考核学生,促进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培养.

(三)细分考核单元,促进强弱相融 一个项目一般由多个模块组成,而一个模式的完成一般要占用二到八个课时,其间若所有学习活动完全由学生自主进行,则能力强的学生会在一半不到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而能力差的学生就是用两倍的时间也完成不了.面对这样的个别差异,教师的指导会显得力不从心.同时由于模式较大、任务较重,学生间互动合作也会受到影响,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任务前会因自己的任务没有完成而无暇顾及其它同学,完成任务后他们又会因为能力差的同学需要帮助的地方太多、帮助指导的量太大,与自己的想象相差太远而失去耐心.能力强的学生没了耐心,能力差的学生则更无信心.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的做法是“大同小异”.就是将一个大的模式分解为若干个递进而简短的、由一个或几个“读一读”、“想一想”、“看一看”、“做一做”构成的考核单元,实训组内所有同学的学习活动就以这些考核单元为阶梯同步推进,并步步接受考核.也就是同一实训组的同学由一个考核单元进入另一考核单元的步调必须保持一致,这就是“大同”;但同一实训组的学生完成同一考核单元的快慢可各不相同,这就是“小异”.这就要求能力强的同学在完成某一考核单元的操作后必须停下来帮助指导其他同学,待本实训组的所有同学都完成该考核单元的操作后才能接受老师对本考核单元的考核,并一同进入下一考核单元.考核单元小了,能力差的学生就不会因问题积累而失去完成任务的信心,能力强的学生也不会因为帮教量过大而失去帮助其他同学的耐心,从而有效地促进强弱相融、互帮互助、团结协作、整体进步.

以上只是我们应对项目课程体系下学生个别差异的肤浅之见,虽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勇于实践、不断进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一定会迎来万紫千红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