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点赞:23304 浏览:10627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新课程标准对于科学学科有着明确的要求,强调科学教学应以探究为核心,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优化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打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效课堂是科学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对课堂教学的理想追求.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及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把枯燥无味的科学课堂灵活地打造成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

关 键 词 :科学教学;探究能力;兴趣;大胆猜想;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9?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065-02

《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要把小学生培养成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才,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而农村小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探究欲,学习科学是他们主动参与的过程.《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教学理念.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科学学习的主要途径.在科学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虽然好奇心强,但是只求“知其然”而不是“知其所以然”,不善于自主探究,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创造和想象,没有熟练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不善于提出猜想和检测设,不善于设计实验来证明,而且合作交流能力差.针对这些现状,作为科学知识的启蒙者――小学科学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进而使他们会合作、会创新呢?

一、用兴趣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兴趣是认识的先导,是学习知识的前提,更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兴趣尤为重要.儿童天生就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面对儿童提出的“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怎么样”等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准备,设计多种教学策略和手段,使儿童的思维得以展开,使他们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找到答案,使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例如:在教学《把液体倒进水里去》一课时,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知道液体在水中有沉浮和溶解两个性质,教材的内容相对简单,如果按照教材的设计教下去,显得有些枯燥.所以,我设计了两大组实验,将难点融入到这两组实验中逐个击破.在第一组实验中,我先设计了激趣导入,让学生自由选择水、蜂蜜、油三种液体混合到一起的顺序,一开课就抓住了学生好奇的心理,学生大多会根据经验想到液体混合到一起会变色、变味等,极个别学生会想到油会浮上来,但是三种液体分三层,是他们想不到的.当实验做出来时,学生特别惊讶,而且三种液体分层的过程中,不断地有液珠在活动,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彩,使学生发出一阵阵惊呼,极大地调动了研究热情.

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促使主动探究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可见科学的发现创始于大胆的猜想.如果没有猜想,怎么有贝尔发明;如果没有猜想,怎么有爱迪生发明电灯;如果没有猜想,怎么有那么多的发明创造?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大胆猜想,引导学生验证,使学生主动地探究新知.如教学《把液体倒进水里》,师:关于液体你最了解些什么?学生就有可能提到液体的性质.那你们觉得把蜂蜜、豆油倒进水里去,会产生什么现象?液体会有什么性质呢?请大家猜想一下.生说出会变味、会变颜色、会混到一起去等.师:能讲出你们的理由吗?生:我天天早上喝蜂蜜水,蜂蜜会化到水里;油会浮上来等师:看来我们只猜还不行,要用实验去证明,你们想怎样进行这个实验呢?在小组内商量一下吧.生:汇报实验方法.学生实验验证.汇报实验结果:(各组轮说)我们组先倒水,再倒油,最后倒蜂蜜,结果油在最上面,水在中间,蜂蜜在最下面;我们组先倒油,再倒蜂蜜,最后倒水,结果油在最上面,水在中间,蜂蜜在最下面;我们组是由三个同学一起拿杯同时倒,结果油在最上面,水在中间,蜂蜜在最下面;我们组先倒蜂蜜,再倒油,最后倒水,结果油在最上面,水在中间,蜂蜜在最下面等根据刚才各组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生:油比水轻,蜂蜜比水重.比水轻的物体浮在水面上,比水重的物体沉在水底.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小学生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7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强化探究实效

传统的教学无非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组织,学生讨论.教法刻板,课堂容量小,并且说教的味道比较浓厚,学生被动参与.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不利于主体精神的培养.针对这一现象,我在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通过阅读、研讨自己设计实验.具体做法是:把实验报告单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小组中阅读、思考、研讨,共同填写实验目的、名称、器材、步骤、现象、结论,相当于是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进行操作、观察、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阅读了教材,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帮助,共同填写有关内容.教师巡堂只做启发和点拨.在确定了实验步骤后,各小组按照自己确定的方法独立地操作、记录和分析.

四、注重实践活动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可通过多种渠道让学生进行探究,不断发展学生的观察、实验、制作等能力,同时也促进思维能力、想像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发展.例如:通过让学生制作太阳钟、指南针、生态瓶等,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就加深了对自己所探究获得知识的认识.又如:讲“浮力”这一课时,我让学生把水槽中的木板往下压.问:“你的手感觉到什么?”学生:“感受到一种向上托的力.”老师:“这就是浮力.”学生通过实验,感受到浮力的存在.

科学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好方法,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总之,通过自己对新课程标准的不断的学习,结合自己的课改实践,我认为,探究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科学概念和方法形成更明晰、更深刻的认识,对我来说,是教育实践的创新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