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初中科学的兴趣

点赞:23646 浏览:10702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使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源泉,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兴趣,就会轻松地、自觉地学习,从而取得理想的成绩.本文在初中科学教学中以学生兴趣的激发为出发点,对初中科学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

关 键 词 :初中科学、激发兴趣、实验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学生就能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主动的获取知识,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而初中科学又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基础自然科学,要学好科学,必须多观察、多实践、多思考.初中学生正处于兴趣的高峰时期,好奇、好动、好学、好模仿,对许多问题都感兴趣,碰到新鲜的事物总想知道为什么,探索其奥秘.教学中我们只要引导得当,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如何在初中科学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每位教学工作者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平时课堂教学实践中,本人结合科学学科的特性和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激发学生学习初中科学的兴趣,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上好“引言”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初中学生来说,科学是一门新学科,他们带着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上课,因此,对上好初中科学的“引言”课显得十分重要.教师都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精心地设计好导入,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导入的形式也很多,如:创设情境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实验演示导入,游戏导入,谈话导入等.通过这些富有激发性的导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急于想探索新知识,对下面的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重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科学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得来的,所以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动手做实验,在课堂上增设一些有趣的小实验,如在上光学课前可布置学生去观察“插入水中的筷子”,“隔着水滴看字”等有趣的实验,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拿出水后,又是直的;把水滴放到透明塑料纸上,看书上的小字,会看到书上的字变大.在讲热学知识时,给学生演示“烧不死的鱼”这个小实验:把事先准备好的小鱼放到试管底部,然后在试管上部加热使水沸腾时,鱼却在试管底没有异样.在学习大气压一课时,可演示“倒不掉的水”的实验:拿出一个杯子和一张纸让学生检查一下是不是普通的杯子和纸,然后装满一杯水,把纸放到上面,再杯子倒过来后纸不会落下,水也不会流出.学生观察到这些现象后,都会十分好奇,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惊异,这些直观的演示,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学生看到这些奇异的现象后,会有强烈好奇心和追根究底的心情,很想知道为什么.在课堂教学中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参与课堂演示实验,增设一些随堂实验,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体会到知识的实践意义.学生对动手实验往往比听教师讲课感兴趣得多,几乎所有学生在上课时总是盼望着有机会做实验.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初中科学的兴趣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初中科学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三、加强所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初中科学教材中的知识应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不少,教师在生活中应注意收集和挖掘,在教学过程科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既学习了科学知识,也掌握了生产、生活技能.在平时课堂教学中结合所学知识,讲述一些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事例.例如:在讲惯性现象时,如增设一个用旋转鸡蛋的办法来区别哪个是生鸡蛋哪个是熟鸡蛋的演示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讲重力时举例:工人师傅在砌墙时,常常利用重锤线来检验墙身是否竖直,这是充分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这一原理;汽车驾驶员在下坡时关闭发动机还能继续滑行,这是利用重力的作用而节省能源.学习热学知识时,介绍炎热的夏天在地上撒些水,靠水分的蒸发达到降温的目的;讲比热内容时,介绍汽车发动机常用水来散热,保护秧苗不被冻坏而往往采用在夜间向稻田里灌水,都充分利用了水的比热大这一特性.这种教学方法,把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的联系到一起,让他们体会到科学知识很有实用价,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无处不在,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不隐藏着科学规律,看来神秘的现象其实都能找到科学的答案,科学就在身边,懂科学、了解科学就要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四、精心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良好的情景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提高大脑的活动效率,也能激发较为持久而稳定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了,他才能把学习当成一件即轻松又愉快的事情,才能乐学、勤学、好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设置诱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学习时如身临其境,从而激起学生积极思维,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如在讲磨擦时可让学生回忆在家拉手推车时,同样重的车走在水泥路上和土路上的感觉、用力情况,找出用力不同的原因;拉重车和轻车的用力情况,找出用力不同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充满情境的教学不再是枯燥、抽象的“死知识”,而是生动的、具体形象的“活知识”,教学给学生带来的不应是“灌输”,而是知识的生成与生长,更应该通过教学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创设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其探究科学知识的和动力,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使他们在快快乐乐中学到知识、培养能力,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学习科学产生强烈的求知,更重要的是这种强烈的求知一旦保持下去,就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内在动力,足以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忍受各种挫折.教师要灵活的课堂教学手段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创设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有效地把学生带入所学的环境中,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探索,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