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诱思科学探究

点赞:22487 浏览:10542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读史使人明智,学习历史不仅可以帮助青少年学生开阔眼界、丰富思想,还能够培养他们博古通今、鉴往知来的能力,对于其心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提高都有着不容替代的作用.笔者从事初中历史教学已有多年,现就探究式教学方法实施的重要性及策略谈谈看法.

一、实施探究式教学是新课改必然

历史是一门思辨性很强的课程,可是很多学生都将其视作单纯的复述性和记忆性学科,缺乏思维训练,深感学习枯燥无味.究其原因,传统闭塞的历史教学方法是罪魁祸首.教师往往以阅读、讲解为主要的上课方式,在教学中只顾展示大大小小的知识要点和各种现成的结论,却鲜去分析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和其背后的真正原因,也不会带领学生探寻更多的观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差异及联系.课堂缺少思维锻炼过程,也鲜有探究性步骤,学生只能在教师驱赶之下机械式地被动接受,课堂上除了听和记之外再没有空余时间去思考,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局面由此形成.

“学而不思则罔”,没有思维参与的知识接受过程并不会有什么实质性收获,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亟待转变.所谓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去思考、如何去学习,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让他们真正把握学习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面对内容多而杂的历史课,教师应该首先更新教育理念,开阔视野,以新课程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变机械说教为思维诱导,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以全新的教学方法推进中学历史教育,并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来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探究式学习方法,习惯以探究者的身份参与历史学习,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探究学习的乐趣,促进思维和能力的发展,真正实现乐学爱学.

二、探究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良好的课堂氛围是保障

教师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课堂氛围过于严肃、庄重,学生不仅倍感压抑还深受束缚,很难有勇气表达自己的见解,也无法真正发挥自己的探究,而在宽松、的环境下,学生在身心上都能达到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思维火花不断迸发,大胆独立探索,实现探究创新.教师应该着力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首先,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每个学生都是独立而独特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表达想法的自由,教师要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与他们交流,听取他们的见解,也许这些简单的想法可以成为探究创新之源.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当他们提出一些让教师本人都觉得模糊不清的问题时,教师要诚恳地做出这样的回答:“这个问题老师也不是很清楚,我们一起来探寻答案吧.”这种真诚态度既维护了教师的尊严,更是对学生的莫大鼓励,也深刻体现了探究式教学的精髓所在.


其次,多种教学方式的恰当运用让历史课堂魅力倍增.要保证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还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时给学生带来惊喜,让学生消除课堂疲劳情绪,用抖擞的精神状态度过课堂每一分钟.教师要秉承大课堂的理念,运用多媒体动画、影视资料以及恰当的音乐有效活跃课堂,维持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的《战争》这一课时,笔者将电影《战争》的片段作为课堂材料补充.透过电影,学生不仅清楚了战争的经过,还直观地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增强了爱国情感.

2.精心设计问题是关键

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探究的动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探究式学习就是寻找一个个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初中生对中外的历史已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这些认识往往是感性的、浅显的,他们对历史发展本质认识还不足,不能准确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特征,也很难自觉地用逻辑思维来思考历史问题.因而,教师要有目的地通过问题来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用理性的思维来思考历史.

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首先要富有趣味性.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催化剂,教师要了解当代初中生的心理,更要了解本班学生的个性特点,清楚他们的兴趣所在,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提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引发他们的好奇心,让趣味性诱导他们积极思考.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的《民族团结》这一课时,笔者提了这样两个问题:“西汉时期有个著名的美人自愿下嫁匈奴单于呼韩邪,而在唐朝时,同样有一位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成亲,大家还记得这两个历史人物分别是谁吗?她们为什么放弃了养尊处优的生活而选择远嫁呢?”学生对这两段历史都不陌生,对王昭君和文成公主远嫁的原因也略知一二,于是笔者便以此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就我国的民族团结问题展开了详细讨论.这种提问方式以学生熟悉又富有趣味的背景知识为引导,不仅突出了教学重点,还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其次,问题要具有情境性.教学情境在探究问题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营造有利于思考的环境,学生能够在情境的引导下打开思路,激活思维.丰富问题情境的途径通常有三种:教材中的插图、故事和小资料,音像、图片、实物等课外资料,学生经历的社会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好这三种途径,用丰富的情境来充实问题内涵.例如在学习《隋唐时期》这一单元时,笔者出示了电视剧《大明宫词》的几张剧照,随后请学生一起回忆其中的重要情节,并讨论该剧所塑造的历史人物形象和教科书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有哪些差别,电视剧中哪些重要的历史情节被过分夸大了.这些问题很快就引发了学生的讨论兴趣,他们通过对教科书和电视剧的比较,对武则天、太平公主等重要历史人物有了进一步了解.师生还一起回顾了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在浓厚的探究气氛中,学生对隋唐历史和文化的了解更为深刻.

最后,问题还要具有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答案多元化,给学生留下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能够有效达到拓展学生思维的目的.面对多元化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从多个层面来思考,鼓励进行发散思维,寻求多种答案,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真正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学习了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这一单元后,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用现代的眼光来评价秦始皇?这个问题实则是一个讨论性问题,笔者鼓励学生突破教科书上的权威观点,通过自己思考来寻求答案,大胆分析,只要符合逻辑、能够自圆其说便可以.有了学习的基础,学生不仅融合了已有知识,还可加入诸多现代观念,用全新的理念来解读秦始皇的功与过,充分发挥了探究潜质. 3.鼓励角色扮演是支撑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是一种有效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方式.历史教材中讲述了很多战争史和重大事件,学习这类内容时,教师往往都是先分析事件背景,然后讲解过程,最后再分析结果和历史影响,实际上这种按部就班的教学流程让学生甚感乏味,再精彩的内容也在这种一成不变的模式下变得枯燥乏味.于是笔者大胆突破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参与到学习中去: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战地记者、历史人物等,只要学生愿意,他们便可以充当任意一个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角色,然后从自己的角度展开分析与学习,为历史事件的应对出谋划策,或者报道客观事实,或者总结经验教训,或者评价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影响等.这种教学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他们有足够的自由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并在教师的信任和鼓励下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学习《钢铁长城》这一课时,在大致了解了建国以来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历程后,学生发现了很多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于是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有的小组化身为海军、陆军或者空军,从军人的角度来解读我国国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还有的小组从导弹部队和航天技术人员的角度来探究我国国防发展的历程;更有的小组成员从新闻记者的角度客观报道了我国国防发展中取得的重大突破.经过各个小组之间的相互交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深入了解了钢铁长城的真正含义.

4.组织实践活动是补充

新课程教材增添了一些活动课和探究思考题,这些题目内容丰富多样,组织形式也活泼有趣,是课堂探究材料的有力补充.诸如辩论会、故事会、成语大赛等活动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主;而小制作、填图等活动则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调研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综合交叉学科知识的意识,还能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这些活动课都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更加开阔的教学思路,教师不妨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特点和当地的现实条件,围绕某一主题为学生打造个性化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身体力行来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养成探究性的思维,将探究方法内化为学习素养.例如在学习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单元后,笔者设计了主题为“南京——一座苦难又顽强的城”的实践活动,请学生自己追踪当年抗日战争烈士的足迹,很多学生于是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的学生去雨花台祭奠烈士英魂,有的学生通过对亲历抗日战争的老人进行走访调查了解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更有的学生通过对影像资料进行整理找到了很多相关的纪录片.所有这些活动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抗日战争的残酷和中华儿女的英勇,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南京在抗日战争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南京人民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实现了情感和思维能力的双重提升.

总之,当今历史教学已经远远突破了知识传授的狭隘范畴,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已经成了一线教师的共识.巧妙诱思、科学探究就是要在保障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改变被动的学习状态,引导他们通过科学的探究习得知识,并实现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共同提升.

巧妙诱思科学探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探究式教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3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