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齐下,培养幼儿科学素养

点赞:13075 浏览:5660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二十一世纪,身处以知识化、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化社会,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科学素质,广泛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已成为当今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科学教育活动,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感知和操作,探索周围世界奥秘的活动.它是传统的自然常识教育的延续和发展.从单纯注重知识的教学到全面注重幼儿科学素养的早期培养,这是教育观念的一次根本飞跃.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仅对科学教育活动的指导提出若干思考.

一、精心指导科学教育活动

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是科学探索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指导作用应体现在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与材料和同伴相互作用等方面,并从中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探索精神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我认为,教师的指导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有针对性地设置情境,引导幼儿提出检测设.在进行一个科学活动前,教师应有意识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周围某一件物品、某一种自然现象或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某一件事情,鼓励幼儿提出问题.

例如,在认识 “风”的活动中,我先带幼儿在户外玩风车,孩子们发现风车有时转有时不转,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当孩子产生了问题后,我再适时引出关于“风从哪里来”的探索活动.在孩子发现问题后,教师不要急于给孩子现成的答案,而是要引导他们先猜想可能出现的结果,并做出自己的判断.这样可以引导孩子在操作之前先动脑,增强行动的计划性,使实验活动有明确的指向和目的.

2.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方法动手操作,记录信息.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观察实验是运用最多的方法,也是孩子学科学的一个主要环节.教师应根据活动内容,以小组活动和个体活动为主,灵活运用多种形式,鼓励幼儿动手操作,自己验证检测设,得出结论.同时应善于抓住关键问题,在幼儿之间、师生之间开展交流、讨论和相互质疑,通过交流梳理头脑中的信息,明晰所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及自己的探索历程.

例如,在“不碎的鸡蛋”活动中,我先请幼儿观察蛋托的主要特征和作用,然后请幼儿依据所提供的海绵、沙堆、碎布、稻草、棉花等材料进行实验,探索鸡蛋在抛、扔、起落等过程中怎样才会不碎,从中引导幼儿积极尝试,相互启发,展开讨论,最后幼儿得出结论:易碎的物品在细软且有厚度的材料保护下,就不容易碎了.

3.合理适度安排科学教育的延伸活动.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应该成为幼儿进一步探索获取新经验的开始.延伸活动就是幼儿继续探索和广泛实践的良好契机.

如“认识”以后,我们带幼儿参观电信局和IP超市,了解投币、IC、移动、小灵通等不同类型,感受的更新、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还进一步让幼儿了解110、119、120这三个急救的特殊用途,并能运用来保护自己或为他人怎么写作.同时,我们还通过延伸活动与其他活动紧密联系,进行开放式的互动.这样,使科学活动由封闭走向开放,让幼儿真切感受和体验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进步,同时也使幼儿在 潜移默化中关心周围事物和关心生活.

二、合理安排科学教育内容

1.科学教育应体现时代特征,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语),“教育是为了完满的生活”(斯宾塞语).科学教育活动要将社会变革和幼教改革的新观念以及时代的变迁融入教育活动之中,以帮助孩子们适应与了解现实及将来的社会生活.

同时,其内容应体现以人为中心,以“生态”和“科技”为载体的特征,主要包括:

(1)关于人体.如“我是怎样长大的”、“能干的小手”、“可爱的小脚丫”、“吃的东西到哪里去了”等问题,都能激发幼儿关注与探索人体的兴趣,并从中愉快接受健康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

(2)关于物质世界(包括环境和动植物等).如“沙漠上的骆驼”、“南方的水果”、“清洁的水和不清洁的水”、“可怕的白色污染”、“空气中的杀手”等.

(3)关于自然科学现象以及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雨后的彩虹”、“冬天的朋友”、“神奇的电脑”、“各种各样的家电”、“灶具的变迁”等.

双管齐下,培养幼儿科学素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科学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科学教育内容要充分体现“浅”、“少”、“趣”的原则.幼儿受年龄特点的限制,不能理解深奥的科学原理,对科学现象的认识仅仅只停留在初步阶段.因此,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应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现象开始,探究的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而不应超越儿童的认知水平.为此,我们应针对幼儿的认知特点,分阶段合理安排活动内容.

3.科学教育活动内容应有较多的发现点,让幼儿多角度寻找答案.任何科学现象都揭示着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幼儿在认识科学现象时,有自己的认识规律和发展进程.因此,幼儿学习的科学知识应该是广泛多样的,而不是狭隘单一的.

如关于颜色,把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液体摆在幼儿面前,孩子们最想做的就是混合,他们会一直兴趣盎然地制造各种神奇的色彩,了解颜色的混合可变;他们同时也会对色彩的固定搭配感兴趣.有了这些充分的经验积累后,孩子们还会进一步去探究颜色深浅与量的关系.这一系列过程丰富了幼儿的感知与认识,使幼儿在表象水平上建构“颜色”的概念,培养其思维的灵活性和多效性.

总之,我们要通过精心设计、合理安排科学教育活动,萌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探究幼儿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充满智慧地引导孩子的成长,培养出具有科学素养、符合时代精神的创造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