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和应用

点赞:6032 浏览:2012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12-000-02

摘 要 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在会计计量问题上引入“公允价值”成为新准则中最重要的改变.公允价值的应用主要限定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等方面.本文通过观察我国公允价值政策的风云变化,比较新旧准则,研究公允价值在实践中的发展和应用.

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和应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房地产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1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关 键 词 公允价值 会计准则 政策变化

一、引言

伴随经济的发展、新经济产物的出现,公允价值逐渐从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值等计量属性中诞生.通过公允价值,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及时了解公司当前所持有的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公允价值作为国内外会计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从1998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初次涉及至今,已有十几年的时间.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使得财务报告发生了内涵极为丰富又深刻的变化,同时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二、公允价值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中国在构建完善会计准则体系的过程中,公允价值的应用经历了下面几个阶段:

(一)引入使用(1998年~2001年)

1998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规定,当债务人用非清偿债务或将债务转为资本时,该非资产合转为股权的部分按公允价值计量入账,债务人可确认债务重组收益.同年,颁布的《投资》《非货币易》等2项准则对公允价值都有直接的应用.

(二)使用范围受限 (2001年~2005年)

由于要素市场不成熟、公允价值难以取得等原因,财政部门对公允价值的运用做了一定的调整和限制,缩小适用范围.2001年,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投资》、《非货币易》3项会计准则进行了修改:仍保留公允价值的定义,但取消了其运用,改按账面价值入账.但是,在由财政部陆续出台的新政策中,公允价值在准则中还是有所应用,只是绝大部分仅间接涉及.

(三)新准则中的公允价值 (2006年至今)

为顺应中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规定,把公允价值作为新的会计计量属性,并报以适度、谨慎的原则引入.此次会计准则修订中存在一大亮点:以市场价值或未来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或负债计量属性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被引入中国会计体系.

纵观我国的会计改革与会计发展历程,对公允价值的应用经历了从最初的引入,到部分项目的全面放开,再到有收有放,最后到有条件全面运用这样一个曲折过程.

三、当前公允价值的应用和存在问题

(一)新准则颁布后公允价值的应用

2006年我国财政部正式发布了39项新会计准则(包括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新会计准则体系中适度、谨慎地引入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对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金额.

整个新具体准则中绝大部分运用到公允价值,但是同时,新准则中严格确认大部分公允价值的使用前提条件,意在体现会计的的谨慎性原则.例如,对投资性房地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严格要求,将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及其他相关信息做为应用公允价值的前提条件.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计量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从目前来看,大多数上市公司,在公允价值的运用上也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


(二)公允价值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会计准则体系推出之前,我国对公允价值的运用涉及较少,新准则实施后,依据实践分析,公允价值的应用在我国尚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市场条件不够成熟

(1)公允价值信息获取存在难度

公允价值的应用需要两个前提:比较活跃的交易市场和业务精通、客观公正的评估机构,就目前我国的情况而言,这两个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已经基本确立,但还有一部分资产或负债缺乏完善的市场,难以通过市场取得有关公允价值的完备信息.尤其是,在我国作为活跃市场事后证据的市场等交易信息系统还不够完善,难以为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的鉴证提供证据.

(2)可靠性遭到质疑

目前我国的市场环境尚不完善,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依赖的“成熟市场经济”还有差距,尤其是受公允价值影响最大的金融市场,利率和汇率还未完全市场化,运用公允价值缺乏参考标准.另外,在具体准则的运用过程中,对未来流和折现率的确定都存在大量估计和认为判断,这些都对公允价值的可靠性提出了质疑.

2.会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公允价值的运用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不存在活跃市场时,公允价值需要通过估值技术获得.新准则对信息披露的要求更加严格,特别是金融工具方面的要求.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后,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基本是原则导向,大量业务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判断.因此,需要高技术、高品德的会计人员出现,公允价值才可能得到合理估计和很好地运用.

3.利润操纵

公允价值作为一项会计技术,即可以用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也可能用来扭曲会计信息.公允价值的确认很多时候是估计的结果,企业可能利用计量属性的选择权,将公允价值作为利润操纵的工具.因此,如何正确使用公允价值,防止相关人员趁机获取不当利润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

五、发展国内公允价值的建议

(一)完善市场体系,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

金融危机再现为人们敲响了警钟,世界范围内的公允价值政策仍存在不足.因此,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市场的有效性,使市场能够公允地反映资产的价值,这是推广公允价值应用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