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背景下环境会计构建问题

点赞:5098 浏览:1603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内容摘 要 :本文介绍了环境会计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实施环境会计的方法障碍、观念障碍、制度障碍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提出如何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发展环境会计的对策及建议.

关 键 词 :环境会计 和谐社会 障碍

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 随着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和深化, 环境会计开始成为会计科学的一个新兴分支,许多国家和相关的会计组织采取了多种措施以推动其发展.环境会计是会计学、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现代会计分支,它吸收了环境经济学等学科观念和方法的精髓,以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基础,运用货币的或非货币的多种计量手段,核算和监督企业的环境活动以及分析环境活动对企业的影响,确认、计量资源的耗费以及资源的补偿,以达到保护环境和协调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平衡发展的目的.

环境会计在计量时既要使用传统会计中的货币计量单位,还要使用一些非货币计量单位,如实物计量和技术指标等,甚至是文字说明来反映环境状况的变化,它将企业看成是功能性的社会组织,不仅计量企业经济活动的财务影响,还计量企业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更加注重于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的核算和监督.

和谐社会与环境会计的关系

(一)和谐社会是环境会计发展的动力,环境会计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推力

构建和谐社会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了企业的经济活动以保护自然环境资源为基础,强调当代人在发展与消费时应努力做到使后代人有同样平等的发展机会.因此和谐社会建设要求企业应该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也就是说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经济活动与环境的良性关系,注重经济发展、保护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不威胁子孙后代的利益.环境会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人类对自身行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一种理性反思,为了保护环境,加强企业与环境的友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企业需要对外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环境会计成为企业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形式之一.因为环境会计促使企业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客观地反映企业对环境资源的损耗和补偿情况,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有效的环境信息,在从事经济活动的同时,重视环境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有效地保护环境资源;将同时提高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作为从事经济活动的目标,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说环境会计推动着和谐社会的实现.

(二)环境会计的内容体现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其支持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思想是要求企业在追求自身经济发展时,注重环境、经济和社会平衡协调发展,不能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环境会计的理论体系和核算体系都体现着和谐社会的这一内在要求.因为环境会计把其涉及的内容扩展至企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计量、反映、控制和监督环境资源,改善企业的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促使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兼顾环境效益,通过环境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报告企业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为企业实施经济决策和环境决策提供帮助,最终达到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优化.

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与环境会计的本质属性是存在一定的内嵌性的.建设和谐社会要求会计须从不同的角度对经济活动和环境状况予以正确的核算和监督,这就对传统的会计计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环境会计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因为环境会计可以运用多重计量手段对发生的环境经济活动、环境经济活动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承担的社会责任在会计报表中进行充分的披露,提供充分、全面的会计信息,从而有力地支持和保障和谐社会的构建.


我国实施环境会计的障碍分析

(一)方法障碍

第一,环境会计要素的分类障碍.环境会计要素是环境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内容和组成项目,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要素.对于环境会计要素,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的认识,代表性的观点有 “三要素论”(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中规定的环境会计要素分为环境资产、环境负债和环境成本;刘永祥认为环境会计要素包括环境资产、环境效益和环境费用)、“四要素论”(李宏英认为环境会计要素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费用、环境负债、环境收益;李心合认为环境会计要素包括环境支出、环境收益、环境资产和环境负债)、“五要素论”(李武立认为环境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成本、损失、收益;张白玲认为环境会计要素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费用、环境效益、环境资本)、“六要素论”( 陈琳等认为环境会计要素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环境收入、环境费用和环境利润).

第二,环境会计的确认障碍.环境会计的确认是将涉及环境活动的每一笔业务事项确认为何种环境会计要素并加以记录,最后列入企业财务报告的过程.但我国尚未颁布专门的环境会计准则,没有统一环境会计要素的分类标准,因此对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缺乏依据.另外,我国环境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目前只有废水、废气排放物等几项国家标准,标准的缺失造成了环境会计的确认障碍.

第三,环境会计的计量障碍.环境会计的计量是确定记录各项环境活动业务事项的数量及金额的过程.由于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企业所进行的与环境活动有关的所有活动,这里面包括着许多无法用货币计量的环境经济事项.因此构成了环境会计的计量障碍.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具有价值,可以以交易为前提用货币来计量,而自然环境资源是非交换、非人类劳动的公共物品,不能通过市场进行交易,没有市场交易的存在,因而不能用货币进行计量.但这些自然资源环境向人类的现在和未来提供的各种怎么写作是有效用的,具有直接或间接的经济价值,环境会计需要对之计量.可见,由于环境会计核算监督内容的特殊性,要正确计量、反映自然资源的成本、收益以及企业环境经济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必须探讨建立新的计量方法.

第四,环境会计报告的障碍.我国目前尚无统一的环境会计报告模式,无论是披露的形式还是内容,都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环境会计信息不仅包括货币性的部分,而且包括非货币性的部分,如何在环境报告中反映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研究.对于货币性的信息,是否可以与传统的会计计量相融合,在环境会计报告中反映;而对于非货币信息部分,是否可用文字来进行说明,在环境会计报告附注中披露?是采用在现有财务报告的基础上,增加环境会计各要素的揭示与披露的补充环境会计报告;还是编制独立的环境会计报告书,单独披露企业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这些都是环境会计报告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二)观念障碍

长期以来,“惟GDP论英雄”是不少地方政府的工作指导思想和干部政绩的评价标准.地方经济的发展走上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难以挽回的损失.而环境一旦遭受污染或破坏,其治理和恢复将需要更多的成本,甚至有些污染是不可逆的.正是这种错误的政绩观和发展观,重经济轻环境,导致了地方政府对推行环境会计缺乏足够的重视.“惟GDP论英雄”的政绩观催生了以GDP为导向的干部评价机制,这种评价机制又反过来促进GDP导向的政绩观,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大了环境会计的推广和实施的难度.

经济利益至上的企业绩效观念是我国推行环境会计的另一观念障碍.诚然,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经营者为了实现经营业绩,确保所有者企业的持续经营,保障自己的经济利益,企业的经营者也会忽视环境问题,忽视自身经济行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成本.因为将环境成本考虑进企业的总成本,将外部成本内部化,将会导致了企业现有利润的降低,影响企业经营者的业绩,所以经济利益至上的企业绩效观念阻碍了企业实施环境会计核算.

(三)制度障碍

由于我国开展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起步比较晚,我国目前环境领域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不够健全,环境会计法律制度没有建立.尽管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环境保护政策.但这些政策大多是从违规惩罚的角度来迫使企业规范其行为,缺乏对其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动性激励的考虑.而且这些举措的环保力度仍然不够,不仅表现为法律覆盖面不全面,而且其操作性也亟待改善,无法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相匹配.

发展环境会计的对策建议

(一)组建专门的环境会计研究机构

组建专门的环境会计研究机构,完善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工作,解决环境会计在方法上的障碍.实行环境会计首要解决的是其自身的方法障碍问题,为此,政府应该组建专门的环境会计研究机构,由会计、经济、环境资源、法律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团队,重点研究环境会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定型的实践模式,完善我国的环境会计体系,尽快出台环境会计基本准则、环境会计具体准则,明确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报告,加快环境会计在我国的发展.此外,还应该在充分考虑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合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环境会计理论,结合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会计发展之路,促进环境会计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教育和转变观念

转变观念,开展绿色教育,营造社会氛围,促使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科学的政绩观与发展观是环境会计有效实施的保障.科学的政绩观的实质是用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来检验当前的政绩行为,要看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影响,要对社会和历史负责,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后人的评判.因此要转变“惟GDP论英雄”的政绩观,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政绩评价标准,形成科学的政绩导向.

积极开展绿色教育,增强环保意识,为环境会计的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绿色教育,提高企业管理者对环境会计的重视程度,强化和提升企业会计人员运用环境会计的专业素质,保证环境会计的有效实施.企业作为环境会计实施的微观主体,应主动地将环境管理纳入企业管理决策中来,披露真实、可靠的环境会计信息;企业是社会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此还应从社会的角度来考核经营者的业绩,促使企业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

(三)加快环境会计和环境资源保护的立法

法律是环境会计执行与实施的最终保障.目前,我国尚未针对环境会计核算进行立法,这给环境会计实践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政府应在和谐社会思想的指导下,进一步对原有的有关法律条文加以完善,明确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义务与要求,使企业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会计制度.从奖、罚两个方面来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一方面,政府在立法时应该明确规定提供真实的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可得到相应的奖励,促使企业自觉自愿地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另一方面,则应该制定严厉的法律惩治措施对提供虚检测的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进行制裁,使之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得不偿失,迫使违法企业提高环保意识,规避其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和谐社会背景下环境会计构建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环境会计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9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社会监督是环境会计有效实施的有力保障.企业往往出于切身利益的考虑没有如实地披露其环境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因而需要具有独立地位的第三方机构来对之进行核查与监督.社会监督机构应该依据国家的环保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环境会计法规、准则,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进行审查与鉴定,并向社会公众充分披露,促进企业加强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核算,增强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决策时充分考虑环境问题,推进和谐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