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教育阶段我国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的市场导向选择

点赞:22782 浏览:9849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引言

按照西方学者对高等教育的划分,高等教育按照总体规模可以分为精英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和普及高等教育三个阶段,依据高等教育总体规模的划分,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教育阶段.在我国高等教育总体框架内,会计专业教育更是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各类高校纷纷设置会计专业,至今几乎达到“全民办会计”的地步.从学校类型看,不仅财经院校、综合性大学办会计专业,就连师范院校、理工科院校、农林院校等都设置了会计专业,从学校性质来看,不仅公立全日制学校办会计专业,许多电大、成大、函大、职大、私立院校也大部分是因会计专业催生出来的,从院校的专业设置来说,不仅商学院、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工程管理学院设置会计学专业,有些院校的数学系等也设置会计专业.在全国1000多所全日制公立大学中,就有将近900所的学校设置会计专业(吴水澎,2005).面对日益严峻的办学环境和空前突出的会计人才供求矛盾,我国各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应当坚持怎样的价值取向,成了会计教育界重点关注的问题.

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逐渐成为会计教育界普遍的共识.高校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重要基地,其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即会计人才(此处所称的会计人才培养仅限于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暂不考虑其他层次会计人才的培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要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接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检验.市场导向是美国高校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王晓义、杨忠直,2004).在我国,会计人才的市场满意度也已经成为衡量一个高校会计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二、会计人才培养的两种基本价值取向

市场导向和学术导向是教育价值观的两个基本取向,对于会计人才培养来说,以哪个导向为基本的价值取向,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和培养方案的设计及其实施,并最终影响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

会计人才培养的市场导向是指会计人才培养应着重于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要,培养会计人才从事会计专业实际工作的能力.这种市场导向源于以社会为中心的价值观,是“功利主义”的“工具论”教育价值观.它把市场需求作为会计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认为会计人才培养的价值首先是满足社会和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要.它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功利性是其基本特征之一,因此表现在很多问题上,都以“是否有用”作为衡量的标准,比如对于“学”与“术”的关系问题,从哲学上看,“学”是指学问、科学,是认识世界的范畴,解决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而“术,’是指技术、手段、方法,属于改造世界的范畴,解决的是“如何去做”的问题.市场导向重“术”而轻“学”,必然会造成布鲁贝克所说的学术的“格雷欣法则”,导致“术”盛行而“学”衰落.而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学”与“术”应当是相互促进、紧密联系的.从长远来看,两者应当并重.但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条件下,两者并重也未必最佳,比如对于会计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来说,两者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会计人才培养的学术导向是指会计人才培养应着重于对学术、理性和知识的追求,培养会计人才从事会计学术研究的能力.这种学术导向源于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是“理想主义”的“本体论”教育价值观.它强调教育不是为了社会的功利目标,而是为了受教育者个人.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作为个人的各个学生在人性或理性方面的发展,培养和谐发展的个人.近代大学发展至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的创立,以至后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生院的建立,使得研究生教育的学术性得以强调.学术导向应当是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始终坚持的标准,它是研究生教育特性的标准,也是研究生教育内在发展逻辑的必然要求.对于我国目前的会计本科生培养来说,不宜过多强调学术导向.

三、市场导向――我国会计人才培养理念的现实选择

对于这两种价值取向,会计教育工作者应做何选择呢笔者认为,应针对不同阶段的会计人才培养区别对待.对于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来说,应主要强调学术导向,而对于会计本科生培养来说,则应主要强调市场导向.当然,二者之间不应进行非此即彼的选择,而应在二者之间进行必要的协调和整合.唯市场导向,会计人才培养将会陷入“适应论”的泥沼,始终被市场所引导,最终迷失方向,唯学术导向,将会使会计人才培养日趋封闭,缺乏生机和活力,逐渐和社会脱节,从而失去社会的支持和合作,丧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机遇.因此,二者之间必须要做到很好的权衡和取舍,避免走两个极端.

在我国当前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期,市场导向应当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的基本理念和标准,尤其是对本科生培养来说更是如此,市场满意度是评价一个高校会计本科办学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的标准.当然,同时还要强调的是,培养会计人才坚持市场导向,并不是说要一味地迎合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因为用人单位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有些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需要和使用往往只顾眼前的工作需要,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也有的用人单位盲目追求人才素质的“大而全”、“小而全”.对于这些市场需求的不同认识,要辩证地看待和处理,既要坚持市场导向,又要符合人才培养规律,人才培养一定要走在市场的前面,而不是跟在市场的后面,也就是说会计人才培养要有一定的超前性.而从人才培养规律来说,作为会计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会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应当与会计本科生的培养有所区别,学术导向应当作为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坚持的一个基本标准.离开了学术导向这个标准的支撑,单纯的市场导向将违背研究生培养的内在规律.因此,市场导向与学术导向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合流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分流.总之,对于我国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来说,其目标应该是在充分考虑人才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会计人才,这是我国高校今后会计本科人才培养应始终坚持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逐渐成为会计教育界普遍的共识.高校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重要基地,其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是会计人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要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接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检验.美国各高校培养的会计人才之所以在世界上广受欢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美国建立了会计人才培养适需机制.美国会计教育在职业界和教育界的配合下,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机制,即会计人才的供给(教育)与需求存在紧密的联系:职业界把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通过一定的渠道反映到教育界当中,教育界把职业界的需求作为学生的培养目标,并取得了职业界的支持.会计职业团体不定期地对会计教育状况进行评估,以改进会计教育,使会计人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这一点出发,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的会计教材写得生动,教学方法更加 多样化,富有趣味性.因为不这样做,就达不到教学目标,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不为社会所接受,那么就没有人申请会计专业,最终结果就可能是会计专业的“死亡”.

我国会计教育在会计人才需求方和供给方之间缺乏经常的、固定的联系,会计人才的供求双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的现象.虽然近几年来市场机制在会计人才的供求上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使教学质量高、学生素质好的会计专业受到欢迎,但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会计教育部门在很大程度上是凭自己的感觉来决定怎样教育学生,于是就出现了会计专业一哄而上,课程设置五花八门,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多样化的社会需要等诸多问题.因此,在各高校和会计人才的需求方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使学校培养的会计人才符合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四、坚持市场导向,开展会计教育怎么写作营销和跟踪怎么写作

满足市场需求是会计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要坚持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市场导向标准.进入21世纪后,在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会计教育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极具潜力的产业,该产业的发展,取决于是否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因此在高校的会计教育中应适当引入营销理念,加强对会计教育怎么写作营销的研究,是会计教育适应新形势,实现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早在2002年7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就与民生银行签订协议,商定从该校大四学生中挑选部分优秀者组建“民生班”,重新安排教学计划,该班着重强化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企业经营理念,使学生更早适应现代商业银行工作需要,毕业后全部进入民生银行工作.上海财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高校也曾与民生银行达成协议,举办过“民生班”,为民生银行进行个性化培养人才.2008年3月,山东经济学院――NEC软件(济南)有限公司软件外包人才培训班正式开班,这项举措是在该校“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面向市场需求,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前提下,深化教学体制改革,在校企合作的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的三方共赢.通过以上校企合作的事例可以看出,一方面社会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变得日益多元化,不再满足于各高校培养的“同质化”人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部分高校为了满足各单位对人才的个性化需要,主动走向市场,与用人单位通力合作,提供个性化培养的怎么写作.由此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高等教育包括会计教育应当适时引人营销理念,积极开展人才营销,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全面合作,提供个性化怎么写作和订单式培养,这也是会计教育适应新形势,实现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向社会上各用人单位提供会计人才,就如同产品销售一样,除了重视会计人才本身的培养质量以外.还应注意提高售后怎么写作质量,提供必要的跟踪怎么写作,这是坚持会计人才培养的市场导向标准的必然要求,也是积极推行会计人才营销策略的必要举措.会计人才培养不是短期行为,不是把培养的会计人才送出校门、走向社会就算完成任务,会计人才培养应是一种长期行为,必须要与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建立起长期的、密切的友好合作关系.如前所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会计教育工作者应时刻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及时了解他们的需要,倾听他们的心声,进而改进会计人才培养工作,使培养的会计人才能够迅速地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会计专业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在各个单位就业以后,也要及时地跟进,做好售后怎么写作和质量跟踪,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用人单位进行回访,及时了解会计毕业生的工作情况,认真听取他们对会计毕业生的反馈意见和改进建议,并主动提供必要的质量保证怎么写作,比如岗前培训、继续教育甚至是退回重修等,也为以后改进会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只有与用人单位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赢得他们更多的信任与支持,为会计人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多赢的局面.

大众教育阶段我国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的市场导向选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会计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