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探究

点赞:14158 浏览:5891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文章结合我国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加强财务管理的对策措施,以供参考.

【关健词】财务管理;存在主要问题;加强管理;对策

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承担了较多的社会职能,并且不以盈利为目标, 使得其自身的财务管理过程不同于一般的企业,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 资金提供者并不要求投入的资金获得必要的经济利益, 资金投入的主要目的是维持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 促进其社会公共职能的顺利开展, 以确保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

1.2 行政事业单位一般是不能清算、转卖或者倒闭的, 因此也不存在企业财务管理意义上的所有者权益.

1.3 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 不以本单位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而是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责任, 其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确保财政及其他资金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确保本部门所承担的公共管理职能的实现.

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也不断完善, 规范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 会计集中核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1 对会计集中核算认识上的错位.部分单位的领导对会计工作方面的重要性产生了忽视,认为报账会计的工作是辅助性的,报账会计的工作能力以及资格证已不是领导所关心的问题,同时他们在对报账会计人员进行任命时可能就会存在随意性问题的发生,由此而导致的报账会计的相关专业能力的水平不够高,进而也就导致了集中核算中心自身的工作压力的加大.

2.1.2 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上的缺陷.行政事业单位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中心采取大厅式的工作模式,数个单位的账由一个人管,这样便会造成会计和财务的分离,会计监督和财务的优势在本单位也就不复存在了.同时,由于对所管辖单位的相关业务情况不够了解,票据的真伪性也就成为会计中心对单位报账进行核实的判断标准.

2.1.3 容易出现真票据检测业务现象.会计集中核算实行后,单位对做账方面不再进行负责,只对报账进行负责.由于会计核算中心对写作技巧会计的核算监管中,只能对票据的真伪加以识别,不能对经济业务的真伪进行识别.所以,对于真票据检测业务而言,可能在某些单位存在.

2.1.4 存在单位财务内部牵制和对机制弱化进行监督的现象.在会计集中核算加以实行后,单位财务的外部监督方面得到了加强,但是财务内部潜质机制的弱化现象实在是令人担忧.

2.2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2.1 内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长久以来,我国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性资产管理比较重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关注不够,对国有资产方面的调拨、配置、使用、验收、报废等环节还缺乏较严格的规章制度以及行之有效的操作流程.在对资产进行购置时,没有确立严格的监督制度以及审批制度,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对于国有资产而言,其交接制度不够健全,一些单位和部门没有设立或明确专门机构,专职人员职责分工不明确.在实际操作中,随意性较大,补报、不报以及漏报的现象时有发生.更加严重的是还有一些单位没有经过批准便用国有资产进行担保、抵押,一旦不能将其收回,不仅造成国有财产流失,而且还很容易滋生腐败.


2.2.2 重采购轻管理,重货币轻实物

一些单位管理意识还比较淡薄,资产方面的管理比较混乱,大都只重视采购方面的管理,而放松了对相关实物资产方面的管理;对货币资金方面的使用管理过分注重,忽视了对实物资产方面的管理.缺乏比较严谨的验收审批、保管以及使用制度等一系列的相关规范以及有效的内部方面的管理机制.比如手机、电脑、摄像机、照相机等小型的贵重物品,长期被个人无偿占用,在其退休或调离本单位以后,没有按照规定交回,被据为己有.对于贵重物品而言,其被长期的无偿占用着,国有资产也就变相成为了私有财产,缺少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以及制约制度,从而造成了财产丢失、损坏以后无人对其进行追究,最终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2.2.3 不顾客观需求,盲目购置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由于固定资产的购置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补贴或拨款,而在进行财政拨款时对于单位资产的变动、存量等情况是不作为审查方面的内容的,从而造成了不少单位在资产购置上,从各自利益出发,过分热衷规模扩张,存在着一定盲目性和随意性,片面地追求高精尖,不断更新设备,重复购置,使得大量尚能被使用的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出现了人为的浪费现象.怎样管好并且用好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对于推动国有资产合理配置以及对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安全进行保障,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的对策

3.1 会计集中核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策

3.1.1 建立会计查重发现监督机制.会计查重产生问题不在于是否实行了会计核算中心,实行了会计委派制度,甚至不在于是否有监督制度,关键在于对权力的实施形成监督.实际工作中,实行会计委派制后,会计核算中心有可能提供更为隐蔽的虚检测会计信息,形成事实上的监督虚无化.当前监督虚无化的原因不在于监督制度的健全与否,在于监督机构能否独立进行必要的监督,为此要确保监督机构的独立办案能力,如在加强自身素质提高的前提下,创造审计纪检部门的独立办案氛围,加大群众查处力度,在依法办事的前提下,依靠群众是解决监督弱化问题的关键,需要在现有审计机构的基础上,提升其监督地位,建立一种比较独立的会计信息监督体系,甚至将审计系统归为人代会管理,使之具有更为独立的地位,便于及时监督.

3.1.2 核算中心人员少,工作量大.建立会计核算中心后,取消了单位银行帐户,由财政部门在门在银行开设统一核算账户,集中资金收付,进行统一会计核算;预算单位不再设会计人员,实行报账员报账制度.所以,各单位的财务工作主要都集中在会计核算中心.从各地会计核算中心的运行情况来看,都普遍存在着核算中心人员少、工作量过大,报账员在中心报账等候时间较长,核算中心的明细科目分类过粗,以至单位无法了解单位的财务活动的真实情况,从而使核算单位与中心之间造成一些矛强化预算管理,建立一套科学的公共支出预算管理体系.实行集中统一核算,核算中心接受支付申请的依据是单位的预算指标,没有预算指标或超预算指标的支付申请,核算中心有权予以拒绝,从而起到强化预算约束的作用,也使得集中统一核算有赖于预算编制的相应改革.也就是说预算要细编,实行部门预算、支出预算要细化到每个部门及每个项目,对各项支出要按支出类别和性质编制专项支出项目库,核算中心根据细编的预算指标各项资金支付.

3.1.3 转变会计职能,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目前会计核算中心日常主要的工作是资金支付和会计核算,然而,如果将会计核算中心仅仅作为一个记账机构是远远不够的,更要着重预算执行信息的反馈和控制.必须加强预算资金支付的事前控制,在决定资金支付之前应确定是否应该支付、如何支付,而不能到支付完了事后才来明确.会计核算中心的发展,必须要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彻底扭转将核算中心视作单纯的核算机构的观念.

新时期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探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会计核算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3.1.4 如果实行会计核算中心,就必须将会计核算中心设计成具有独立的会计写作技巧记帐业务的相似度检测组织,脱离政府垂直管理体系,而非现在的行政事业单位,否则,在同级单位领导全权领导下,难以保证公正执法,不做检测帐.

3.2 实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工程

建立资产管理动态数据库,全面准确动态地反映资产的总量构成分布变动等信息.根据资产增减变动情况实时更新.以动态数据为基础,建立数据查询和综合分析子系统,方便快捷地查询和分析资产占有、使用及增减变动情况,为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和资产优化配置等提供决策支持.确立资产管理工作规程,实现资产管理业务的规范化、流程化、网络化.涵盖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收益、清查、统计、产权纠纷调处等各项管理内容;以技术手段规范资产管理行为,控制资产运营风险,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建立资产预警信息系统,及时、自动提供预警信息.实现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资产管理信息畅通.实现与金财工程其他子系统的数据共享.采取“单位登录、财政集中”的模式,将资产动态数据库部署在财政部门,只通过本地政府网登录到同级财政部门数据库怎么写作器,在线进行相关资产管理业务及申报审批业务事项的处理.各单位要加强对政府网的监管,确保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3.3 建立国有资产的损失追究制度,对体制上的障碍加以克服,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功能

对于国有资产的购置、管理、使用等重点环节,要对完善相应的程序和制度,健全内部审计部门对国有资产的监督职能.内部审计部门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财产管理部门的实物以及财务部门的相关账目进行抽查,至少在年终时要对相关资产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清查以及核对,对于盘盈盘亏的资产要找出原因,分清责任,同时按现行的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在年终时要将资产管理方面纳入到相关部门方面的考核目标,对于管理比较完善的部门要给予奖励和表彰,对管理薄弱以及滥用和挪用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要依照财政违法行为的处罚条例进行处理、处罚、处分,并且追究相关领导者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对于不按规定履行有关报批手续的,要依法收缴相关资产和所得收益等,并且用法律手段对国有资产方面的完全完整加以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