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点赞:18315 浏览:8221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对审计实务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如何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却是见仁见智.本文在分别论述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对分析结果在审计实务中的指导意义作了初步探讨.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审计风险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关 键 词 】 审计重要性 审计风险 关系 运用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审计风险一直是审计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课题,对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的关系研究也日益得到重视.在审计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要准确判断审计重要性水平,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自身所负担的审计风险的大小.因而,正确运用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之间的关系以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既而使审计工作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同时将审计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注册会计师必须充分重视的问题.

一、审计重要性概述

《国际审计准则——审计重要性》指出:“重要性指的是如果信息的错报和漏报足以影响使用者根据财务报表所做出的经济决策,那么该信息就具备重要性.”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第2条指出,“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序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这种审计重要性经量化后实质上就成为衡量是否构成错判的具体指标,也就是所谓的审计重要性水平.不同企业面临不同的环境,因而判断重要性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对审计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在实务中,通常运用以下方法确定重要性水平:根据营业收入或资产总额之中较大者确定一个百分比;净资产的1%;资产总额的0.5%~1%;税前净利润的5%~10%;营业收入的5%~10%.

一般有三种不同意义上的重要性水平:计划重要性水平、实际重要性水平和估计重要性水平.计划重要性水平是指注册会计师在考虑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项目内容、单位规模、性质、业务范围及错报与漏报的性质后,运用自身职业经验对会计报表重要性予以量化的数值,它是注册会计师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水平所作的初步判断值,也是将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分配至各账户的基本依据;实际重要性水平是会计报表自身的重要性水平,具体是指相对于每一被审计会计报表而客观存在的,当错报或漏报达到这一水平时将影响大多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理性决策或判断的水平,具有不可确知性和客观存在性.其中不可确知性指的是注册会计师只能运用自身职业判断来评估并给出一个相对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区间,而无法确切地知道某一会计报表准确的重要性水平数值;估计重要性水平指的是注册会计师专业判断的结果,是注册会计师在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随着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了解程度的加深或是因环境的变化等,他们需要给自己提供一个安全边际以减少未被发现的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所以估计重要性水平可能不同于计划重要性水平.

二、审计风险概述

《国际审计准则400:风险评估与内部控制》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当财务报表发生重要错误时,审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规定:“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中国独立准则对审计风险的定义与国际审计准则中对审计风险的定义基本相同,审计风险的概述实际上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注册会计师认为错误的会计报表,其实际上是公允的;二是注册会计师认为公允的会计报表,其实际却是错误的.审计需要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日益复杂的审计环境客观上要求注册会计师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和控制风险.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第47号审计标准说明中提出了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等于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可见,审计风险由这三种风险构成.

固有风险是独立于会计报表审计之外的、注册会计师无法改变的一种风险,具体是指在不考虑被审计单位相关的内部控制程序或政策的情况下,其会计报表上某项认定产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固有风险取决于会计报表对于业务处理中的错误的舞弊的敏感程度,它的产生与注册会计师无关,而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固有风险水平受被审计单位外部经营环境的间接影响,它客观而又独立存在于审计过程中.


控制风险同固有风险一样,审计人员也不能降低或影响它的大小而只能评估其水平,具体是指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未能及时发现或防止其会计报表上某项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控制风险与注册会计师无关,也与固有风险的大小无关,它是审计过程中的一个独立的风险,控制风险水平与被审计单位的控制水平有关.

检查风险是指通过预定的审计程序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上存在的某项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它是审计风险要素中唯一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要素.检查风险的实际水平与注册会计师的工作直接相关,它不受控制风险和固有风险的影响,独立存在于整个审计过程中.所谓的审计风险高实质上即是检查风险高检查风险,控制审计风险就是要控制检查风险.

三、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分析

通过以上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定义的对比,可以知道这两个概念是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审计重要性强调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以衡量会计报表错报和漏报的程度,而审计风险强调的则是从注册会计师的角度考虑会计报表中未被查处的重大错报和漏报影响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虽然考虑角度不一样,但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有着客观且紧密的联系.

1.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反向变动

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第8号指出,注册会计师应考虑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即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就越高;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也越低,这是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的.现实情况中,审计人员在审计实务中,基本上依据自身审计经验对重要性水平做出职业判断,而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决定者与使用者相互分离,审计人员与会计报表使用者在出发点和动机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这必然导致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