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算化理实一体、课证融合建设

点赞:23718 浏览:10680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本文从高职电算化专业的课证融合教学现状出发,阐述了构建“理实一体、课证融合”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及原则,并对其开发路径及具体内容进行了探讨.

高职电算化理实一体、课证融合建设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电算化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8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关 键 词 ]高职;电算化;理实一体;课证融合;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8-0161-02

1电算化理实一体课证融合建设现状

近10年来,各院校纷纷尝试双证制度,实施课证融合,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存在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两张皮”现象、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欠缺的现象,影响了学生对会计行业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脱节;二是职业证书管理与运行的失衡;三是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专队伍的匮乏;四是教学组织与模式、教材编写、课程实施与评价等制度条件与基础的不足;五是实施“双证制”,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监督与激励机制的滞后.

2电算化理实一体、课证融合建设的必要性

2.1电算化理实一体、课证融合建设是提高毕业生岗位实践技能和综合技能的保障

课证融合获取双证书,即“文凭+会计从业资格证”是电算化专业快速就业的毕业条件.调查显示,80%的单位在选择会计人员时都选择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毕业生,拥有助理会计师以上证书的毕业生优先录用.由此可见,实行电算化理实一体、课证融合建设有利于学生毕业时获取一凭多证,通过课证融合有力地提高了毕业生岗位实践技能和综合技能.

2.2电算化理实一体、课证融合建设是推动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相结合的迫切需要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在高职院校中推行“双证制”,实现“课证融合”,推行电算化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实现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对接,实现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与职业技能证书考试大纲相衔接,符合教育的一般规律,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学习者发展目标的融通.

2.3电算化理实一体、课证融合建设是推动专业发展与怎么写作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高职电算化专业实行理实一体、课证融合的建设工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岗位操作技能及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就业竞争力,使毕业生工作后能更快更好地怎么写作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与会计行业的融合,从而很好地推动电算化专业大发展.

3电算化理实一体、课证融合建设原则

3.1坚持“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原则

电算化专业在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时,始终要坚持“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原则,必须考虑市场和社会需求,按照就业岗位所需技能设置课程体系,以能力为中心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与改革,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来设置课程内容,降低深度与难度,提高会计教学内容与实际操作的适应性,拓宽基础、加强实践,提高技能,实现理实一体,课证融合.

3.2坚持融“证”入“课”,以“课”为主的原则

融“证”入“课”,以“课”为主的原则,就是考虑到高职电算化专业岗位技能的特点,将电算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采取一体化教学体系,同时将就业中所需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中级会计电算化证”等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融入到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将职业技能操作考核内容与实习、实训教学内容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工作过程相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与相关课程职业标准相衔接,重新序化整合教学内容,使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的安排与职业考证的内容、要求和时间相一致,使95%以上学生在毕业时获得“双证”,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增强专业地方怎么写作能力,满足社会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3.3坚持统一性与开放性原则

根据会计行业的特点和社会就业所需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依据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调整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模式、建立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平台,使学生做到知能兼备,德业双馨,同时获取该平台所要求的基本职业资格证,达到知识、能力、证书的统一性.对于实践教学,往往采用认识设备与生产工艺流程的参观见习,手工账、计算机账双轨并行,分岗演练、混岗综合实训,考证强化,技能竞赛,校外培训及顶岗实习六步递进开放式灵活的教学组织方式,实现“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结合”.

4电算化理实一体、课证融合建设途径

4.1科学设置宽平台一体化课程体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高职电算化专业的人才培养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设置科学合理的宽平台一体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把就业需要的会计从业资格证等职业资格证纳入电算化专业教学中,实施双证制或多证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职业技能,为顺利实现就业做好准备.理论课程体系设置要坚持“必需、够用”原则,突出内容针对性与适用性;实践课程体系强化务实,突出“实际、实用、实践”,实现“理实一体,课岗对接”;专业技能课要突出会计工作岗位的要求,提高学生的毕业胜任力,实现“课证融合”.同时课程设置,不能局限于专业课本身,注重拓宽学生电子商务、物流、金融、贸易等方面知识,拓展学生其他技能,利于社会对于复合人才的需求和毕业生将来更好地转换职业.

4.2理论、实践交互渗透,积极推行“课证融合”机制

电算化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怎么写作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将高职教育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证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交互渗透,课程学习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实现二者的有机“接口”、“无缝对接”.“理实一体,课证融合”教学要求第一学年度开设《基础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及会计职业道德》、 《法律基础》、《珠算与点钞》、《办公自动化》、《大学英语》等课程的学习,以便学生在学习一年后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珠算等级证、会计电算化证、计算机一级证和英语应用能力A、B级等级证;第二学年度开设《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成本会计》、《统计学基础》、《纳税申报与筹划》和《VF》等课程的学习及相关培训,以便学生考取助理会计师及统计师和计算机二级证;第三学年度开设《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实务》、《审计实务》等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参加工作后考取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CPA提供铺垫作用. 4.3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课证融合”教学模式的改革

针对电算化专业实践性强及不同课程内容特点灵活采取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情景法、真实体验法、竞赛激励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虚拟仿真教学手段、网络平台教学手段等现代信息手段增强教学效果,实现教学做证赛为一体的教学组织方式,真正提高学生的会计记账能力、电算化操作能力及财务核算分析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

4.4建立仿(全)真教学环境,提高岗位实践技能

通过手工账、电算化软件、财务管理与财务分析、纳税实务、ERP全面预算与控制等模拟实训,珠算点钞及会计技能和ERP技能大赛等竞赛强化,珠算等级证、会计从业资格证、电算化证、助理会计师证等培训考证,认知实习、会计实践实训、岗前培训和顶岗实习、社会实践、行业专家讲座、会计社团活动等“体验式”教学手段,让学生提前接触专业综合实践,提早进入岗位角色环境,身临其境地去体验职业氛围,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不断增强岗位动手能力.还应与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校外企业合作建立固定实习基地,提供学生进入真实企业参加实习锻炼的机会,实现就业与岗位对接,真正做到理实一体,课证融合,保证学生毕业时取得大专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

4.5加强校企合作,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内培外引,加校企合作,推行“双师型”专兼结合的教师制度.采取岗前培训、在职进修、考察等多种途径,帮助教师提高个人基本素质和水平.同时采取进修、激励等措施鼓励专业优秀青年教师考取“会计师”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更重要的是推行教师到企业实习、顶岗锻炼、挂职锻炼制度,切实提高教师会计操作技能.

4.6改革考核制度,建立多元考核评价体系

高职电算化专业实现课证融合机制后,应改革考核制度,取消补考制,实行学分制、重修制,把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和就业能力纳入评价体系,应采用知识考核与能力测试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及技术等级鉴定和技能大赛接轨,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校内考核和与企业共同考核、常规考核与技能测试并行的多元评价考核体系,促进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技能的提高,最终达到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

4.7建设教学资源库,开发项目化特色教材(讲义)

打造电算化专业网络教学平台与教学资源库建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自主地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同时组织一线教师与企业专家联合开发或编写反映工学结合的具有规范职业标准要求与认证考核标准的项目化特色教材或讲义,教材的内容不仅反映会计核算过程,更要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及会计管理过程,满足职业能力培养和不同规格人才的要求.另外,组织教师开发、编写、教学经典案例及实践性教学相配套的教学案例库.而且这些案例要实现手工账与计算机账资料要统一,能互相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