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进行会计管理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点赞:6835 浏览:2304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资产不仅可以克服“市场失灵”,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还可以提供公共产品和怎么写作,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如何保管好、利用好巨额的国有资产,优化国有资产结构,充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目前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

关 键 词 :国有资产 会计管理 市场经济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9-134-02

国有资产就是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由国家拥有的资产.它是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国家存在的重要保障.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资产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克服“市场失灵”,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还可以提供公共产品和怎么写作,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如何保管好、利用好巨额的国有资产,优化国有资产结构,充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目前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国有企业尚未实行两权分离,没有真正的经营自主权,经营绩效非常低.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开始进行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国有企业的活力日益增强,对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后的今天,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有企业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有资产管理成效显著,国有资产占绝对统治地位的状况有了很大改观,国有资产已经有了全面的提升和发展.

然而,从总体上看来,国有企业改革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目前许多企业仍然因为改革滞后而难以摆脱经营困境.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仍然具有很强的控制力,国民经济的命脉仍然牢牢地掌握在国有经济的手中.而且国有资产管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弊端:国有企业政企不分、产权不清;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国有资产效益不佳、使用效率低下;国有资产的监管制度和相关法规很不健全:高新产业和技术、产品研发投入不足;人力资源流失严重等等.因此必须在现有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机制.

国有资产管理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是理论界研究讨论的热点,并且到目前为止,国有资产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已经很是丰富.“国有资产会计管理”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一种特殊形式,这一概念的提出从根本上实现了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以及与财务管理的统一,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大理论成果.

1 国有资产会计管理的概念

国有资产会计管理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根据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目标和基本任务,运用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国有资产及其发变化的过程进行会计管理.这一概念的提出从根本上实现了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以及与财务管理的统一,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大理论成果.

国有资产进行会计管理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会计管理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关于国有资产会计管理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深理解:

(1)国有资产会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国有资产的独特性决定了国有资产会计管理必定有别于其他会计管理.既要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本目标,还要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职能.

(2)国有资产及其发展变化过程是国有资产会计管理的内容.包括国有资产的使用、处置、评估、监督等等各个方面,根据国有资产发展变化全过程的特点,对其实施会计计划、核算、考核及分析等会计管理方法,最终形成国有资产会计管理的方法体系.

(3)运用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对国有资产进行会计管理的手段.国有资产虽然是一种特殊的资产,但国有资产的管理在客观上也需要实现与会计管理的统一,构建形成具有国有资产管理特色的会计管理体系.

2 国有资产会计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2.1 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我国的国有资产已经有了全面的发展和提升,国有资产占绝对统治地位的状况有很大改观,国有资产管理的成效不容小觑.但从总体上看来,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仍具有很强的控制力,国民经济的命脉仍然牢牢地掌握在国有经济的手中.国有资产管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具体来说,目前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有企业政企不分、产权不清.

(2)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

(3)国有资产效益不佳、使用效率低下.

(4)国有资产的监管制度和相关法规很不健全.

(5)高新产业和技术、产品研发投入不足.

(6)人力资源流失严重.

2.2 加强国有资产会计管理的重要性

如前所述,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从总体上看,国有企业改革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因此为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重要作用,必须在现有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机制.然而,要想做好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首先必须认识到对国有资产加强会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会计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盘点国有资产存量,优化国有资产配置.

(2)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3)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考核体系,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3 国有资产会计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国有资产会计管理作为一个崭新的概念,力求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思考国有资产的管理问题,进而建立一种全新的管理体系.从会计确认和财务管理的角度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同时也为会计管理增添了新的研究内容.国有资产会计管理有其特定的形成依据和形成条件.

国有资产会计管理的形成依据可以大体分为:会计本质方面的主观依据和当前资产管理现状方面的客观依据.

受托责任是在经济主体的所有者向管理者让渡财产保管权和使用权时发生的,会计从本质上说是有关受托责任的一种管理活动.这样看来,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的会计就是受托责任会计,国有资产会计管理则是一种明显的受托责任关系.

会计在认定及解除受托责任的过程中对体现了对国有资产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即所谓的会计管理.所以会计本质的这种受托责任观念是对国有资产进行会计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

对国有资产进行会计管理的客观依据是当下资产管理与会计确认和财务管理相统一的局面.全国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工作会议上曾经指出,“新形势下,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是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努力加强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工作.”这为国有资产会计管理提供了客观依据.

国有资产会计管理形成的现实条件是:现行的国有资产计价核算管理方法.资产计价核算管理属于会计管理的基本方法,有助于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和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实行严格的实物资产计价核算管理,有利于逐步实现与预算管理的衔接和与财务管理的结合.现行的国有资产计价核算 管理办法,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大突破,构成国有资产会计管理形成的现实条件.

4 加强国有资产会计管理的具体措施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首先要维护国有资产的完整保值,其次要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最后要实现国有资产的最优配置,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效益.从会计的角度看,加强国有资产会计管理应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4.1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建立和完善包括产权登记制度、国有资产统计报告制度、产权收益分配制度和资产评估管理制度等一整套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以确保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到位,做到固定资产家底清楚、产权明晰.具体来说:

(1)完成产权登记,规范产权交易行为,合理优化资本结构.

(2)全面加快资产评估,提高评估的科学性.

(3)实行政企分开、“两权分离”、分类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办法.

4.2 完善责任会计制度

责任会计制度是现代分权管理模式的产物.它是一种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责任中心,并对各个责任中心分别负责的业务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业绩考核与评价.责任会计制度要求建立一个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这一系统的建立首先要根据各级单位的权力、责任及业绩评价方式,将企业划分为不同形式的责任中心,还要以责任中心为主体,以权责利相统一为特点,以责任预算、控制和考核为内容,最后通过信息的加工和反馈而形成.责任会计就是要利用会计信息对各个分权单位的业绩进行计量与考核.


4.3 坚持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是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登记收入则意味着资产增加,登记支出则意味着资产减少.如果企业已经承担付款的责任但尚未实际付款时并不登记支出,利润自然高计,资产补偿或保值便做不到.

因此,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坚持权责发生制,按照取得收款的权利和承担付款的义务来登记收入和支出.还要公正合理地确定企业损益,并确保企业收益的合理分配.

4.4 实行稳健性原则和通货膨胀会计

金融危机以后,伴随着中东局势动荡、日本地震等多重因素,全球通胀压力逐步蔓延.2010年以来.我国物价轮番上涨,CPI不断走高,“负利率”倒挂现象愈发突出,通胀形势日益严峻.我们知道,在物价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按照币值不变的检测设和历史成本原则基本上能够真实地反映经济情况;但当处于通货膨胀尤其是持续的通货膨胀情况下,历史成本则会较多地背离真实的资产价值,会计信息给使用者带来的并非是真实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维护国有资产就应该实行稳健性原则和通货膨胀会计.

4.5 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有两个:反映和监督.会计监督职能又称会计控制职能,是指控制、规范单位经济活动的运行,使其达到预定目标的功能.它是全部会计管理工作的核心,与会计核算有着密切联系,具有监督经济活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两个方面.

加强会计监督,有利于保障国家宏观调控所需经济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助于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和维护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会计不仅要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进行监督,还要对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即国有资产的使用、管理、收益分配和处置进行监督.

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需要做到:

(1)完善会计信息质量保障系统.

如果没有符合质量标准的会计信息,会计管理也就无从谈起.

(2)完善会计管理体制,改善会计发挥职能的环境.

为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真正地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除需要企业内部监督之外,还需要政府的审计部门、税务财政部门以及司法监督部门的监督和控制,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监督环境,从而使会计的监督职能能够正常发挥.

(3)实现会计人员的职业化管理.

会计人员在从业前必须要通过财政部门统一组织的考试,并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管理,对每个会计人员的从业情况进行记录并定期考核.

(4)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培训和职业道德培养,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

逐步树立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良好风尚,维护会计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加会计监督的力量,从而保证会计工作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