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2016年第3期

点赞:12351 浏览:5521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当2010年寒流滚滚的早春来临之际,《财会通讯》迎来创刊三十周年的纪念.1980~2010年,时光荏苒,不舍昼夜,一路酸甜苦辣,一路风雨兼程.

1980年,改革开放之初,拨乱反正,百废待兴.创刊伊始的《财会通讯》成为一处温馨而宝贵的学习园地,当时开办的一系列普及性、基础性专题讲座,为行业重建与从业者学习提高,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上世纪80年代中期,《财会通讯》根据行业实际需要,开展了“会计监督职能”的专题讨论,会计实务工作者、理论研究者广泛投入参与到讨论中,发表各自见解,讨论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在我国会计界产生了深刻影响.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展了“会计信息失真”的专题讨论,发表了一批具有影响力和建设性的文章,为行业内解决这一矛盾起到了有益的启迪作用.那时的我们与整个行业一同成长,意气风发.

1993~2003年,我国会计界发生了持续、深刻的变革,我国会计界从基础性重建、普及提高阶段逐渐步入到为实现国际化而进行制度准则建设的更高层次.而《财会通讯》的办刊理念和编辑内容却限于保守落后的桎梏:文章内容单一,反映同时期制度建设、国际化具有现实性、时代性的文章乏善可陈;栏目设置一成不变,难以适应行业日趋细分方向的要求;编辑质量下滑,编辑人员知识结构老化僵硬、缺乏活力和创新.作为一本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刊物提供的内容与行业、时怎么发表展的现实严重脱节,在全国范围内期刊与同类专业期刊的各项重要指标排名中,名次大幅下滑,读者大量流失,刊物的发行量与各项经济效益指标跌至创刊以来的最低点.那时的我们徘徊踯躅于谷底.

2003年10月,《财会通讯》的历史性、标志性转折,内容改版后的首期刊物出版发行.这次改版扩大了出版内容容量,明确了传播会计知识与信息的任务;增加了会计实务内容,及时提供与会计行业相关的税务、财政、金融、保险、工商、审计等方面的最新法规,满足会计实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对杂志标志、形象进行重新设计,体现专业学术期刊应有的庄重与严肃.那时的我们卧薪尝胆,奋起直追.

经过几年来的不断探索,《财会通讯》逐步形成了以涵盖行业普遍性、共同性话题的综合(上)为主体,以分别专注企业财务管理和理论研究的综合(中)与综合(下)为两翼,形成覆盖到财务会计学科所有方面、满足不同类型读者需求的财会类刊系.这一体系的建成,不仅为传播财务会计信息与知识提供了强大的平台,也为广大财务会计工作者了解财务会计发展趋势,学习财务会计知识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园地,同时还为财务会计学者展示才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三十而立2016年第3期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财务会计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俱往矣,此时的我们不能沉醉于过往,不能满足于现状,前程漫漫,其修远兮.

这是一个艰难的时世.外部不确定性在增加,内部结构性矛盾在凸显,差异与分化在拉大,社会焦虑与困惑有扩散趋势.作为经济工作基础的会计行业,其改革与发展也需要从改革开放的前30年向西方发达国家亦步亦趋的“取经”转型到独立、自主的“造经”时代.

这更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世界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中国的速度、中国的力量、中国的声音、中国的影响.反映到我国会计业界,开始立国国情,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及时研究提出对策主张,已然在全球会计领域施加影响,增强话语权.


不浮躁,不动摇,而立之年的《财会通讯》,应肩负起这些责任:记录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事件,关注经济体制转型期间中国会计的“成长烦恼”,传递全球财会资讯与前沿知识,关心会计从业群体在职业发展中的心声与愿望.

会当击水三千里,扶摇而上九万里,而立之年的《财会通讯》还应有这样的豪气与上进之心:在纷繁复杂的时代,超越中西、全球与本土、传统与现代等简单的二分法,立足开放、理性、客观的价值立场,为促进中国会计业界的综合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永不停步,一直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