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角度探析作业成本法

点赞:13361 浏览:5753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首先介绍了作业成本法的涵义,然后从管理会计角度,分析了作业成本法对企业的成本领导策略和产品差异化策略的优势,最后简要阐述了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实施的局限性.

关 键 词 :作业成本法,管理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210-01

经济的发展同历史一样,也是在倒退中前行.2009年的经济危机席卷了全球,无数的企业面临经济问题,面对危机,如何在保有市场占有率的前提下,使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目标,是每个管理者需要解决的问题.降低成本,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则成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顾客对产品(怎么写作)要求和期望的多样化,企业生产产品(怎么写作)所发生的生产成本中,直接成本(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所占比例日趋下降,而间接费用(制造费用)的构成越来越复杂,且所占比例不断上升.而在我国还未被广泛采用的作业成本法在间接费用的分配方面,则更优于传统的成本分配方法,能够提供更为准确、及时、相关的成本信息.

1.作业成本法的涵义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ABC),即基于作业的成本核算方法,是指以作业为间接费用汇集对象,通过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汇集资源费用到作业上,再通过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汇集作业成本到产品或顾客上去的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

1.1 作业、作业中心

作业是企业为了提供一定产量的产品或劳务所消耗的人力、技术、原材料、方法和环境的集合体.作业中心是一系列相互联系、能够实现某种特定功能的作业集合.

1.2 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是表示某一特定作业和一系列成本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作业成本法的原理,成本动因可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资源动因是衡量资源消耗量与作业之间关系的某种计量标准,反映了作业中心对资源的消耗情况,是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心的标准.作业动因是作业发生的原因,是将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产品或劳务中的标准,也是将资源消耗与最终产出相沟通的相似度检测.

2.从管理会计角度阐述作业成本法

从管理会计的角度考虑,有三种战略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第一,成本领导策略(cost leadership),第二,产品差异化策略(product differentiation),第三,以上两种战略并用.从中不难看出,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策略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2.1 作业成本法对成本领导策略的影响

2.1.1 产品定价

实施成本领导战略,就是要最大限度的降低产品的成本,以优势取得更多的消费者市场.要降低产品的,首先就要掌握产品的成本,因为产品的定价是基于相对准确的产品成本计算结果的基础上,而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所以,以产品生产的作业为标准分配间接费用,更体现了成本分配中,“谁受益,谁分配”的原则,避免了以传统成本计算法分配间接费用对产品成本的高估和低估.最终,在相对准确的成本计算结果的基础上,产品的定价和降价也更加可靠,既不会导致定价高于竞争对手而失去市场,也不会因为降价使企业遭受损失,因此,采用作业成本法更有利于企业制定策略,其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可信度和可行性也增加.

2.1.2 资源有效利用

首先,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使各部门作业的成本得以精确反映,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减少部门内部的资源浪费,并且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积极性.比如,生产某产品的领料作业库,涉及工人的搬运及清点成本,由于ABC是基于JIT(just in time)的基础上,生产某产品应该领取多少定量的材料得以准确计量,工人就可以减少搬运及清点的次数,减少了不必要的劳务,降低了成本.

其次,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现在的市场,不再是卖方市场,而转变为以顾客的需求为首位的写方市场.即把企业看作是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而作业链的形成过程也是其价值链的形成过程.“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为了完成一项作业,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而作业的完成,又形成一定的价值,作业的推移表现为价值在企业内部的积累和增加.最终,价值体现在顾客购写的产品总价值中.因此,根据是否增加顾客价值,把作业划分为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作业成本法作为企业对成本控制及管理的手段,可以帮助企业在价值的创造过程中,减少不增值作业,将企业的资源更加合理的投入到可以为企业带来价值的增值作业,从而最大限度的增加企业价值和顾客价值.

管理会计角度探析作业成本法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作业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2.1.3 规模效应

规模经济是指湿度的规模所产生的最佳经济效益,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它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由于规模效应对成本降低产生的影响,企业在一定范围内,大批量的生产产品,可以起到节约成本的效果.而作业成本法不像传统成本的计算方法,只采用单一的与产量相关的分配标准分配间接费用,就避免了产量大的产品分配的间接费用被高估,导致成本被高估另面视前一篇情况可加可不加的可能性.

2.2 作业成本法对产品差异化战略的影响

2.2.1 准确的计算各种产品的价值

企业应该从供应链管理走向需求链管理,也就是说,在价值链的源头,不是供应商,而是顾客的需求.所以现在的市场已经成为写方市场,为占据更多的市场,企业就必须用产品多样化来吸引顾客和满足顾客需求.由于产品种类的差异,资源使用,以及作业链的形成过程也各有不同,而作业成本法恰好是根据不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作业、成本动因的不同,汇集作业成本库,再根据作业成本库中的信息,来分配生产过程产生的大量间接费用,以“谁受益,谁分配”的原则,更加准确的反映了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

2.2.2 优化产品组合

在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每种产品的成本,并且根据每种产品各自的赢利特点,结合定价策略,优化产品组合,从而更多的占据消费者市场.

综上所述,从管理会计的角度,在大批量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可以更加准确的计算每种产品的生产成本,以此为企业的战略制定提供相对可靠、准确的信息.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并不能将作业成本法看作是指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决定性因素,因为作业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一样,反映的也是产品的过去成本,无法反映产品的未来成本.


3.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实施的局限性

3.1 管理基础和技术支持

采用作业成本法,对企业的要求较高.需要企业具有一定的管理基础和有效的技术支持.作业成本法的计算程序分为: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成本,确认和计量耗用资源的作业,计量作业成本,选择成本动因,汇集成本库,作业成本分配,最后计算产品成本.在这一系列过程中,首先,需要企业要有标准化的管理对产品生产过程中材料领用,定单制定等进行监督管理,其次,为了选择成本动因来计算作业成本分配标准,企业要有健全的定额管理信息系统来记录对企业资源的分配,利用和消耗,再次,企业要对生产过程进行成本控制,指定有效的标准成本来对实际成本进行比较、衡量,从而提高作业效率,并发现生产问题,最后,企业对作业的设定要根据资源的同质性和作业的同类性进行合理分类,以此简化核算工作,节约计算成本.而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在企业管理和信息技术方面还有待完善,导致了在作业成本法的实施中,作业,作业中心以及成本动因的选择和数据收集环节,还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摸索.

3.2 成本效益原则

企业在实施任何一种成本计算体系时,都应权衡其成本及效益.作业成本法需要企业具有完善的管理及信息系统作为技术支持,其中大量的作业分析确认、记录和计量,增加了作业成本的分配消耗.因此,企业可以考虑首先在个别生产部门采用作业成本法,掌握其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及效益,之后再逐步推广到整个企业.

3.3 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是一种新的成本计算方法,目前《会计准则》规定我国企业还应采用完全成本法对成本进行核算,因此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核算进行规范.

3.4 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作业成本法不仅仅是用于计算产品的成本,还是一种通过对作业链,成本链的分析,帮助企业减少和消除非增值作业,保存和提高增值作业,来实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管理方法.因此,对具体执行作业成本法的人员要求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