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基础会计》课程考试改革

点赞:5982 浏览:2087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在高职《基础会计》课程建设工作中,如何改革该课程的考试方式,使之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符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值得深入开展探索和实践.

关 键 词 :高职 基础会计 考试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93-02

1.《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

《基础会计》是会计教学中的一门入门课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讲述的就是会计学的原理,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程序,重点突出了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掌握了从事会计工作所必备专业知识,同时能够熟练掌握企业实际会计工作中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账簿登记、期末账务处理以及财务报告编制等各环节的工作内容、操作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基本的会计核算能力,为日后学习《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专业课程奠定坚实基础.

由课程的教学目标可见,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2.《基础会计》课程考试模式的现状

与高职《基础会计》教学目标相比较,现阶段该课程的考试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考核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

目前,高职《基础会计》课程的考试方式大多数沿袭了传统的考试方式,以期末闭卷笔试为主.其主要特点在于:重记忆、轻理解;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

像这种传统的考试方式容易出现很多问题.首先来讲,作为闭卷考试必然对考试成绩存在了或多或少的偶然性.造成这种偶然性的关键就在于,闭卷考试处于一个相对独立且封闭的环境,这就造成了学生的紧张心理,并且在限定的时间内要独立完成,这更增加了考试成绩的偶然性;其次就是在这种死板的考试中,教师必然会以教材为中心,考前通过划范围,学生记笔记的方式,将学生的思维固定住,学生自然而然缺少了自我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不到学生真正应有的水平及能力;最后就是闭卷考试通常都已客观题和记忆性题目居多,答案固定,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发挥空间,同时也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死板呆滞,缺少灵活性.

2.2 考试内容重理论轻能力

高职院校毕业生既要有理论,更要有实践;不但要掌握“应知”的知识,还要学会“应会”的技能,因此,高职院校考试内容要突出职业教育的“实用、实训”、“应用”等特点,考试内容应加强与市场和社会需要的联系,重点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

然而,现行高职《基础会计》课程的考试方式,无论是从考试环节还是试卷题型来看,都偏重理论知识,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在这种考试导向下,会导致学生在思想上只注重死记硬背课本上的知识,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终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远远落后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学生在毕业时自然就不能把握会计业务的精髓.也就是学生学会了怎样编制分录、怎样编制报表,但在如何利用这些理论知识帮助企业解决日益复杂的会计问题这一方面能力则显得明显不足,尤其现在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实践能力的缺乏使本专业的毕业生很难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2.3 考试过程重结果轻过程

我国高校的课程考试绝大部分安排在每个学期末进行,学生成绩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成绩.由于平时没有考试压力,一部分学生便不认真学习,把希望全部寄托在期末.即使平时成绩占了期末成绩的一定比例,但由于比例偏低,期末考试的决定性和重要性同样突出,“一考定成败”的现象非常严重.学校往往把考分的高低作为学生是否补考和评优的依据,导致了学生在考试中通过来获取高分.加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缺乏其他的形成性考核,学生把过多的精力关注在期末一两场考试上,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部分学生也因此产生了侥幸心理,考前要求教师点题目,突击背书.这样学生即使通过了考试,也没真正掌握本专业要求的能力.

高职《基础会计》课程考试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基础会计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6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3.《基础会计》课程考试改革的思路

《基础会计》课程理论性、实践性都较强,而传统的考试方式不利于全面、真实地考查学生的知识、技能与能力,探索适应本课程教学特点的考试方式势在必行.

3.1 推行多元化的考试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单一的笔试考试形式难以测试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水平.根据《基础会计》课程特点,多元化的考试方式可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于基本理论知识可以采用笔试加口试的形式进行考查,其中口试可以是学生就所选内容的自由演讲、案例评论、回答教师的提问等.采用这种考试模式有利于考察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现场的应变能力.

对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操作性较强的学习内容可以为学生设置工作情境,布置工作任务,将基本知识点融入现实的经济业务中,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学生对会计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

对于较难且有发挥空间的知识点可采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发言的形式去验证.在《基础会计》课程中,由于学生刚接触会计知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该多加以指导,尽量给出比较清晰的案例分析思路,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言,这样可以将学生的被动思考很快的变成主动思考,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信息.

另外,教师可以经常设置一个主题,主题可以来源于身边的小事:如何开设个人银行账户?如何将各班的班费等等用日记账的形式记账等让学生围绕这些主题,通过撰写小论文或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考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些多元化考试方式既能考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又能评价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口头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是较理想的评价方式. 3.2 考试内容要突出实践性

作为会计学专业的学生,走向社会后更多地是从事会计的实际工作.而会计的实际工作就是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大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更好地使他们毕业后适应社会的需要.除了要安排专项内容的实训以外,还要在考试过程中设计考查学生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题目.通过这种方式,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会计专业的学生必须重视实践能力”,迫使那些靠死记硬背、临阵突击,甚至心存侥幸,打小抄,想蒙混过关的学生,不得不认真对待平时的每一堂理论课和实训课,重视平时技能训练,重视综合应用能力与操作技能的学习.《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其考试内容在考核理论的同时应突出实践性.

3.3 重视形成性考核,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所谓形成性考核,是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全面测评,是对学习者课程学习成果的阶段性考核,是对学习者学习目标的阶段性测试,是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可以有效地解决“一考定成败”的弊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的考核更客观.

多元化的考试方式已为建立形成性考核体系奠定了基础,但还应合理安排考试的频率和时间.《基础会计》课程考试的安排可根据教学进度、教学内容而定,如基本理论的考试可安排在期末进行,填制会计凭证等实训操作考核可在每个操作项目训练结束后进行.此外,考核的内容甚至还可以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小组讨论等平时成绩.这种形成性考试制度,有利于学生投入到学习的全部过程中,实现课程既定的目标.

4.《基础会计》课程考试改革的做法

笔者认为,本课程应采用期末考核和形成性考核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形成性考核由平时考核和实训操作考核组成.期末考核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40%,平时考核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20%,实训操作考核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40%.


4.1 期末考核

采取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占总成绩的40%.除了传统的题型以外,还要在题目中设计与考查学生操作能力有关的题目.具体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会计核算业务题等.在一份试卷中,各类型题目的分数比例为:单项选择题20%,多项选择题20%,判断题10%,会计核算业务题50%,其中会计核算业务题要求学生根据发生的经济业务填制相关会计凭证、登记日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考题中涉及的凭证、账簿和报表完全按照实际会计工作的格式设计,这样既考查了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点的掌握,又考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4.2 平时考核

平时成绩由学生平时上课出勤、平时作业、课堂提问、阶段性小测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大等方面构成,占总成绩的20%,可以通过课堂考勤、作业批改、口试等方式进行.

4.3 实训操作考核

实训操作考核主要考核学生会计核算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在每一个操作项目结束后进行,分值占总成绩的40%,考核内容分为五部分

(1)会计凭证操作.要求会填制原始凭证;会填制记账凭证;会编制科目汇总表.

(2)会计账簿操作.要求会登记各类账簿;会对账、结账;会编制试算平衡表.

(3)会计报表操作.要求会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4)更正错账.要求会按规定方法更正错账.

(5)书写要求.要求按标准格式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

各部分分值比重依次为35%、30%、20%、10%、5%.

通过这种对学生进行分阶段测试,多元化的考试方式,力求客观地、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既符合高职《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又能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减轻其考试压力,使考核评价伴随学习的全过程.

5.结语

考试改革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手段,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高低,良好的考试改革方式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其结果必然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但同时考试改革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孤立的过程,它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以及师资建设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基础会计》课程的考试改革必须建立在科学、系统、全面、可行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考试改革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