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性原则其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点赞:16355 浏览:7134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且不得设置秘密准备.文章对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 键 词 :谨慎性原则;应用;问题


研究发现,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着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内在的不确定性,即为了保证会计核算的正常运行,对会计核算的时间、空间、方法等设定检测设前提,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持续经营、会计分期等);一个是外在的不确定性,即企业本身不可避免的竞争风险,如由于技术进步,将导致固定资产面临提前报废等问题.为了尽量减少不确定性对企业带来的影响,笔者认为,在会计实务中应注意运用谨慎性原则.

一、谨慎性原则的含义

关于谨慎性原则有多个版本的讲解,《企业会计准则》提出“要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且不得计提秘密准备”.其核心内容主要是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企业的经济业务时,保持谨慎的态度,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不虚增利润、不夸大资产的程序和方法进行会计核算.

当会计确认时,尽可能对可能发生的损失或负债充分予以确认.当会计计量时,充分考虑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不高估企业的资产、利润等的数额,不低估企业的负债、费用等的数额,如或有事项的确认;会计报告尽可能全面地反映会计信息,不仅反映已发生的信息,还要反映可能会发生的信息,如或有负债的披露.

二、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核算中的主要应用

在我国,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上的应用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一)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

为了使固定资产的成本在估计耐用年限内加快得到补偿,加速折旧法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要求多计提折旧,后期则少计提折旧.这样做,一方面是由于固定资产在初期容易获得较高的收入,前期多计提折旧符合配比原则.另一方面,当该项固定资产趋于老化或报废时,固定资产的折旧损耗早已全部收回.这正符合谨慎性原则,对于一些高新科技企业,由于技术更新换代过快,就更需要选用加速折旧的方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二)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的存货、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形成的资产、金融资产及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形成的资产等八项资产都是以历史成本作为其账面价值进行初始计量的,当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市价大跌、可收回金额大幅降低、陈旧过时、终止使用等迹象时,证明资产不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者带来的经济利益变少,如果仍然用原来的账面价值进行反映,将会导致企业虚增资产、虚增利润.因此,当按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流量的现值两者较高者确定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即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企业应当计提减值准备,确认资产减值损失.这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三)资产清查的账务处理

为了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真实地反映资产的实际情况,企业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资产进行清查,在清查过程中,如果出现资产的盘盈、盘亏和毁损情况,先报经企业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审批,要求在期末前查明原因,属于定额损耗的,从管理费用中核销;属于过失造成损失的,通过过失人获得赔偿;属于非常损失的,计入营业外支出等.经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如果期末结账前尚未得到批准的,先在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中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并且还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做出相应的披露.如果结账后批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金额出现了不一致,就调整当期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这种处理正是谨慎性原则的体现.

(四)或有事项的处理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有时会面临一些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经济事项,它们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从而产生或有事项.如未决诉讼或未决仲裁、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环境污染整治等.或有事项根据具体情况分为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由于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本身不符合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和确认条件.企业是不能确认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只需要进行相应的信息披露.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和事态的进展,或有资产能够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则应当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或有负债能够或者是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应当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负债.这是典型的谨慎性原则的具体运用.

三、应用谨慎性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不可否认,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性,但其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我们需要对其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扬长补短,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一)缺乏明确的理论依据――标准

作为理论依据的标准都应该具有一个明确的范围,让会计人员可以进行实务操作.从我国现有会计规范体系来看,有些标准就不够明确,给会计核算带来困难,这为企业利用谨慎性原则操纵利润留下了一定的空间.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因为对减值的判断标准没有明确的交待,会计人员便可根据管理当局的意图或是自己的想法确定是全额计提减值还是部分计提减值.这样就会人为的增加资产、夸大利润.

谨慎性原则其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会计核算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为了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提高信息使用者的利用价值.应将原则中的相关条款、内容给予具体化、细化,提供操作性强的具体标准,使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具有真实性.

(二)会计实务中的主观臆动性

作为会计行为主体的会计人员,在会计实务中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完成,这些工作大部分都需要会计人员根据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判断能力进行确认和计量,那么在会计核算时难免会带有个人的主观意识,如确定会计核算方法时,不同的会计人员就会有不同的确定结果,这样会影响会计核算的客观性、真实性.

当务之急是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我们可以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的岗位培训,也可以要求会计人员自行进行后续教育.总之,不仅要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还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使会计人员能够吸收到新的知识再客观地解决问题.

(三)与其他原则相矛盾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用谨慎性原则有时候会与其他原则发生矛盾,最终有可能造成信息失真.如权责发生制要求凡不属于当期已经发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可是谨慎性原则要求对于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却又没有实际发生的费用计入当期,这将会导致高估负债、费用.

为了保证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清楚地获知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运用会计核算原则时,根据当时情况的需要,协调不同会计原则之间的关系,既保证会计信息的充分性、可靠性,又要保持应有的谨慎.

(四)过度谨慎

谨慎性原则又叫审慎原则、保守主义,在会计核算时保持应有的谨慎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如果过分谨慎的话,可能会人为地高估负债或低估资产,从而形成秘密准备.如利用加速折旧法低估资产,或有意无意高估养老准备金等.这是谨慎性原则明令禁止的.

针对这种情况,应把握谨慎性原则的“度”,也就是找到应用谨慎性原则的平衡点,充分发挥出谨慎性原则的优势,把它的劣势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滥用谨慎性原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费用.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只有适度地应用谨慎性原则中的程序和方法,才能真正揭示谨慎性原则的本质.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卢化梅.谨慎性原则的含义及理论依据[J].现代审计与会计,2008(11).

3.查秉柱.新会计准则下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7(2).

(作者单位: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