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中的货币时间价值:历程与展望

点赞:6619 浏览:2200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货币时间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中的体现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变多的过程.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考虑到我国会计环境的变化以及准则国际趋同的要求,在更大范围和层面上体现了货币时间价值的理念,从而在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在梳理会计准则、制度中货币时间价值理念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其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具体体现并加以评析.

关 键 词 :货币时间价值 会计准则 现值 公允价值

货币时间价值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重要理念,其正确揭示了不同时点上资金之间的换算关系,是财务决策的基本依据.回顾货币时间价值在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中体现的发展历程,货币时间价值的运用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变多的过程.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考虑到我国会计环境的变化以及准则国际趋同的要求,突破了以往准则和制度的禁锢,在更大范围和层面上体现了货币时间价值的理念,从而在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货币时间价值理念在新会计准则中的突显是会计环境变化的必然结果.

一、基于会计视角的货币时间价值研究回顾

(一)货币时间价值的涵义所谓货币时间价值,是指一定量的货币在不同时点上的价值量的差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即使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相同数量的货币在不同时点上的价值量也是不同的.货币时间价值是财务管理学中一个既基本又重要的概念,对于企业的科学决策起着重要作用.为满足信息需求者对不同时点流量信息的要求,货币时间价值在会计中也得到日益广泛的运用.

(二)基于会计视角的货币时间价值研究我国会计学术界基于会计视角对货币时间价值的研究主要内含在对会计计量属性,主要是对于公允价值和现值计量属性的研究中.其中对现值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是近十几年的事,而且这种研究是在许多重要国际组织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下由国际会计界为主进行的.2000年,FASB正式发布第7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在会计计量中使用流量信息和现值》,为在初始确认或新起点计量时使用未来流量作为会计计量基础、以及发挥利息法在会计摊配中的作用提供了比较完整的指导框架.之后,国内众多学者围绕公允价值、现值开展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谢诗芬(2001、2004)全面论述了公允价值和现值计量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运用,对估计流量金额与时间、现值与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关系、折现率的选择、摊余成本等基于货币时间价值的会计计量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直接针对会计视角下货币时间价值的研究很少,叶映红(2007)对于新会计准则中货币时间价值的运用及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指币时间价值在新准则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公允价值和现值计量中,其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在于增强了信息相关性,但降低了可靠性.黄珍文(2008)举例说明了新会计准则中货币时间价值运用的几种情况,但并不全面.此外,还有一些增强现值计量效果方面的技术研究,如对于贴现率的选择、实际利率法的完善等方面的研究.

二、货币时间价值理念在我国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中运用的发展历程

(一)2000年之前:米体现货币时间价值货币时间价值在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规范的应用应体现在交易与事项的确认与计量上.2000年以前,我国会计准则和制度中虽然明确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首次正式出现是在1998年发布的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中),但却同时规定暂不采用“现值”进行计量.究其具体理由,一是考虑成本――效益原则,现值的确定比较复杂,计量成本较高;二是考虑我国当时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以及会计信息提供者的能力.

(二)2001年至2006年:货币时间价值理念在极少数具体准则中得反映由于这一时期要素市场不成熟.缺乏活跃的市场,公允价值往往难以获得,导致企业在运用这些会计准则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从而给滥用公允价值留出空间,出现人为操纵利润的情况,因此,当时颁布和修订的一些具体准则和2001年的《企业会计制度》对有关经济业务事项的处理,强调真实和谨慎,明确回避公允价值计量,而改按账面价值人账.但与此同时,现值计量却相对还有所增加.如在《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中规定: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期末都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可收回金额是指以下两项金额中的较大者: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的销售净价、预期从无形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年限结束时的处置中产生的预计未来流量的现值.再如《企业会计准则――租赁》中规定: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和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二者中的较低者”确定租赁资产人账价值,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以“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和未担保余值的现值之和”确定融资租赁资产的价值.这些现值计量属性的应用对于货币时间价值理念的体现虽然还不够充分,但却是时间价值理念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初次体现,是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不断完善这一主要会计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也体现了会计目标导引下的会计信息质量对多元计量属性的要求.

(三)2006年新会计准则:在更大范围上体现了货币时间价值虽然2001年的《企业会计制度》和修订的准则更强调真实和谨慎,尽可能地回避了“公允价值”计量,但这并非否认公允价值等其他计量属性在我国运用的广泛前景.在动态的市场经济环境和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中的无形资产大量涌现、衍生金融工具大量使用,信息使用者需要更多相关信息对企业面临的机会和风险做出评价,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强的会计信息相关性的需求,运用多元的计量属性成为必然.在此背景下,货币时间价值理念在新会计准则中得到了迅速扩张和较为充分的体现.

三、新会计准则中运用货币时间价值的背景分析

(一)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会计理念发生变化,促进了货币时间价值的广泛运用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也更加激烈,这一切使企业经营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就必须面向未来.面向市场做出适合于现在的正确的经济决策.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会计理念发生变化,即要求会计信息不仅要着眼历史,更要着眼未来;不仅要着眼可靠性,更要着眼相关性;要克服现行财务报告重利润而轻流量、重成本而轻价值的局限性.这种会计理念上的转变必然导致面向市场、面向未来、面向风险的基于货币时间价值理念的现值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全面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型是内含了现值技术的,与现值计量存在着共生性.

(二)资本市场的发展强调“决策有用观”,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在我国资本市场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决策有用观”被更多人所接受.“决策有用观”更强调信息的相关性,相关f生通常由及时性、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三个因素组成.而货币时间价值在资产计量等方面的应用十分契合资产的定义,有助于提升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和决策相关性.

(三)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等效的要求西方国家较早注重了货币时间价值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2000年,FASB发布了第七辑 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在会计计量中使用流量信息和现值》,为以未来流量为基础的资产与负债所进行确认与计量提供了比较完整的指导框架.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的背景下,为提高会计信息在国际资本市场中的可比性,从而降低融资成本,促进资本的国际化,我国在新会计准则的制定中强调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原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进行了大幅的调整,允许公允价值、现值计量的有条件使用,在未来流量的估计、折现率的选择等方面实现了国际趋同.

四、货币时间价值理念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具体运用

(一)货币时间价值理念在基本准则中的体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将“现值”和“公允价值”作为允许采用的计量属性.其中规定: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虽中所产生的未来净流人量的折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流出量的折额计量;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而且在引入公允价值的过程中,我国充分考虑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三个级次,在资产及同类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时,是可以采用估值技术来确定公允价值的,其中包括未来流量现值的计价方法.所以,公允价值是内含了现值计量属性的,货币时间价值显然可以通过公允价值的应用加以体现.但我国引入现值又是适度、谨慎和有条件的.考虑到我国尚属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若对现值的使用不加限制,则有可能出现现值计量不可靠,甚至借机人为操纵利润的现象.所以,“基本准则”第43条同时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现值和公允价值计量的盲目使用,在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同时,又确保了信息的可靠性.

(二)货币时间价值理念在具体准则中的体现“基本准则”对包括现值、公允价值在内的多元计量属性的规定原则指导着“具体准则”中各种资产、负债的计量.而且在具体准则中,货币资金时间价值理念不仅体现在资产、负债的初始和后续计量中,还体现在一些具体事项的确认标准、收益或费用的跨期分摊、以及资产列报等规定中.涉及的具体准则主要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债务重组、或有事项、收入、租赁、借款费用、金融工具等.

(1)货币时间价值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准则中的体现.货币时间价值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具体准则中主要体现在此两项资产的初始计量和未确认融资费的跨期摊销上.《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一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初始计量时,对购写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其成本以购写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写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可予以资本化的以外,应在信用期内计人当期损益.这两项具体规定通过货币时间价值理念的运用,使得在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付款取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时,资产的初始计量更为相关、更符合经济实质,同时也更符合资产“预期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性质;而对未确认融资费用通过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也使得各期费用更为合理.同时,这些也是与旧准则相关规定的重要区别.

(2)货币时间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的体现.货币时间价值理念在该准则中体现在对换人资产的计量和对资产交换性质的判断标准上.《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具有商业实质”和“换出或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人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人当期损益.并在第4条规定中,将“换人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作为判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的确认标准之一.

(3)货币时间价值在资产减值准则中的体现.货币时间价值在该准则中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资产是否会发生减值的认定.《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资产减值》规定企业只有存在资产可能发生减值迹象的情况下,才需要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其可收回金额.而对可能发生资产减值的认定,准则列举的第三项便是: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企业计算资产预计未来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二是资产、资产组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准则规定: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或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其预计未来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其中公允价值按照前文所述的三个级次进行计量,其中包括现值.该准则还就如何预计资产未来流量和折现率等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操作指南,从而充分体现了时间价值.而原准则对于如何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包括资产未来流量现值)没有提供具体的指南和方法.


(4)货币时间价值在债务重组准则中的体现.新债务重组准则对货币时间价值理念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恢复使用上.《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责务重组》规定:以非资产抵债业务中,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让的非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债权人应当对受让的非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入账,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受让的非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先冲减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尽管1998年的债务重组准则已允许采用公允价值,但2001年的修订版又禁止了公允价值的使用,而尽可能使用“账面价值”.2006年的新准则是在国内、国际会计环境变化、要求和支撑下对公允价值的理性复归,而不是简单的反复.

(5)货币时间价值在或有事项准则中的体现.货币时间价值在该准则中主要体现在对预计负债的计量上.《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规定:企业在确定预计负债的最佳估计数时,应当综合考虑与或有事项有关的风险、不确定性和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货币时间价值影响重大的(通常为3年以上),应当通过对相关未来流出进行折现后确定最佳估计数.而原准则是不要求对未来流量进行折现的.

会计准则中的货币时间价值:历程与展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会计信息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1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6)货币时间价值在收入准则中的体现.货币时间价值在收人准则中主要体现在对分期收款中收入的计量和日后未确认融资费用的跨期摊销上,还体现在利息收入的确定上.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企业销售商品,若采取分期收款的方式,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该公允价值通常应当按照其未来流量现值或商品现销计算.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利息收入,准则规定: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他人使用本企业货币资金的时间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收入准则的这些规定与固定资产准则、无形资产准则以及租赁准则的相关规定相互呼应,使得收入的计量更加符合收入的性质和确认标准,金额更为准确,不仅体现了资金时间价 值,同时使得会计信息更加相关.

(7)货币时间价值在借款费用准则中的体现.《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与原准则相比:一是扩大了借款费用允许资本化的资产的范围:已不仅限于固定资产,还包括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构建或者生产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存货、投资性房地产等其他资产;二是扩大了借款费用允许资本化的借款范围:除了专门借款外,为构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的一般借款的借款费用也允许资本化.新准则对于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的扩大使得资产价值中可以包括更多符合条件的因占用他人资金而发生的借款费用,从而更好的体现了时间价值理念.此外,准则中还规定:若借款存在折价或者溢价的,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溢价金额,调整每期利息金额.这也是时间价值理念的体现.

(8)货币时间价值在租赁准则中的体现.《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中货币时间价值理念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现值确认是否属融资租赁.融资租赁认定条件中的第4条是: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二是融资租赁中承租人的会计处理.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并在租赁期内按实际利率法进行分摊.三是融资租赁中出租人的会计处理.在租赁期开始日,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将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及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额确认为未实现融资收益,并在租赁期内按实际利率法进行分配.与原准则相比,新准则对于承租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的计量引入了公允价值、对于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与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分配规定采用实际利率法,取消了直线法、并对租赁内含利率的含义进行了完善,这些都是新准则进一步强调货币时间价值理念的体现.

(9)货币时间价值在金融工具相关准则中的体现.金融工具本身的特性使得利益相关者对其信息的需求更注重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即对信息的相关性的要求更为突出.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促进金融工具日益丰富多样的同时,也为金融工具的及时、准确核算提供了可能.基于此,相比较《企业会计制度》和原《投资》准则,货币时间价值理念在与金融工具直接相关的3个具体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工具转移》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中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体现.第一,货币时间价值在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准则中的体现.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贷款和应收款项,利用时间价值理念,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负债也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利息,并计入当期损益.根据第42条规定,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准则对如何确定预计未来流量现值进行了细致规定.此外,根据第49条,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后,利息收入应当按照确定减值损失时对未来流量进行折现采用的折现率作为利率计算确认.根据第45条规定,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或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需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权益工具投资或衍生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类似金融资产当时市场收益率对未来流量折现确定的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对公允价值的确定.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其中活期存款的公允价值,应当不低于存款人可支取时应付的金额;通知存款的公允价值,应当不低于存款人要求支取时应付金额从可支取的第一天起进行折现的现值.而对于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场的,企业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估值技术包括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金融工具的当前公允价值、流量折现法和期权定价模型等.准则还就企业如何采用未来流量折现法确定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做了明确规定.第二,货币时间价值在金融工具转移准则中的体现.首先,体现在对“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是否已转移给转入方的判断上.要求在做此判断时,比较转移前后该金融资产未来流量净现值及时间分布的波动使其面临的风险,而且在计算未来流量净现值时,考虑所有合理、可能的流量波动,并采用适当的现行市场利率作为折现率.其次,体现在关于期权的相关核算上.当企业因卖出一项看跌期权或持有一项看涨期权,使所转移金融资产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时,准则规定:按照摊余成本计量该金融资产的,所转移金融资产在期权到期日的摊余成本和继续涉入形成的负债初始确认金额之间的差额,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按照公允价值计量该金融资产的,若为持有看涨期权,应当在转移日仍按照公允价值确认所转移金融资产,同时考虑时间价值计量继续涉入形成的负债;若为卖出看跌期权,则应当在转移日按照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该期权行权之间的较低者,确认继续涉入形成的资产;同时按照该期权的行权与时间价值之和,确认继续涉入形成的负债.第三,货币时间价值在金融工具列报准则中的体现.根据该准则,企业应当披露与金融工具有关的一些收入、费用、利得或损失,如本期按实际利率法计算确认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利息收入总额或利息费用总额:按照每类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披露公允价值信息,包括确定公允价值所采用的方法.若企业确定公允价值采用的是估值技术,则应当披露相关估值检测设,包括提前还款率、预计信用损失率、利率或折现率等;若估值技术对估值检测设具有重大敏感性的,企业还应当披露这一事实及改变估值检测设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披露采用这种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的本期变动额计入当期损益的数额.这些披露要求使得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更为充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信息供给者对包括现值在内的估值技术的滥用.

(10)货币时间价值在套期保值准则中的体现.《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中时间价值理念主要体现在:第一,流量套期满足运用套期会计方法条件的,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应当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该有效套期部分的金额,按照套期工具自套期开始的累计利得或损失与被套期项目自套期开始的预计未来流量现值的累计变动额两者中的较低者确定.第二,若被套期项目是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工具的,在对被套期项目账面价值进行调整时,应当按照调整日重新计算的实际利率在调整日至到期日的期间内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对利率风险组合的公允价值套期,在资产负债表中单列的相关项目,也应当按照调整日重新计算的实际利率在调整日至相关的重新定价期间结束日的期间内摊销.此外,新会计准则还在“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等具体准则的规范中体现了时间价值理念.

五、思考及展望

(一)货币时间价值的运用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货币时间价值理念的运用在更大程度上是出于增强会计信息相关幽拘考虑,但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信息的可靠性.由于在运用货币时间价值理念时,会涉及到很多不确定因素,如未来流量的估计、折现率的选择、以及折现期限的确定等,这些是依据会计及其他人员的主观预测、估计、推断来进行,这必然导致所产生的会计信息不可避免的带有主观成分,在信息的可验证性、中立性和公允表达方面,应不及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而且我国目前的会计环境不够理想,评估人员与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技能都不容乐观,这些也都会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到货币时间价值的运用效果.

(二)货币时间价值的运用使得资产、负债的总计数难以理解货币时间价值理念在会计计量中的运用丰富了会计计量属性,为会计计量技术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但目前企业在资产、负债计量中使用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以及现值、公允价值在内的多元计量属性,使得资产总额、负债总额这些综合数据的性质更加难以理解,其有用性也打上了疑问.

(三)新准则中货币时间价值的应用还是有条件和不全面的由于会计环境的影响、估值技术的不完善等多种原因,目前货币时间价值理念在新准则中的应用还是有条件和不全面的.如准则中对于公允价值的应用是谨慎和有条件的,在某些具体准则中,考虑到公允价值的使用条件,实际上是限制了现值等估值技术的使用的.如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中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应按成本模式计量,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但同时规定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即:有活跃房地产交易市场;能够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市场及其他相关信息,能够对公允价值作出合理估计.按公允价值应用的三个级次,在对投资性房地产按公允价值计量时应该是限制了“现值”这一估值技术的使用的.

编辑 刘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