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问题

点赞:5043 浏览:1747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制造业是指根据市场需求,通过制造过程,将原材料等制造资源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制造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水平.我国有“世界工厂”之称,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也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制造企业物流是企业为提供产品而进行的对原料、中间库存、产品及相关信息,从原材料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与储存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的整个过程.其物流成本是伴随着企业以上各项物流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据统计,我国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占生产成本的40%左右,而发达国家仅占10%,因此,降低物流成本是我国制造型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是其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研究我国制造型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现状

(一)现行财会制度与核算方法不利于物流成本管理 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西泽修教授早在1970年提出的“第三利润源”理论指出,在制造成本降低空间不大的情况下,降低物流成本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而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对物流费用缺乏了解和细分,并不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因而难以管理和控制物流费用.

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成本管理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8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首先,现行的会计报表分类方法将物流成本与销售成本混在一起.到目前为止,我国制造企业成本仍分为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和管理费用等,物流成本是销售成本的一部分.然而根据我国2001年制定的《物流术语标准》,制造企业物流活动贯穿从原材料采购到销售的整个过程,物流成本不仅发生在销售环节,还发生在供应、生产、售后等环节,物流成本的各个项目实际分散在企业成本核算的不同会计账户中.显然,这样简单的归并并不科学,直接导致难以了解和控制企业物流成本.

其次,现有会计报表中所能体现的“物流成本”并不全面.在我国大多企业财务报表中,物流成本为可视成本开支,属显性成本.但物流环节中实际还存在很多隐形成本,如库存积压降价处理、库存呆滞产品、回程空载缺货损失等.

综上所述,由于制造企业财务报表都必须遵循现行会计准则的要求,直接导致物流成本的“被隐含”和“不完全”缺陷,因此难以按照其内涵完整地计算出来,使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无从下手.

(二)效益背反规律增加了物流成本管理难度 物流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在物流系统中存在明显的效益背反规律,增加了物流成本管理难度.一方面,物流活动中各个环节存在效益背反规律,各环节成本往往形成矛盾,此消彼长,某一环节成本的降低,会引起另一环节成本的增加.如运输成本与包装成本、包装成本与装卸成本、库存管理成本与失销成本等都构成二律背反的关系.因此,在进行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时若不全面地、综合地、系统地考虑,必然会造成整体物流成本的增大.另一方面,物流成本与怎么写作水平之间也是一对矛盾,存在类似的效益背反关系,必须正确处理和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高水平、高标准的物流怎么写作要求必须有大量的库存、较高的费用和较多的怎么写作内容,这势必产生较高的物流怎么写作成本.而较低的物流怎么写作成本要求有少量的库存、低廉的运费和较少的怎么写作项目,必然会降低物流怎么写作水平和标准.因此,在物流系统管理中,既不能片面强调怎么写作水平而不计成本和经济效益,也不能单纯地追求低成本而忽视怎么写作质量.企业必须在怎么写作与成本之间取得一个平衡.

二、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重视不够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对物流成本管理的认识不足,甚至存在误解.重生产轻流通在我国是一种普遍现象,很多生产制造企业重视对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工艺的改进以及生产设备的更新,但对与此相关的生产物流路线优化、供应链的设计与优化以及商品与物料的库存控制等方面,却关注甚少,降低成本的视角很少落在物流环节,更不会投资建设与改进物流系统,导致生产中产生过多的车间物流费用、采购费用以及销售物流费用,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受舆论影响,当前虽然有一些大中型制造企业逐步建立了企业内部的物流系统,但也还处于摸索阶段,从企业领导到员工对物流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的认识还不十分清楚,从而也影响了物流管理对生产总成本的降低作用.

(二)管理模式不当 物流管理模式直接影响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效果.根据对物流设施的所有权,物流管理模式一般分为自营物流模式、物流联盟模式和第三方物流模式.制造企业在选择物流管理模式时,应该以物流总成本最小化为最终目标,从企业的战略定位、管理能力、资金实力、交易成本等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权衡,选择合理物流模式.除此之外,还须慎重考虑不同物流模式的互补性,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合适的物流管理模式来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益和怎么写作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很多制造企业对物流模式的选择存在问题,如过于相信自营物流,或物流模式过于单一,或选择的物流模式过于超前等,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三)管理手段落后 我国物流各个环节劳动力和设备成本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综合成本却大大高于发达国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物流各环节信息化、自动化程度低,管理手段落后,造成运力浪费、库存大,物流费用高.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制造企业缺乏现代物流观念,一些现代化的物流手段如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标签拣货系统、无线射频技术、GPS、管理信息系统(MIS)等的使用还不是很广泛.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很多中小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大多企业对物流信息化建设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发展缓慢.虽有一些制造企业已经在了解的基础上有了一定投入,但因为人才缺乏或没有合适的信息管理软件系统,使用效果欠佳.与国外大型制造企业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相比,管理手段差距很大.

三、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水平提升对策

(一)建立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加强物流成本考核管理 应根据国家颁布的最新物流标准和现代会计准则,将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与企业现有会计制度有机结合,确定核算物流成本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统一物流成本核算口径与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从会计手段上突破物流成本管理难题.首先,要统一物流成本内涵,界定物流成本的范围,建立统一的物流成本计算标准,完善物流成本的分类.其次,要以成本会计为基础,在企业的成本核算体系中专门设立“物流成本”的核算科目.并将物流成本内容从现行的成本会计及财务会计账户中分离出去,实现物流成本的单独、全面核算.最后,要加强物流成本考核管理,通过建立物流成本数据库,对物流成本进行系统分析,将有关费用分解到相关不同的活动、环节和部门,以正确评价物流绩效,明确物流成本上升的原因与责任,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二)改进物流管理手段,提高物流成本管理效率 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制造企业的各环节物流成本不可能实现最优控制.现代物流的特征就是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通过借助现代化的物流手段是改进物流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一方面可使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更准确、迅速;另一方面,通过物流信息系统的数据汇总、分析与预测,可提前控制不必要的物流费用发生.例如,通过现代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将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物流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传输,使相关企业或部门得以共享,从而共同、充分应对市场变化,实现物流成本的供应链管理.


(三)系统分析物流成本,创新企业物流管理方式 由于效益背反规律的客观存在,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不能仅仅强调局部控制,而应重视系统化的综合控制.企业通过系统工程的管理方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研究物流各环节的成本关系,优化企业的物流运作方式,进行流程再造、机构与业务整合,实现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最大化、成本最小化.一方面,要尽快设置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实现物流活动的专门管理,全面协调企业内生产、销售等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各个部门在优化物流系统的过程中相互配合,变分散管理为集中管理,提升物流效率.另一方面,要考虑以物流成本最小化为最终目标,选择物流联盟和第三方物流等新型物流模式,通过实施第三方物流战略,将部分或全部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物流企业,利用第三方物流专业优势、规模效应和增值怎么写作有效节约物流费用,提高资金周转率.

(四)树立现代物流新观念,增强全员物流成本管理意识 当前,我国很多制造企业对现代物流的还未形成概念,更不了解物流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在思想上不可能引起重视.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提高对现代物流的认识,建立现代物流新概念,意识到降低物流成本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是我国制造企业目前物流成本管理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同时,当前物流管理已经进入供应链管理阶段,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不仅贯穿产品的全过程,还贯穿于整个供应链.因此,要改变物流成本管理仅仅依靠采购部门或销售部门的传统观念,树立全方位、全过程、多企业管理的物流成本系统管理、战略成本管理新观念,切实加强企业全员(甚至整个供应链成员)物流成本的管理意识.把降低物流成本的重任从物流管理部门扩展到企业的所有部门和节点企业,让每个部门、每位职工都关心物流成本,最终将物流总成本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