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在会计教学中应用

点赞:20657 浏览:9383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传统的会计教学方法难以实现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用任务驱动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 键 词 :会计教学;任务驱动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概述

1. 任务驱动教学法概念界定.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2. 任务驱动法的优点.

(1)实施任务驱动教学要求教师事先对教材进行全面整合,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围绕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积极主动应用各种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

(2)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以教定学为以学定教的学习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激发求知欲,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思考、勇于开拓进取的探究能力.

3. 任务驱动法的实践.

近年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普遍受到国内外众多教学工作者的推崇.国外及港澳台地区教育工作者在语言教学领域大力倡导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早在1996年, Jane Willis在其专著《任务驱动学习框架》中提出组织教学模型, 认为每个任务驱动教学都应该包括前任务活动、任务周期及语言聚焦三个阶段.香港教育署在英语语言教育计划中明确指出,任务驱动教学应包含五个方面: 明确目标; 创设情境; 考虑学习者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任务活动要导向任务作品的产生;学习者在任务完成后能获得知识和技能.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国内也备受关注.艾奉平(2001)认为任务驱动教学应遵循五阶段流程“任务驱动→师生讨论→任务完成→效果评价→归纳汇总”; 伍文庄(2002)提出任务驱动教学四阶段流程“充分考虑,精选任务→创设情境,明确目标→组织研讨,尝试解决→总结应用,引导实践”.徐明成(2004)提出任务驱动教学四阶段模式“问题情景→任务确定→实践体验→交流总结评价”.

上述研究虽然在操作过程方面有些差异,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思想基本一致:提倡以学生为本;要求明确具体的目标指向;强调任务情境的创设和小组协作学习方式;以任务为学习活动的中心.

二、任务驱动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以下以《基础会计》教学为例,论述任务驱动法在会计教学中的运用.如在《记账凭证的填制》一章中,学生已经掌握记账凭证的种类、概念、填制步骤,学校中学过的只是用文字描述的经济业务,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原始凭证,如何用会计的语言将各式各样的经济信息转化为会计信息呢?

1. 创设情景、设计任务.

教师设计的情境要与当前学习内容密切相关,要真实、直观、形象,能有效激发学习者的联想.在本章中,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一则动画:会计专业学生小李毕业上班第一天在财务科面对一堆原始凭证不知所措,教师提出问题:小李要如何处理这些原始凭证?从而导出本节的任务-填制记账凭证.

2. 教师指导,明确任务.

首先,教师用多媒体演示收款凭证的填制过程.在演示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参与,每一项目在填制前,先听取学生的看法,引导学生审阅仿真原始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正确、完整地填制收款凭证.

重点强调:填制时间的确定;记账凭证的编号;附凭证张数;填制完后如何签字该章;合计金额前加“$”;画线;会计科目、借贷方向、金额不能有丝毫差错.填制好的记账凭证上不能涂改等.

接着,教师将学生分为二组,进行记账凭证的填制.教师提出任务:企业向银行贷款,取得20万元短期借款.教师提供仿真原始凭证(银行借款凭证)引导学生审阅原始凭证.安排任务:企业发生何种经济业务?如何填制记账凭证?

3. 分工合作,执行任务.

教师提出任务后,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仿真原始凭证,模仿操作:分析经济业务内容,选择记账凭证,完成记账凭证的填制.组内学生互相交换,检查填制情况.教师巡视指导 .

4. 成果展示,评价任务.

各小组完成任务后选一份上台展示,师生共同点评展示的记账凭证,对学生付出的努力加以肯定;再将正确的填制过程演示一遍.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反思

(1)任务驱动法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还比须具有设计、组织、应变等教学能力.因此,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提高自己的会计专业业务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


(2)情境创设的要求高.教师设计的情境不仅要逼真,还要有新意、有趣味.同时,情境的应用还要切中问题的要害,要注意对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要把情境表明的意义与要讲授的理论恰到好处地联系起来,这既能加深学生对难点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由此取得令人鼓舞的教学效果.

(3)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不要太注重任务完成的程序化, 要考虑留给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提出的任务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把教学内容融合于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去探求知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