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性原则应用

点赞:4836 浏览:1888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它运用广泛,可防止企业高估资产、虚增利润及压低负债和费用,并起到预警和化解风险的作用.但在实际业务操作上存在利用谨慎性原则操纵利润的现象,因此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使会计信息更具客观性.

关 键 词 : 谨慎性原则 会计准则 会计实务 运用建议

谨慎性原则应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会计信息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9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一、谨慎性原则的涵义

谨慎性原则是一项重要的会计原则,是指在受不确定因素影响时,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从而使会计报表使用者、决策者提高警惕,以应付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把风险损失降低或限制在极小的范围内.

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1.固定资产提取折旧,因为固定资产通常损耗较大,在这种情况下,由直线法变成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限总和法等加速折旧方法计提折旧;无形资产区别对待,自行开发的发生时计入当期费用,对外取得并且属于期限型无形资产,在有效使用期限内分期摊销,特别是对非专利技术等有预计使用年限,考虑技术进步等因素,应加速摊销以尽快收回投资;每年年底,对资产进行全面的各项检查,检查各项资产是否发生减值.

2.在收入确认上:企业是否将商品所有权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卖方;收入的金额能否可靠地计量;与企业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是否能够可靠计量.只有企业的销售同时满足上述条件,才能确认收入.否则,不予确认.在具体会计处理中如售后回购业务,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它属于融资行为而非销售行为,因此在收到货款时不确认收入,而作为一项负债在“其他应付款”中核算.

3.在借款费用准则中,规定资产支出和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为使资产达到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当三项条件同时满足时,借款费用才能开始资本化,除此之外,一律计入当期费用,这样可以防止高估资产.

4.在有事项中,适度预计可能发生的或有负债和或有损失,而不预计可能发生的或有资产和或有收益.

5.债务重组方面:新制度规定债务人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资产清偿某项债务的,债务人应获得的收益不确认为收入而确认为资本公积,若发生债务重组损失,则确认为当期损失.在债权人方面,当债务人以非资产或债转股清偿债务时,债权人应按不高于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作为入账依据,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确认为当期损失.以上种种,皆体现了谨慎原则,从而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客观地了解和分析企业的经营业绩.

三、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从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来看,有利于进一步挤去资产和利润中的水分,能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有利于企业作出准确的经营决策,保护投资人的利益.但是,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谨慎性的运用缺乏一个客观的标准,因此对它的滥用十分普遍并且很难防范.

1.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较强,使资产和利润达到客观性要求的目的有时候不一定能够完全实现.如:实际成本计价下,发出存货的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在存货上涨或者下跌的情况下企业由于选择不同的方法,会使当期的利润结果不同.如果企业希望当期利润较高,在存货上涨的情况下,选用先进先出法,在下跌的情况下,选用后进先出法,从而就可以人为调节利润.固定资产折旧可以采用快速折旧法或者采用直线折旧法,由直线法转成采用加速折旧法,必然会使当期费用增加,减少利润,反之,会增加利润.几年前的一家上市公司就是此种情况,通过变更折旧方法来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


2.公允难以取得制约了对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中要以资产的可变现净值为参照,而可变现净值主要以该资产的市场为基础.相当一部分资产由于不存在活跃的市场,缺少市场信息,难以实现其公允价值,这样就无法准确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如:企业对生产厂房进行公允评估,影响评估的因素很多,资产的损耗程度,资产的重置成本,厂房所处地段,人们对经济前景的预期等,都会影响到它的评估.会计人员在估价时,难免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3.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相冲突.客观性原则要求以客观的事实为依据,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和资料可靠.谨慎性原则要求有些预期费用并未实际发生却计入当期费用,显然两者会相冲突.同时谨慎性原则将现在尚未发生的预期损失和费用提前计入损益,与权责发生制原则相冲突等.

4.由于各企业所采用的会计计量基础和会计核算方法不同,谨慎性原则导致各个企业间的会计信息横向不具有可比性.例如,相同或类似的固定资产有的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有的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坏账由于选择不同的方法和比例,提取金额结果大相径庭.由于运用的标准不同,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造成各个企业资产利润的“含金量”不相同,不利于管理当局横向比较,从而不能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决策.

四、谨慎性原则合理运用的建议

正确运用谨慎性原则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1.对与谨慎性原则相关的会计准则、制度和相关条款给予细化.会计准则、制度中的某些规定不够明晰具体,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在具体实务处理时会带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对其予以细化,明确具体的适用范围和前提条件,限制具体业务操作时的空间范围,从而保证其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公允性.

2.将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与会计信息披露结合起来.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是对会计领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事项进行判定时所持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体现在具体的会计处理中.不同的处理方法有不同的会计信息,所以凡是与谨慎性原则有关的内容都应在财务报告中全面陈述,包括谨慎性原则运用的范围、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及产生的影响,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得更多的信息以便作出正确的决策.

3.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增强其职业判断能力.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会计人员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会计人员需要系统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加强后续教育,不断吸收新知识.在处理业务时,运用掌握的专业知识对确定和不确定的会计事项进行职业判断和确认和计量,客观公正,不偏不倚.

总之,在实际工作中,要求相关人员充分地认识其利弊,合理正确地运用谨慎性原则.既不能过度谨慎,又不能谨慎不足,将谨慎性原则正确地应用于实务中,充分发挥其在企业风险防范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债权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