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和会计稳健性的相关性

点赞:11034 浏览:4568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公允价值计量是目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会计稳健性是长期以来广泛采用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一,两者的产生都与不确定性紧密相关,然而两者对不确定性的反应程度却截然不同,提供的信息也就存在差异,本文主要针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关系进行研究,认为目前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只是初步引入,是在与稳健性的融合中求发展,在发展中逐步体现这种修正作用,在此基础上讨论公允价值稳健性的建议.

【关 键 词 】公允价值;稳健性;相关性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自2007年下半年起,由美国引发的,原只限于次级抵押贷款的孤立性质的危机,却逐渐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场尚在蔓延扩大的危机,不仅造成美国、英国、欧盟和日本等国的经济衰退,还影响到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甚至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经济生活.这场风暴,出乎意料的竟然冲击到财务会计的理论和实务领域,公允价值会计首当其冲.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财政部和金融界为代表的反对者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模式是对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的现行会计模式极端背离,不仅缺乏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且将会导致金融等机构的收益产生巨大波动,促使金融等机构的贷款决策短期化,美国的银行界强烈反对应用公允价值计量,他们认为,许多工商贷款的价值及贷款条件相对独特,在实务上很难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稳健性原则主要体现在推迟确认利得而尽早确认损失,不得高估资产和低估负债.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2辑“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将稳健性定义为一种惯例,而不是一项会计原则.虽然稳健性的运用受到了诸多批评,认为可能导致会计数据的扭曲,与真实的会计数据相背离,但是FASB也指出稳健性的合理之处:“在会计实务和财务报告中,也存在稳健性的合理位置,因为商业和经济活动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但需要慎重运用.”只是这样的理念与公允价值计量的理念是不甚相同的,公允价值是要求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公平反映企业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变化,以及引起企业损益的波动.因此,公允价值和稳健性原则都是一把“双刃剑”.实务中不合理甚至滥用,就起不到增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的积极作用.在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导的会计政策中,有必要从稳健性的一端向公允价值方向做适当调整.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也就随之明确了,从计量属性角度看,公允价值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财务会计的发展方向;会计稳健性作为一项会计信息特征,其在会计实务的引入对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从公允价值、会计稳健性和两者相关性的阐述,认为现有研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会计实务中将公允价值和会计稳健性结合起来,更好地达到以稳健性为原则的会计信息要求,从而,真正的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二、公允价值和会计稳健性的一致性

资金运动是指资金的增减变动,反映资金运动是会计的本质.在某一特定的会计期间,企业的资产负债会因为交易、事项而发生增减的变动.为了便于讨论,这里把企业特定会计期间的资产分为增值资产和减值资产两大类,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对减值资产的计量和报告上.检测设甲公司购写了一台生产某种时尚产品的专用设备.甲公司采用直线法对该设备计提折旧,并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由于市场认可和促销得力,商品前期销售良好,该设备给企业带来了相应的经济利益.然而随着市场时尚气息的变化,消费者很快不再购写该产品,由于生产的产品滞销,该设备不再能够给公司带来应有的经济利益.这种情况表明该资产价值发生了减值,就可以把这项资产视为企业所有减值资产的一个代表.为了正确地反映该项资产的期末价值,按照会计稳健性的要求,期末应当进行资产减值测试计算并计提减值损失.同样,按照公允价值会计的要求,期末应当计量和报告资产的公允价值,反映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虽然在会计处理时,涉及的会计科目有所不同,但是在报表上反映的该项资产的价值是相同的.事实上,资产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并不存在本质差异,完全可以统一概念,不会影响利润表的质量.

三、公允价值和会计稳健性的矛盾性

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矛盾,体现在对增值资产的会计处理上.稳健性原则要求要求损失及时确认,利得分期确认,以确保内在于商业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被充分考虑.这里采用另一个更易于接受的例子,因为它具有客观现实性.检测设乙公司购写了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甲公司的股票,并将其作为一项金融资产持有,股价自购写之日起一直上涨,这项金融资产可以看作是公司增值资产的代表.到期末,我们如何计量该股票价值呢?按照公允价值会计的要求,应当反映该项资产的公允价值,核算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但是,按照会计稳健性的要求,却对此增值不予理会,不论其增长多少.长此以往,按照稳健性的要求反映的该金融资产价值会远远低于其当前的真实价值.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稳健性对利得与损失、收入与费用、资产与负债的非对称性处理,人为地制造一种主观偏差,扭曲了会计信息对经济业务真实情况的反映,与真实性、中立性等会计信息基本质量特征相悖.会计信息只有真实,才能公允.因此,这种稳健的会计信息,在丧失反映真实性的同时也丧失了公允性、中立性,在本质上与会计理论的逻辑相冲突.

四、公允价值和会计稳健性的协调性

通过前面两例子,我们对二者的一致性和矛盾性有了清楚的认识.对于反映在二者对减值资产会计处理上的一致性,应该会受到人们的欢迎,难题是二者之间矛盾的协调,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例如,在某一时期,当企业的一项存货市场价值上升时,我们究竟是根据公允价值会计的要求反映其价值增值,还是按照稳健性的要求对其视而不见.当然,目前的会计准则要求: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然而,对于理论探讨,我们应尽量摆脱现行准则的干扰,这样才能取得创新和突破. 在此试举一具体例子:2009年1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10年3月31日,甲公司应按每台15万元的向乙公司提供AB型的机器120台.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AB型机器的成本为1960万元,数量为140台,单位成本为14万元/台.根据甲公司销售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向乙公司销售的AB型机器的平均运杂费等销售费用最高为0.15万元/台,最低为0.12万元/台,向其他客户销售AB型机器的平均运杂费等销售费用最高为0.12万元/台,最低为0.1万元/台.2009年12月31日,AB型机器的市场销售在14~15万元/台之间.在本例中,能够证明AB型机器设备的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是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有关AB型机器的销售合同、市场销售资料、账簿记录和公司销售部门提供的有关销售费用的资料等.下面我们按照稳健性的要求获取可变现净值作为该项存货的公允价值,并将其反映在会计报表中.根据以上材料可知,库存的AB型机器中的120台的销售已由销售合同规定,其余20台并没有由销售合同约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销售合同约定的数量(120台)的机器的可变现净值应以销售合同约定的15万元/台作为计算基础,而对于超出部分20台的机器的可变现净值应以市场销售作为计算基础.根据稳健性的要求,应当采用较低的市场销售和较高的销售费用来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于是,期末AB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等于(15-0.15)×120+(14-0.12)×20等于2059.6万元.此时,应当将存货价值2059.6万元列示在财务报表上.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公允价值会计与会计稳健性并不存在绝对的对立.我们可以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只是在会计处理的准备期充分利用会计稳健性这一理念,在正式确认计量时采用公允价值,这样完全的公允价值会计模式才可能成为现实.

公允价值和会计稳健性的相关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会计信息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1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为了既能让企业资产的价值真实反映,又要客观反映企业报告期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以通过合理平衡相关性和稳健性的信息;通过加强公允价值的披露、缩小公允价值调整对当期损益影响和加强对估值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来完善公允价值体系;对公允价值计量稳健性的准则进行改进等途径来提高公允价值的文件性.

参 考 文 献

[1]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面向21世纪的计量模式[J].会计研究.1997(12):40~42

[2]黄学敏.公允价值理论内涵与准则运用[J].会计研究.2004(6):17~21

[3]陆建桥.关于会计计量的几个理论问题[J].会计研究.2005(6):31~36

[4]于永生.公允价值会计理论研究[J].财会月刊.2006(4):32~36

[5]李增泉,卢文彬.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发现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3(2):19~27

[6]孙铮,刘风委,汪辉.债务、公司治理与会计稳健性[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5(6):112~173

[7]曹宇,李琳,孙铮.公司控制权对会计盈余稳健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5(10):34~41

[8]李远鹏,李若山.是会计盈余稳健性,还是利润操纵[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5(7):l~56

[9]王景文.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的应用问题[J].企业导报.2010(12上)

[10]赵鹏飞.次贷危机对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启示[J].财会月刊(综合).2008(9):5~6

[11]姜国华,张然.稳健性与公允价值:基于股票反应的规范性分析[J].会计研究.2007(6):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