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准则环境下会计寻租的行为\成因其治理

点赞:5584 浏览:16605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寻租理论为会计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会计寻租是寻租在会计领域的扩展和延伸,是寻租在会计领域的体现,是通过对会计信息的操纵(即对会计数据或财务报告数据的操纵)而进行的一种寻租活动.文章对会计寻租者如何将财富转移到自己身上,并且使他人受损的成因进行了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新会计准则环境下治理会计寻租行为的对策与措施.

[关 键 词 ]新准则;会计寻租;成因;治理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1-0030-04

一、会计寻租的含义及类型

所谓寻租,即寻求租金,就是寻求利润、利益、好处,就是那些通过某一行业获得垄断地位或维持垄断地位来获得或保持现存租金的行为称为寻租.为利益主体寻求直接的非生产性利益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租金无处不在,哪里有特权哪里就存在租金,哪里有信息不对称哪里就存在在租金.

会计是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手段之一,能导致财富的非生产性转移,并且在事实中难以做到中立,因而会计寻租便成为会计研究领域的一个新方向.会计寻租影响资源配置与利益分配的主要手段是会计信息的提供,因而可将会计寻租定义为:是通过对会计信息的操纵(即对会计数据或财务报告数据的操纵)进行的一种寻租活动.会计寻租是寻租者将财富转移到自己身上,并且使他人受损的一种活动.会计寻租是寻租在会计领域的扩展和延伸,是寻租在会计领域的体现.

关于会计寻租的内涵,一般有以下两种含义:一种含义认为,会计寻租就是指通过对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施加影响,以使出台或修改的会计准则于已有利,而对其他社会主体利益造成损害的一种非生产性寻利活动.另一种是结合寻租的本质特征及其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表现,将会计寻租定义为:在社会总财富水平和企业真实业绩(即经济效益)并未改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会计信息(即财务报告收益数字)来进行财富的非公平性转移和资源的不恰当配置,从而对其他社会主体利益造成损失的一种非生产性寻利活动.根据现有研究,结合会计寻租行为的实际表现,按照寻租手段的不同可将会计寻租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通过对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施加影响以取得对己有利的会计政策而进行寻租.

第二种类型:通过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改变其真实收益以取得不应得的资源或财富而进行寻租.

第三种类型:利用强制性会计政策的空间进行寻租.

第四种类型:通过盈余管理(操纵操控性应计项目或利用非会计手段,如改变交易事项的时间)而进行寻租.

二、会计寻租行为分析

会计寻租行为就是寻租者借助会计信息,进行不当得利的行为.本文对上市公司及规则中的会计寻租行为进行分析.

(一)上市公司会计寻租行为分析

第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上市公司管理者可通过具体会计政策及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或者增加企业账面利润,或者最大限度降低或缓解新准则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公司管理者为了薪金报酬;大股东为了融资;地方政府为了吸引资金,刺激当地经济发展等等,这些都是会计政策选择中的会计寻租行为.

第二,企业在进行一项交易或发生某一事项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导致交易或经济事项发生不同结果的不确定因素.这样,企业会计人员就需要利用最近的相关信息和职业经验作出估计和判断,进行恰当的会计处理,而这就给会计寻租留下空间.如上市公司为了某些集团的利益,会对经济事项故意进行错误估计,这就是会计估计运用中的会计寻租行为.

第三,上市公司及时、全面披露会计信息是上市公司法定的职责和义务.然而有一些上市公司对一些重要事项隐瞒不报,或有意漏报、错报,借以粉饰报表,不当得利.如委托理财,上市公司会隐瞒不报,或有意漏报、错报,借以粉饰报表,不当得利,这就是会计信息披露中的会计寻租行为.


第四,会计查重是非法的,是最恶劣的会计寻租行为,也最见不得阳光.如通过虚构经济业务,伪造、变造会计凭证,或夸大利润,或掩盖亏损,以谋取非法利益.这就是“会计查重”中的会计寻租行为.

(二)规则中会计寻租行为的分析

第一,会计准则制订权中的会计寻租行为.我国的会计准则产生于一定的客观环境,在其制定权安排的变迁中,寻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经济人,也会追求效益最大化,进行寻租行为.我国会计寻租行为一般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财税法规及制度制订权中会计寻租行为;二是上市公司上市资格及审批等政策制订权引发的会计寻租.

第二,会计准则使用权中的会计寻租行为.我们知道,在企业经济收益一定的前提下,采用不同的会计核方法可以获得不同的财务报告收益.如通过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改变其真实收益.当会计规则的制定者在制定政策中进行寻租的同时,作为拥有规则使用权的企业则利用其使用权进行寻租与反寻租.

三、会计寻租行为的成因分析

会计寻租作为一种直接非生产性寻利活动有其产生的动机和原因.按照寻租理论,寻租活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有未被界定的公共领域――“寻租”的存在,像诱饵一样在前;二是有各种管制在后,像鞭子一样.寻租者因为诱饵在前,乐意寻租,又因为管制在后,必须寻租.只有了解会计寻租的动机,掌握产生会计寻租行为的深层原因,才能更好地了解会计寻租行为,从而对会计寻租行为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治理,变寻租为寻利.

(一)会计政策选择导致会计寻租行为发生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是为了获得会计数据不同时间分布带来的各种可能的利益.一方面,企业管理当局的寻租动因.在我国,企业经营者的业绩在一定程度上与政治待遇相关,如高薪、待遇、级别就是“租金”.正是“租金”的存在,诱使企业管理人员在提供会计信息时,会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会计政策.管理当局在对外披露会计信息过程中的寻租活动,能使企业通过粉饰会计信息这种非生产手段取得其本不应该得到的利益.另一方面,外部相关利益者的寻租动因.外部利益相关者包含三部分:政府、相似度检测机构及投资者.具体而言:(1)政府:某些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区的局部利益,会对所属单位虚报及虚夸问题采取默许、纵容的态度,或者层层摊派经济指标,或者指使几个部门联合起来进行会计信息查重.(2)相似度检测机构: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过程中有的为了得到更多的好处,经常与被审计单位串通一气,致使“合谋”出具的审计报告含有很大的水份,损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3)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为了获得更多租金,会对虚检测会计信息采取姑息放任的态度.

(二)各种会计管制及市场管制导致上市公司会计寻租

上市公司管理者进行会计寻租活动,是因为有证券市场中的租金及各种会计管制和证券市场管制.由于其在我国经济生活的重要地位以及其自 身的一些特殊性,会使会计准则向有利于自身利益倾斜.因此,会计准则的不完备性也为会计寻租行为的产生提供条件.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是会计寻租行为产生的前提条件之一,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将直接影响着上市公司会计寻租能力的大小.公共领域中的资源也会引起所谓的“寻租”行为,人们可以通过投入的资源而获得这部分利益.上市公司的雄厚资金以及强有力的竞争力使其更容易得到公共领域中的资源.

(三)我国转型时期的环境导致会计寻租

在我国会计准则、制度变迁中,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制度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并存,即“双轨制”会计制度变迁,为会计寻租提供一定的制度基础.“双轨”会计规则的存在意味着其适用对象上存在差异,这对那些混合性质的企业集团或跨行业的企业利用会计规则范围的差异所形成的政策空间进行寻租提供了“先天性”的可能.同时,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规范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而逐步放开的经济出现的大量新业务、新情况和新问题未能完全纳入现有会计规则所规范的范围,这更为会计寻租提供了“边际性”空间.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彻底和产权主体的虚置为会计寻租行为提供了条件.同时由于“双轨制”会计制度安排,由于其内生缺陷所形成的租金,会诱使各利益相关者“争夺”.会计寻租是利益相关者集团为在“双轨制”运行中获取自身利益而采取的“自利”行为.

新准则环境下会计寻租的行为\成因其治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会计信息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四、治理会计寻租行为的对策与措施

会计寻租作为一种特殊的寻租行为,通过改变会计信息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致导资源的误配置、效率损失及腐败行为.尽管会计寻租会造成社会经济资源租值的耗散,但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文化背景下,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会计寻租活动的发生和蔓延.

(一)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中寻租行为的一般治理对策

会计政策选择中的寻租活动会使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低效.因此,我们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寻租活动.本文从以下四个途径来治理会计政策选择中的寻租行为,增强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允性.

第一,以会计准则的创新来抑制寻租.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会计准则的创新,如限制政府管制和加大寻租成本,减少寻租收益,使寻租的净收益小于寻利的净收益,从而将“经济人”的寻租行为引导和转变为寻利行为.通过会计准则的创新来完善会计准则,减少制度租金.参与会计准则、制度制定的人员不仅要有从事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更要有注册会计师、上市公司会计师等会计实务界的人员参加,理论与实际更紧密结合,才能制定出更加严密、可靠、实用的会计准则或制度,从而控制、压缩会计寻租的生存空间.

第二,合理配置治理结构,采用产权制度.产权的明晰界定为会计信息系统目标的实现创造了两个重要条件:一方面是股东追求资本收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是各利益相关方与管理当局之间有契约关系.有了这两个条件,既可允许和鼓励企业根据交易费用的高低来选择会计政策,又可以发挥会计准则的激励约束和资配置作用,使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尽可能反映各相关方的共同利益.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下,企业所选择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政策的变更、变更的理由及由此产生的会计影响等,应接受独立董事或监事会的监督,并向各利益相关方披露,各利益相关方或独主董事、监事会对管理当局所采用的会计政策有权要求其做出解释或予以调整.

第三,制订相称的激励机制.相称的激励机制可以增强公司经营者对股东的责任心与忠城度,可以减少经理人员的道德风险,使经营者理性地选择会计政策.会计政策的选择受内部人员控制,若没有长期的报酬和与业绩相对称的激励机制,经营者可能会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发生寻租行为,最终使企业相关者的利益受损.而制定相称的激励机制可以使经营者的付出与回报成正比,经营者便会权衡利弊,不会冒着高风险从事寻租、创租活动.

第四,加强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建立健全会计监督体系.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教育,使会计人员从道德上产生种对寻租活动的反感,以改变其偏好及效用函数,主动放弃寻租选择.同时,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强有力的监督是改善会计工作质量、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的重要保证.

(二)上市公司会计寻租活动的特殊治理对策

通过加强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严密性以及赋予证券监管部门更多、更大的权力,严格监管,加大惩处力度,控制和压缩会计寻租行为,使寻租者无租可寻或不敢寻租,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第一,规范政府行为.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不应当过多的干预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而应该加强政府的监管,保证其所出台的政策公平、公开、公正,并要建立市场信息反馈系统,以便及时迅速地对市场进行处理.如引入上市公司信息监察员制度,由证监会及其驻各地派出机构委派信息监察员,对上市公司信息的生成与披露加以监督和调检,防止有租可寻信息的生成及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第二,增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会计寻租”就是改变会计信息,借以不当得利.针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滞后,掩盖甚至散布虚检测会计信息,一方面证券监管部门要通过制度创新,健全、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对信息披露过程中违法、违规行为加以严惩;另一方面也要通过社会舆论充分暴光,揭露真相.

第三,强化会计监管力度.强化监管力度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则:一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二是监管力度的问题.上市公司应当形成自己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制度,优化其股权结构,遏制大股东的权利.对于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可以建立以董事会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多元化法定代表人制度;大力推进政企分开.对于监管力度问题,我们可以赋予证券监管部门更多、更大的监管权力,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三)抑制转型时期会计寻租行为的策略

我国会计制度的“双轨制”变迁模式是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重新协调与折衷的结果,会计寻租对此起到了推动作用,“双轨制”反过来又进一步促使会计寻租的发生.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多重博弈使会计寻租达到纳什均衡状态,基于会计寻租的“双刃”性,对会计寻租的控制只能适度地进行.对于寻租行为唯一解决办法是制度创新,根据经济人行为的成本――收益规律,建立新型现度,取消制度租金,从制度上抑制寻租.

第一,以制度创新抑制会计寻租.建立一种加大寻租的成本,减少寻租的收益,使寻租的净收益小于寻利的净收益,从而把经济人的寻租行为引导和转变为寻利行为的制度.具体地说,要从制度上全面、有效地抑制寻租,就必须做到“四不”,即经济不能为、不敢为、不必为、不愿为.在这四个方面的制度创新中,“不能为”是硬约束,是治本;其余三方面是软约束,是治标. 第二,实现政府行为边界合理化,加快怎么写作型政府的构建.转变政府职能,合理界定政府行为边界,构建怎么写作型政府,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1)有所不为,适当减少政府干预的范围.凡是市场调节能较好发生作用的领域,政府不应干预;凡是市场所不及或力不从心的事,则以政府干预为补充.要适当减少政府干预,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2)有所为,优化政府的干预行为.市场经济要求某些必要的政府行为,我们应尽力完善政府的干预行为,政府应该与微观经济活动保持一定的距离,当市场机制出现毛病时,才施以政府宏观干预,把市场活动重新引入市场机制正常发展的轨道.

第三,加强品德教育,设置自律防线.我国现阶段正在进行建章立制,许多问题的发生和解决并非是无法可依,而是有法不依.再好的制度也必须依赖人去执行,人的素质在许多情况下往往是关键.因此,有必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从道德规范的角度对经济人进行内心调节,制约其行为和活动.如果道德约束达到一定水平,它会成为体制和法律无法相比的力量.从某种角度况,对于寻租活动最好的控制和防范就是经济人的自律,使经济人从道德上产生一种对寻租活动的反感,以改变其偏好及效用函数,从而主动选择放弃寻租行为.

综上所述,不管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社会主义国家,只要存在会计管制,租金就不会消散,寻租活动就不会消亡.而会计信息的公共产品性质使得对会计进行管制成为确保市场经济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因此,对会计寻租活动的出现不必大惊小怪,关键是要找准导致寻租活动的制度缺陷,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以制度创新减少寻租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晓燕,针对会计寻租行为的策略分析[J],时代金融,2010,(2).

[2]史杨武,会计寻租的危害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8).

[3]余志虎,董雅,上市公司会计寻租行为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财会通讯,2008,(3).

[4]黄永红,会计寻租行为浅议[J],企业经济,2009,(9).

[5]章涛,会计寻租的经济后果及其对策分析[J],会计之友,2009,(23).

[责任编辑: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