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路

点赞:5610 浏览:1962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在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高职工素质是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的重大举措.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能使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更能防范和发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欺诈行为.在已发现的绝大多数以虚检测的会计信息为手段的欺诈事件中,薄弱的内部控制是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有效治理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现象,2001年和2002年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试行)》等文件,标志着我国的内部会计控制已从理论研究阶段正式转入实务操作阶段.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Internal Control)一词,最早出现在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前身)发布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文告中,定义为保护和其它资产,检查簿计事务的准确性,而在公司内部的手段和方法.近几十年来,随着内部控制理论以及认识的不断发展.1986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第十二届国际审计会议上发表的《总声明》,对内部控制做出了权威性解释:“内部控制作为完整的财务和其他控制体系,包括组织结构、方法程序和效果性,保证管理决策的贯彻,维护资产和资源的安全,保证会计记录的准确和完整,并提供及时的、可靠的财务和管理信息”.

二、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

一个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具有按管理部门需要来保证执行经济业务和完成工作的职责,以及保证制度正确实施的有效程序.1.恰当授权.一个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使所执行的每项经济业务都经恰当授权,或是一般授权,或是特定授权.一般授权规定批准经济业务的标准条件,特定授权包括严格的条件和有关具体人员.这里所讲的经济业务是指公司和外单位之间交换资产与劳务,以及在公司内部对资产和劳务进行的转移与使用.资产应限于对管理当局规定的用途加以使用,会计记录应能做到对资产建立会计责任.要达到这些目的,管理当局必须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中规定出完成经济业务的恰当授权.

2.职务分隔.授予一个部门或某一个人去担任一项具体职责时,必须相应地扩大在其进行活动中的权力.授予权力和负有责任的人员承担着经营和保管的职务,不能同时担任记账的职务.一个处于可犯错误或容易发生不轨行为职位的人,不应同时又给予他担任可以隐匿这些错误或不轨行为的职位.良好的控制应是,一个人从客户处收取应收款项,而有另一个人在应收账款账簿中进行登记.把记账职务与经营和保管的职务分隔开来,可以防止那些接近资产的人挪用部分资产,并用错误的会计记录来隐匿这些活动.在公司的经营活动中,有些活动的性质使记账与经营和保管职能自然而然地分隔开,如生产工人既无记账的训练,也没有从事记账工作的必要.但在另一些情况下,职能的区别是很难区分的.从事收支、借入和偿还贷款、扩大赊账、收取应收账款等资产管理方面的职能,对于掌管会计职能的人来说,并不是完全分隔得开的.所以只要有可能,应把这些不相容的职务进行分隔.在组织业务活动时,要使每项经济业务至少有两个人或两个部门参与,这样就能用一个人的工作去证实另一个人工作的准确性.

3.正确性检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采用一切有效的程序来保证制度的正确实施,并保证所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完整性.常用的方法有:账户控制、复式记账控制、分批控制、定额备用制.三、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路

内部控制是一套完整的体系,是一项与实践联系相当紧密的管理手段.因此,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时,既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生搬硬套,应从分析自身的控制环境开始,真正建立一套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

1.企业应成立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工作的领导小组,以便做好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由企业负责人担任组长,副总经理和总会计师担任副组长.组员由财会、审计、物资、计划、劳资、人事、营销、生产、基建、董事会及总经理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担任.办公室设在财会部门.将任务按项目合理分工,如:财会部门负责货币资金、对外投资、筹资、付款、成本费用、经济担保等;计划和基建部门负责工程项目;营销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产品及劳务定价等.对于需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具体项目,应本着涉及谁、谁就协助财会部门提出具体方案的原则,做好相应的工作.

2.建立内控制度和建立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结合起来进行.《企业会计制度》实行之后,国家不再制订相应的行业财务制度,现行的行业财务制度已不能满足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企业须根据自己的实际,制订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内控制度,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要对原有相关制度进行对照清理.已有的制度,符合要求但尚不完善的,应补充完善;不符合要求的,加以废止.经常发生的有关事项,即使制度中没有列明,也应加以补充.

3.发挥整体优势,调动上下各方面的积极性.在较大的企业或企业集团内,拥有较多的子公司或分公司,其所发生的不少经济业务,具有很大的共性.从上至下,如果各层次都分别制订一套内控制度,既无必要成本又高.因此,发挥大企业、大集团的整体优势,不仅可以降低工作成本,而且可以提高工作质量.可从内部不同层次的会计岗位上抽调一部分业务骨干,成立制度起草小组.在建立好制度主题框架的基础上,根据小组成员各自所在层次的专业优势,合理分工.实施办法制订后,分别经总经理办公会、董事会通过后,下发实行.各下属单位,可以此为据,结合本单位实际做补充规定或制订实施细则.有关授权事宜,应根据企业管理的有关规定或公司章程进行.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内部控制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4.加强内部审计.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建立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内部组织机构的重要途径.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欺诈舞弊行为,保护组织财产完整,是内部控制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同时,这也是内部审计机构的基本职责.通过对组织经济业务活动的内部审计,防微杜渐,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违法、违章的苗头,是内部审计人员在日常内部审计工作中的重点.规范组织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是内部控制的又一基本目标.内部审计在保证内部控制达到这一目标上更是大有可为.内部财务审计是内审的基本内容之一,内部审计是对企业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再监督.

5.加强法律法规等强制性准则和规范.1997年美国通过《反国外贿赂法》,其中有关会计及内部控制的条款,规定每个企业应建立内控制度以防止发生贿赂行为,如果达不到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内控目标,可被罚款1万美元,建立和强化内部控制成为企业的一种法律责任.而我国《审计法》、《独立审计准则》等虽有论及,但都从审计角度出发的,对企业而言并未形成内控整体框架;《会计法》也没有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具体可行的规定.因此,应尽快加强有关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的法制建设,以及内部审计和独立审计等相关方面的行业准则的制定,为提高企业内控提供外部监督和指导.

6.建立健全内控框架.企业要有一个健全有效的内控框架,从控制环境入手,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结构,加强董事会的职能及其独立性;提高管理者素质,凭借经济市场的竞争,由市场决定而不是由行政指定管理层;鼓励塑造企业文化,加强管理者和员工激励,明晰权责.

7.加强风险评估.企业应在经营过程中加强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经营风险逐步增大并更具有不确定性,如资产风险、信息系统风险、兼并重组风险等,要加强董事会各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及早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领域,防患于未然.

8.贯彻相互牵制原则和协调配合原则.牵制原则即一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活动,必须经过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环节方能完成,在横向关系上,至少由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以使该部门或人员的工作受另一个部门或人员的监督.在纵的关系上,至少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或环节,以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牵制.另外各部门或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各岗位和环节都应协调同步,协调配合原则是相互牵制原则的深化和补充.贯彻这一原则,尤其要避免只管牵制错弊而不顾办事效率的机械做法,而必须做到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从而在保证质量,提高效率的前提下完成经营任务.

9.建立内控信息的披露机制.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一般只对外披露财务会计信息,人们关心的也是每股收益等数字.对于企业内部控制,人们常常疏忽.而独立审计人员则体会到信息的真实可靠,来源于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越好,其信息就越可靠,审计实质性测试就可相应减少;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虽然会对企业内控进行评审,但一般注重内部会计控制,并且由于审计的时间范围和技术的局限性,企业内控情况并不能充分了解和揭示;为了提高企业内控意识、提高其信息质量,企业有必要在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后,向社会公开披露其内控信息.


10.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评价体系.对企业来说,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建立其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根据情况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对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出及时修正或建立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有不断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改进,才能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