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潜叶蝇的防治方法

点赞:30269 浏览:14245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水稻是海城市的主栽作物,面积1.74万公顷,水稻潜叶蝇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轻则影响稻苗生长,延迟秧苗缓苗、分蘖,重则造成稻苗死亡、毁苗现象.潜叶蝇除危害水稻外,还危害大麦、小麦等.其野生寄主主要是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如看麦娘、稗草、莎草等10余种.由于耕作制度变化,近年水稻潜叶蝇发生在海城市呈逐渐加重趋势,据调查一般可减产5%-10%,严重的地块可减产20%-30%.

一、症状识别

水稻潜叶蝇在海城市主要发生于插秧后的稻苗上,幼虫钻入叶内潜食叶肉,残留上、下表皮,使受害叶片呈现不规则白色条斑,其中可见乳白色或黄白色长形无足的小蛆形幼虫,后期还可见小而长的褐色至黄褐色多节的长条形两头尖的蛹.影响水稻的缓苗、分蘖,发生量多、危害重时可造成稻叶枯死、腐烂.

二、形态特征

水稻潜叶蝇属双翅目,水蝇科,水稻潜叶蝇是完全变态的昆虫,他的一生可分为成虫、卵、幼虫、蛹四个阶段.成虫是一种小蝇子,灰褐色,体长2-3毫米,头部暗灰色,复眼黑褐色,单眼3个,触角黑色3节,末端扁而椭圆,有一根粗长的触角芒,上有5根刺毛.一般5月中下旬,天气暖和时可以看到水面上有许多小蝇子飞舞或停留在水面上双翅重叠在腹部之上.卵为长椭圆形,乳白色.幼虫是一种乳白色的小蛆,老熟幼虫体长3.5-4毫米,圆筒形,稍扁平,头、尾两端较细,无足的蛆形幼虫.由13节组成,口钩及齿节片均为黑色,各体节有黑褐色短刺带围绕,这种短刺带在腹面较宽,并稍有突起,恰似足状.尾端呈截断状,有2个黑褐色短刺,形成同心圆状.蛹体长3毫米,宽1毫米,褐色至黄褐色.

水稻潜叶蝇主要以幼虫潜入水稻叶片组织内咬食叶肉,剩下表皮.危害处最初在叶面出现芝麻粒大小的弯曲“虫泡”,以后随着虫道的扩大和伸长,不贴在水面上的叶片,弯成黄白色枯死斑.漂浮在水面上的叶片,经田水渗入,发生腐烂,整叶死亡,严重时可使稻苗成片枯萎,

三、发生规律

水稻潜叶蝇因一年发生代数多,表现为世代重叠.5-9月间均可发现成虫、卵、幼虫和蛹,在本地一年可发生4-5代,以成虫在杂草间越冬(可能有一部分以蛹越冬).4月上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第一代卵大部分产于水稻田附近的洼塘、排灌沟及坝埂的杂草上,经5-7天孵化为幼虫,在杂草上危害,第二怎么发表生于5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成血昼伏夜出.以晴天活动盛,飞翔力强,并有趋蜜习性.产卵有选择性,一般多产于稻叶尖端,每次产卵3-5粒,多者10余粒.幼虫主要危害期危害本田水稻,初孵幼虫以口钩刺吸叶面表皮而潜入叶肉,形成细长、弯曲的潜道.叶片平伏水面的植株有利于幼虫转株危害,往往加重危害.周围杂草丛生、蜜源植物丰富的稻田发生常重,插秧早、灌水深的稻田发生也重.水稻秧苗素质较弱,也有利于潜叶蝇成虫产卵和幼虫的危害.以后随着水稻缓苗后植株已发育健壮,秧苗不再受害,水稻潜叶蝇又飞到杂草上继续繁殖.

水稻潜叶蝇的防治方法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水稻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四、综合防治技术

1.培育壮苗,据调查秧苗素质好的比秧苗素质弱的水稻潜叶蝇的危害要轻.秧苗带药下地,在插秧的前一天,可选择40%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25%阿克泰2000-3000倍液、18%杀虫双400-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四种药剂中任选一种即可.

2.及时清除坝埂及排灌沟的杂草,减少虫源基数.一般采用人工割除或化学除草,在水稻移栽前10-15天,用草甘磷、克无踪200-300倍液喷雾防除杂草.加强田间管理,采取浅水灌溉,避免深水飘苗、淹苗,可减少潜叶蝇落卵量,发生严重地块可排水晒田.


3.加强病虫预测测报,密切注视水稻潜叶蝇的发生消长动态,在掌握虫情的基础上,及时打药防治.防治指标为:百株虫量20头以上.

4.化学药剂防治:在本田水稻潜叶蝇发生严重时刻选用以下几种药剂防治.①18%杀虫双撒滴剂.该药属沙蚕毒索类杀虫剂,具有保护水田生态,持效期长,使用方便,省工省时等特点,使用技术如下:可在潜叶蝇落卵高峰时开始,田间进行甩施,用量为200-250毫升/亩.②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③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