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文化杂

点赞:16840 浏览:7931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爆竹、春联、年画

放爆竹.过去过年是一定要放爆竹的.

王安石诗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过去放爆竹有许多讲究.除夕年三十晚上祭祖宗和已去世的父母,全家关上门吃团年(圆)饭,放关门爆竹.一般放一至三挂鞭炮,然后合家围坐谈笑、吃杂食、守岁到半夜或天明.大年初一早上一开门的时候或出去拜年的时候要放“开门爆竹”,又叫“开财门”,一般放一挂鞭炮.若未放开门爆竹就出门去,视为不祥.

各朝重爆竹,明清出烟花.明代的烟花制作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明人张时辙在《陈都阃宅看烟花》诗中,对烟花燃放空中的景物作了生动的描绘:“空中捧出百丝灯,神女新妆五彩明.真有斩蛟动长剑,狂客吹箫过洞庭”.到了清代放烟花的规模更加盛大,工艺和花型变幻精美无比,民间、官府和佛教界逢年过节都要大放烟花,尤以宫廷的烟花最为壮观和盛大.

近年中国的不少城市因安全、噪音和污染等问题而禁放鞭炮,放鞭炮风俗在没有“禁放”的城市和农村沿袭着.有的城市划定了放鞭炮区,很多人举家开车到乡下去放炮.一些城市禁放以后又开禁了;一些城市虽不开禁,但每到大喜佳节,鞭炮声总是雷暴风雨般响起,五彩烟花四处腾空.

贴春联.春联又叫“对联”、“门联”,源于古代“桃符”.古书载:度朔山桃树蔽日,内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故百姓在除夕时画二神于桃木之上,悬挂门外,以驱鬼避邪,这种桃木片是没有字的春联.王安石诗中说的“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指的这种桃符.后来,后蜀国君孟昶在除夕时令手下人作词写在桃符上面,写得他不满意,便亲笔在桃木条上写了一对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

贴春联也叫贴对子,人们把红底的对子贴在大门的两边,对子上写着吉祥如意的词句,以表达自己所要达到五谷丰登、连年有余、岁岁平安的心意和愿望.“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等等.春联的内容也随着时代而不断地改变着,这就是新春联.当春联贴好后,新春的序幕也就在此时拉开了,人们喜气洋洋,陶醉在春节的欢乐氛围中.

贴年画.年画是中国独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因在过年时张贴而得名年画.古代是贴在门上而不是贴在屋里,古籍载“画虎于门”、“贴画鸡于户上”.宋怎么发表明了雕刻板画以后,称之为纸画.到了明代,开始有了“年俗画”的记载,但仍不叫作年画.直到清光绪年间戊戌变法时,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在搞改良,改良派提出年俗画应该配合社会改革,首先提出改良年画的主张.随即,天津杨柳青齐健隆画店首先刻印了一些反映禁吸、兴办学堂、女子自强等内容的宣传画,称为“改良年画”.从此,年画的称呼才使用开来.从清代中叶开始,以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苏州桃花坞的年画最为有名.二十年代初,上海开始出现用胶板印刷的“月份牌”年画,兼用作商业宣传广告.

传统的年画多为木刻水印,色彩鲜明,画面热闹,线条单纯.题材主要有五谷丰登、春牛、风景、花鸟和一些神话传说等.当代的年画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从工艺到题材都丰富多彩,很受人们欢迎,广大农村的春节仍在普遍采用,并且作为旅游或工艺品出口到很多国家.

福到了.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等”;“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拜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 “福气已到”.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无法抓人,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通过印刷和剪纸制作,市场、商店中均有出售.

高跷欢踩,龙灯飞舞

踩高跷.以前每到农历正月,会有一队队高跷会,在腰鼓、小铴锣、大小钗的打击乐中穿街而过.一拨儿高跷人数不定,一般十几人.身量高的踩低跷,身量矮的踩高跷.表演者是传统戏装打扮.由开路棍打头儿,随之便出现肖恩、白蛇、唐僧、丑婆、姜子牙等艺术形象.由于诙谐有趣、粗犷喜人、声情并茂、时有乐哏,一向为北京的人们所喜爱.南方各地,春节期间也多有高跷.

高跷的队列在街头行进中,一般采用一字长蛇阵的单列,在繁华拥挤地段采用双人并列队形.步子变换为走八字.在表演时有小旋风、花膀子、鹞子翻身、大劈叉等难险动作.

高跷艺术在一些农村冬闲时,仍有组织排练的.在京城各处游园会、庙会中时有可见.在福建省的传统闽剧中,高跷艺术常常穿插在欢乐的场面中.

耍龙灯也叫“舞龙”、“龙灯舞”,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从正月初一到元宵灯节,中国城乡广大地区都有耍龙灯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发展,耍龙灯已成为一种形式活泼、表演优美、带有浪漫色彩的民间舞蹈.耍龙灯起源于人们对龙的崇拜,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人们用舞龙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耍龙灯的主要道具是“龙”.龙用草、竹、木、纸、布等扎制而成.十五节以上的龙不宜舞动,主要是用来观赏,这种龙特别讲究装璜,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还有一种“火龙”,用竹篾编成圆筒,形成笼子,糊上透明、漂亮的龙衣,内燃蜡烛或油灯,夜间表演十分壮观.

龙灯的耍法有多种,九节以内的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档子、头尾齐钻、龙摆尾和蛇蜕皮等.十一节、十三节的龙,侧重于动作表演.金龙追逐宝珠,飞腾跳跃,时而飞冲云端,时而入海破浪,非常好看.

舞龙的“龙”,通常都安置在当地的龙王庙中,舞龙之日,以旌旗、锣鼓、号角为前导,将龙身从庙中请出来,接上龙头龙尾,举行点睛仪式.龙身用竹扎成圆龙状,节节相连,外面覆罩画有龙鳞的巨幅红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约莫有十数来丈长.龙前由一人持竿领前,竿顶竖一巨球,作为引导.舞时,巨球前后左右四周摇摆,龙首作抢球状,引起龙身游走飞动.

舞龙的习俗在海外华人那里得到了发扬和光大.每逢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和重大庆典活动,他们就会舞起狮子,耍起龙灯,呈现出一片浓浓的东方气概.

欢欢喜喜闹“元宵”

正月十五日进行春节最后的活动.

元宵是一年中的头个满月日,又叫“元夕”、“元夜”.另外有个名字叫“上元节”,这是根据道教“天官当令是上元”的说法.“上元”,又叫“灯节”.据说是元月观灯的风俗,起源于汉朝.原来汉朝在这一天,彻底举行太一神(北极星)的祭典,张灯结彩,通宵达旦.另外一说是与唐太宗和升学灯有关.传说,唐太宗李世民鼓励读书风气,民间都把小孩送去上学.入学的第一个节目叫“开灯”,那是把先做好的第一只精巧的花灯,带到学校去,请一位博学的老先生替他点起来,象征前途光明.从前的私塾,多半在正月十五日稍后开学,因此开学的花灯,便成为“上元节”的点缀.

据元代伊土珍《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自称为嫦娥之使,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尔.”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可见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

又有另外一种传说:道教信奉“三官神”, 天官、地官和水官. “三官神”对人们可起“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作用.“天官”生日是正月十五日.随着道教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人民便把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 并在民间形成了“闹元宵”的风俗.最初在正月十五这天,千家万户和道教信奉者在一起,给“天官神”过生日,祈求“天官赐福”,祝愿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安居乐业.到唐朝时,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逐渐提高,这一风俗,发展成为正月十五前后三天闹花灯了.

灯节中的花灯种类繁多,诸如花卉、虫鸟、百兽,应有尽有,唯其中最突出而又巨大的,则数“龙灯”了.

春节文化杂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年画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灯谜是中国特有的文字游戏,始自古代隐语,它将事物或语句的真象暂时隐藏,另以一种与这事物有关的特色或背景,组成优美韵诗或通俗文字,以悬疑质难他人.

民间元宵节习惯煮食汤圆.有民歌唱道:“喜吃元宵丸,家家庆团圆.”汤圆象征团圆,寓意吉祥.汤圆一般是用糯米粉搓成丸状放在水中煮熟而成,有甜汤圆和咸汤圆.

中国大陆,2005年元旦刚过,各地流动人口开始返乡过年,春节期间车票紧张,提前回家的流动人口比往年多了许多.新年来临,前往各地的游客也明显增多,春运提前“热”了起来.2005年春运从1月25号开始,至3月5号结束,预计全国铁路春运将运送旅客1.45亿人次.正是,大家都忙着要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