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探析

点赞:22539 浏览:10457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金融危机下,利差水平达到了历史新低点,伴随而来的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水平的集体“跳水”.面对利率市场化的金融发展趋势,传统模式还可以走多远商业银行需要怎样的更平稳、更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构造这样的盈利模式,商业银行需要做到哪些这些问题的解答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毫无疑问我们需要更新我们的盈利模式,商业银行也毫无疑问地都认识到了这一点,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处在了由传统盈利模式向非传统业务类型的盈利模式转变的过渡阶段,处在了发展变化的十字路口,在现实和未来面前,该如何决策,将是众多商业银行面临的一大难题.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 键 词 :商业银行 盈利模式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195-03

一、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概念及类型

所谓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就是指商业银行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机制环境下,以一定资产负债结构为基础的主导财务收支结构.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根据划分标准不同,有着不同的类型,本文根据目前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结构来看,将盈利模式分为传统业务型和非传统务型两种.

(一)传统业务型

传统业务型顾名思义就是以传统业务为主导的盈利模式,即收入来源中以信贷利息收入为主,而利息收入中又以批发业务利息收入为主.这类盈利模式导致商业银行的发展需要以资产规模扩张为主要手段,以存贷款规模的增长来维持利润的增加.自然,由于更多的关注信贷,其所提供的怎么写作品种就相对比较单一,银行之间怎么写作的差异化较小.我国商业银行无疑是这类盈利模式的典范.

(二)非传统业务型

顾名思义,就是非传统业务收入占较大份额的盈利模式.这里的非传统业务主要指:

1.零售银行业务.零售银行业务是相对于批发业务而言的,批发业务的怎么写作对象主要是公司、集团,而零售业务面向的是零散的消费者和小企业.就提供的怎么写作而言,批发业务主要是信贷,零售业务除了贷款外,还包括信用卡、财产管理、个人理财等业务.零售银行业务具有客户广泛、风险分散、利润稳定的特点,但同时也需要商业银行具备完善的机构网络.

2.中间业务.所谓中间业务,就是商业银行除了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以外,不直接承担或不直接形成债权债务,仅动用自己的少量资金,为社会提供的各类金融怎么写作.参照巴塞尔委员会的分类并结合中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中间业务大体可分为写作技巧性中间业务、结算性中间业务、怎么写作性中间业务、融资性中间业务、担保性中间业务、衍生性中间业务六种.目前银行的金融创新大部分在中间业务,其触角涉及到资金清算结算、基金托管、管理、写作技巧写卖、财务顾问、企业银行、理财怎么写作等;也涉及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外汇写卖、理财、汇款、怎么发表工资、缴交公用事业费等等.中间业务是目前大多数国际商业银行盈利的重要来源,例如美国花旗银行,存贷业务带来的利润占总利润的20%,其余80%的都是由承兑、资信调查、企业信用等级评估、资产评估业务、个人财务顾问业务、远期外汇写卖、外汇期货、外汇期权等大量中间业务创造的.

3.私人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对客户按重要性分层管理,为重要的客户群提供个性化、差别化、全方位金融怎么写作的银行业务.其具体怎么写作内容包括:财富管理业务、信托产品、咨询怎么写作、遗产规划、托管业务等.私人银行业务与零售银行业务相比有三大特点:一是要求较高的准入门槛;二是私人银行业务提供的是一种综合解决方案;三是私人银行业务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顶级的专业化怎么写作.私人银行业务位于商业银行业务金字塔的塔尖,它以资产管理业务为基础,已成为国际知名商业银行的战略核心业务.

二、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现状、原因及问题分析

(一)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的盈利模式现状体现为两个主体:一是收入总额中以利差收入为主体;二是利差收入中批发业务占主体.近几年来,为了改变利息收入比重过高的盈利模式,我国商业银行纷纷致力于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在零售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中间银行业务和混业经营盈利模式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就.虽然我国商业银行非传统业务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但应该看到,截至目前为止,传统的盈利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利息收入依旧占到各商业银行全部收入的80%以上,而非利息收入不到20%,与国际先进银行差距还很大.另外在20%的非利息收入里边,又以低技术含量的写作技巧手续费收入为主.而各种创新业务,中资银行却少有涉足.

(二)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形成的原因分析

1.间接融资占主体的金融市场结构.长期以来,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始终未得到根本的改变,从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的发展来看,银行贷款占比实际上始终高于80%.近年来,随着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逐步壮大和完善,我国直接融资比重有所提高,但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仍未得到根本改变.而在间接融资中,银行贷款又是其最为主要的融资途径,这种金融结构为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维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环境.

2.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属于典型的投资拉动型,在过去的30年中,我国的投资率是世界各国中最高的,由于投资的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度很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发展的经济发展阶段,积累和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投资拉动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需要保持投资较快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资金是发展的原材料,高速的发展形成了我国长期以来资金供不应求的基本格局,而这种格局为商业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由于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得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充分享受了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能够保持高速的贷款扩张.近十几年来,我国银行业的贷款平均增速都以2倍于GDP的增速在增长.多年以来的贷款快速扩张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居高不下,传统批发信贷业务非但没有减弱,甚至有进一步强化的情况.

3.利率管制与高利差.当前,我国仍是一个以管制利率为主的国家.虽然我国早在1996年就开始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但是直到今天为止,利率市场化进程并没有完全结束,特别是存贷款利率,依旧受到央行严格的管制.在行政干预的情况下,我国一直保持了平均3%到4%的息差水平,虽然这一息差水平相对于其他转型国家6%的息差而言还不算高,但与成熟的工业化国家2%的息差相比,还是为商业银行提供了稳定的利润来源.

4.高储蓄率.受历史、文化及经济状况影响,我国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储蓄率,与高储蓄相对应的是低消费水平.虽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收入的不断增加和投资市场的逐步完善,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居民投资于股市、债市的支出日渐增加,但高储蓄的根本格局依旧没有改变.高储蓄率为我国商业银行提供了一个成本低廉、稳定性高的资金来源,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能够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5.其他金融市场的不发达.我国金融市场改革落后与经济发展的步伐,金融市场虽然在近年来得到了一个较快的发展,但总体而言,我国的金融市场依旧处于初级阶段,金融机构还显得较为单一,金融产品还不够丰富,金融创新的动力不足.而像综合理财、投资银行业务、衍生性金融业务等新型业务的开展需要一个完善的外部金融环境.企业的多样化融资以及家庭收入的理财投资实现都离不开一个完善、发达的金融市场环境,而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企业融资渠道严重单一,居民投资渠道短缺.在这种环境下,个人将储蓄更多地存入银行而不是去投资、企业向银行借钱而不是发行债券、银行更多地依靠信贷业务而不是其他业务便成了各个金融活动参与者自然的选择.

6.商业银行的成长历史.我国商业银行从改制至今,仅仅经过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商业银行虽然已不再是计划体制下的财政出纳,但也没有完全转变为现代金融体制下的新型金融机构,其整体的经营体制、人力资源、客户结构以及发展理念依旧深深地打着“传统信贷模式”的烙印.这种现象的改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目前各大商业银行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将中间业务等作为下一步发展的重要领域,但可以看到,在传统因素占主导的经营环境下,信贷业务依旧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盈利来源.

(三)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盈利模式的缺陷分析

1.传统业务的不可持续性.首先,利率市场化将给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带来新的冲击和巨大的挑战.利率市场化是未来我国利率改革的必然趋势,而实行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自主决定存贷款利率,银行间激烈的竞争使存贷款利差有缩小的趋势,利差的缩小将对银行的盈利状况和经营状况造成巨大的挑战,传统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型面临不可持续的风险.

其次,金融脱媒化导致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客户日益减缩.近年来,随着股市、债市及大型财务公司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也渐渐出现“脱媒”状况.以财务公司为例,目前中国已有许多家财务公司,资产规模庞大,资金调配能力加强,不仅分流了公司客户在银行的存、贷款量,而且开始替代银行提供财务顾问、融资安排等怎么写作,已对银行业务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

2.单一收入来源缺乏稳定性.传统盈利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业务以批发信贷业务为主,而批发信贷业务与外部经济发展环境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很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利率市场化导致的利差收窄及利率波动风险的影响,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缺乏相对的稳定性,呈现出被动的周期性波动特征.


3.新型业务发展“千行一面”.我国大多商业银行已经在零售业务、中间业务及私人银行业务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尝试,也取得了较快的增长.但就目前而言,这些新型业务的发展依旧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已开发的新型业务和新型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普遍缺乏有自身特色的差别化产品,缺乏对中间业务整体发展真正起到核心、支柱作用的重点产品;另外就是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开发创新力度仍然不足,吸纳型和模仿型创新较为多,自主式创新较少.高附加值产品少,在一些新业务、新产品的种类与功能拓展方面,还不能及时跟上市场需求与客户需要,导致在一些低层次的中间业务上出现了销售为主、尽先压价的恶性竞争局面.直接制约了商业银行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的能力.

三、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变趋势及不利条件分析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面临不可持续的局面,转变传统的盈利模式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已是不争的事实,商业银行也在这方面作出了许多积极的尝试,但结果并不是很理想,在金融危机面前,大家依旧只有靠打“信贷”这张牌来度过危机.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变身”的信念不坚定,而是有着深刻的背景原因.只有对这些因素有全面而清晰的认识,才能明确我国商业银行要不要转变盈利模式,如何转变盈利模式有更好的解答,这些因素包括:

(一)非传统业务具有时滞性

由传统业务到非传统业务,商业银行需要根据业务的转变而对自身的人力机构、信息系统、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以及客户群体进行全方面的更换,同时非传统业务相对与成熟的传统信贷业务而言,具有高投入低回报的特征,盈利能力并不强,而且商业银行很难足够快地建立与新型业务相应的规模和技能来迅速产生新的利润,这些业务需要数年才能产生足够的利润,投入与回报之间有着较长的时滞性.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商业银行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5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二)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发达

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市场发育程度依旧不是很高,资本市场不发达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直接导致了目前我国仍然是一个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畸形金融体系,“金融脱媒”现象在我国表现并不明显.商业银行依旧可以通过扮演资金媒介依靠存贷利差的商业模式而存续.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业银行发展业务多元化、去拓展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内在冲动.同时,投资银行业务、综合理财业务、金融顾问、私人银行业务等非传统银行业务的发展无一不是建立在资本市场高度成熟的基础上的,我国资本市场的欠发达,导致这些业务开展缺少良好的产品设计环境,从而直接抑制了商业银行非传统业务的发展.

(三)存在着严格的金融管制

目前,我国依旧对利率、汇率以及金融产品等实行严格的金融管制,在监管模式上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管理模式,这直接限制了商业银行发展风险资产交易、股票基金写卖等交易业务的发展,也限制了商业银行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的空间.而交易业务收入往往正是西方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重要来源.

(四)商业银行创新能力不足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目前非传统业务的发展呈现出高度同质化趋势.缺乏核心创造力是我国商业银行非传统业务发展的一大难题.由于非传统业务需要的高知识、高技术含量特征,导致在研发、管理等方面都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作为支持,涉及到许多专业性知识、现在科技手段以及一系列法律法规,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很高,而国内商业银行员工一直从事单一的信贷业务,普遍远离信托业、证券业,缺乏从事投资银行业务、财务顾问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这是导致商业银行创新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四、我国商业银行转变现有盈利模式的发展建议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发展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时刻,一方面都意识到传统模型的各种弊端,都在通过各种努力希望改变现有的单一而又传统的盈利方式;但另一方面造成目前盈利模式结果的各种决定性因素依旧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商业银行在短期内实现盈利模式的大变身并不现实;而与此同时,外部经济、金融等各方面的积极发展变化又为其实现盈利模式转变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条件.因此,商业银行的变身过程,在这种微妙的现实情况约束下,将是一个曲折、渐进而又略显漫长的过程.在机会不断闪耀而基本面仍未出现根本性变化的这个时刻,商业银行在发展新型业务方面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就会显得异常重要.

(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依旧坚持传统业务为主的发展策略

虽然长远来看,传统业务具有不可持续性,但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增长对间接融资体,具有高依存度,以及较高的利差水平可望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传统业务还将为我国银行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就目前而言,传统业务更加适合目前我国经济现状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全面发展非传统业务的条件还不具备,时机还不成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需要依靠公司银行业务来实现盈利水平的提高.

(二)坚持渐进式发展思路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非传统业务发展的条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较大的差距,要使我国商业银行达到国外银行其他业务收入占50%的程度还为时过早.可以看到,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监管模式的转变、商业银行内部结构的转型及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等都需要一个长期累积渐进的过程.这些因素的不断变化会对商业银行发展非传统业务产生越来越多的影响,同时也提供越来越多的机会.因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既不能放弃非传统业务的发展,也不能超越条件的限制过快的发展.目前情况下,更应该进行小规模的探索和试验,通过渐进式发展,始终保持与外部条件的同步向前.

(三)坚持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发展原则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商业银行非传统业务的领域非常广泛,内容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不可能所有的银行在所有的非传统业务领域都齐头并进,也没有一家银行有能同时在所有非传统业务领域都处于领先.非传统业务的这一特性就决定了商业银行在转变盈利模式的时候必须坚持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发展原则,尤其是对于众多的中小商业银行,由于在规模上存在绝对的劣势,而非传统业务的发展又需要高的投入,在投入产出间还有较长的时滞性.因此,在判定发展哪种非传统义业务时,必须对外部条件和发展趋势及自身实力和优势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在此基础上选择一种或几种非传统业务进行重点投入和发展.而不是盲目地随大流,以致出现一窝蜂现象,等到投入了许多才发现自己完全不具有优势的时候,其他业务往往已经错失了最佳的发展时机,而且再次转型往往比第一次转型需要更多的投入和存在更多的风险.由此可见,在目前非传统业务发展程度还比较低,发展趋势还不明朗的时候,各商业银行更需要注重投入前的评估和规划,坚持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发展原则,用有限的资金和时间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五、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商业银行还处在由传统盈利模式向非传统业务类型的盈利模式转变的过渡阶段,处在发展变化的十字路口.商业银行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盈利模式,但在各项条件还未完全具备的情况下,依旧要坚持传统业务为主的发展策略,同时在发展中坚持渐进式发展道路和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发展原则,实现盈利模式的成功转型.

(作者单位:西交利物浦大学金融信息管理专业 江苏苏州 215123)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