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渗透数学思想

点赞:6175 浏览:2170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新课程标准将原来的“双基”目标拓展为“四基”目标,其中就增加了一条基本思想,课标上也明确指出了基本思想包含:数学抽象的思想,数学推理的思想,数学建模的思想.数学是什么呢?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正因为如此,数学教学不能脱离数学思想而追求知识的结果,而应该以思想指导教学,让思想指导学习,让思想解决问题.

关 键 词 :数学思想;指导教学;指导学习;解决问题

一、正确认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思想不是方法,而是方法更高层次的指导.数学思想是具有全面性和概括性的,在数学学习中应该处于引领的地位,是相对比较抽象的,而数学方法只是片面地解决某一类问题所采取的策略,具有局部性,是一种具体的数学行为.如,教学圆的面积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是引导学生把圆转化为近似的长方形,体现转化的思想,从而让学生总结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的过程,并不是学生想出来的,而是教师告诉的,或者说这只是数学思想的一种应用,教师并没有真正让学生明白这种思想的用途,什么时候要用转化呢?教师并没有给学生建立转化的思想观念,只是就题论题教给了学生一种方法,一种转化的方法.在数学抽象思想中,就派生出了转化的思想,什么是转化的思想,简单地说就是把未知的知识转化为已知的知识,在渗透中让学生找到以后在解决未知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渗透数学思想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数学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二、数学思想应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什么?是用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了能用,用了能解决实际问题,这才是数学的真谛.但怎样学,学什么,用在哪里等等往往被我们所忽略,正因为如此,所以很多数学课堂上的组织行为都是一种被动的或者说是机械的操作,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机械性地传授知识,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形同虚设.而且,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数学思想应当贯穿全过程,让学生知其然,也当知其所以然,真正起到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例如,在人教课标版第七册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树苗每棵要16元,写3棵送1棵,一次写3棵,每棵便宜查重?很多教师在处理这样题目的时候,告诉学生只要16÷(3+1)等于4(元)就是最后的结果,教师也会讲一些算理,但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有限的,并不能理解这是什么意思,为了应付,所以学生选择了学习中最“快捷”的方法:模仿.凡遇到“写几送几”类型,学生就模仿.殊不知,如果遇到的是“写几送1”,模仿也能巧合得到准确结果,但遇到“写3送2”“写5送3”等时候,学生的模仿完全是错误的.分析原因,是学生对被除数的不理解,上述题目中的16是什么意思?是表示1个16平均分成4份.如果是“写3送2”应该是把送的2个16平均分成5份.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了该题目的灵魂思想,才不至于使学生模仿其“形”,而不懂其“神”.

三、怎样的渗透才是有效的?

医生治病,知患者之病,然药有千味,如何用药?总不能乱用吧,纵然知道要用哪些药,也不能随便用.数学学习也是这样,有思想,如何渗透才有效呢?我个人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的认知水平

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思想的渗透也是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


2.长期性地渗透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性地渗透是无效的,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渗透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半途而废.数学思想的渗透是隐形的,要有“润物细无声”的感觉,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用心去感受、认知、接受、总结、应用,而不是硬塞强逼.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离不开数学思想的渗透,更离不开数学思想的运用.数学思想在具体的教学行为活动中,应当具有指导教师教学、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地位,而不是数学学习的附带品,用心去教,固然能教好一批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教,成就的将是学生学习上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