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赚钱有方

点赞:4934 浏览:1937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林语堂看重钱,会赚钱,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文坛,人所共知.他有高收入,也是遭人诟病的一大原因.那时,上海的文化出版业竞争很激烈,打着各种旗号的刊物多如过江之鲫,读者写不写账,得看有没有名家撑场面.于是,名家作品是一稿难求,普通作家是一稿难发.

初闯上海滩的林语堂,倦于钩心斗角、尔虞我诈,想安安分分地靠爬格子吃饭,却发现这碗饭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容易,吃饭问题成了头等大事.穷则思变,林语堂想的第一个办法就是“一稿两投”.同样的内容,写一份中文的,写一份英文的,这样可以得两份稿费,不至于有道德上的限制.

不经意间,机会终于来了.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模范英文读本》被选人教科书,赚了不少钱.林语堂看出这个市场很大,经人接洽,与开明书局合作出版《开明英文读本》.书籍上市后,市场反应很好,一个月内加印了好几次,连带着开明书局也兴旺起来.

林语堂赚钱有方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编辑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林语堂趁热打铁,一连推出《开明英文文法》《英文文学读本》(上下册)《开明英文讲义》(三册)等系列教科书.他还请画家丰子恺配漫画插图.他编的书生动活泼,课文和文法结合得很紧,颇受中小学校青睐.

源源不断的版税,让经济窘迫的他变成了上海文坛数一数二的富人作家.欣赏的人赞他是“教科书大王”,不客气的人则说他是靠教科书起家的“暴发户”.

《论语》创刊期间,大家都抱着一个信念;杂志是大家说话的地方,能生存就不错了,谁也没有计较编辑费、稿费.谁知,《论语》出埠即大卖,邵洵美所辖的时代书店大赚了一笔.出到第十期,林语堂找到邵洵美说:“既然杂志有了盈余,编辑和作家就不能再干免费的活,得把报酬定下来.”后经协商,《论语》编辑部每人每月100元编辑费,稿费千字二元到三元,以时价看,算不得高.

《论语》发行量越来越大,杂七杂八的交际事务日益繁重,林语堂忙得焦头烂额.不久,林语堂提出,销量翻了一倍,编辑费也得相应涨到200元.林语堂自认为合情合理,时代书店总经理章克标却气冲冲地向邵洵美抱怨:“语堂这么搞,分明是把《论语》当成自家的菜园子,重利轻义.”邵洵美不愿插手,毕竟他是书店的老板,便让章克标自己看着办.

章克标拿这话当尚方宝剑,对林语堂的提薪要求态度十分强硬.林语堂最受不得闲气,想着自己一手打响《论语》的招牌,却落得里外不是人,言词上颇多不逊.刚巧,良友图书公司准备办刊物,盯上了林语堂,开出编辑费每月500元,并提供独立办公室一间的优厚条件,林语堂便脱离了《论语》编辑部.

林语堂在收入上斤斤计较,可是,该花的钱一点都不吝啬.抗日战争期间,林语堂为难民多次慷慨解囊,还以每年720法郎的花销,收养了六个孤儿.他还雇人为老家板仔村民修学堂,写低洼田地挖大鱼塘,写田园,并且写台湾的甘蔗种苗、柚子苗、树苗给乡民栽种.林语堂常教育女儿:“金钱藏在我们自己的口袋里,而不去帮助别人,钱有什么用处呢?金钱必须要用得有价值,又能帮助别人.”这就是他简单的金钱观.

编辑/翠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