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施工因素和控制措施

点赞:11860 浏览:4739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现代建筑工程楼板主要是现浇混凝土结构.楼板裂缝是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之一.产生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因素有多方面,本文从施工方面的影响因素,结合施工现场的实践经验,归纳了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主要施工因素和预防控制措施.

关 键 词 :现浇混凝土 楼板裂缝 施工因素 预防控制

现代建筑工程楼板主要是现浇混凝土结构,其具有较好的整体刚度、抗不均匀沉降性强、结构安全性能高、有较强的抗震性.但混凝土抗拉强度较低,受拉容易产生裂缝.楼板裂缝是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中的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当裂缝宽度超过一定程度时,就会影响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产生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因素有多方面,本文从施工方面的影响因素,结构施工现场的实践经验,归纳了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主要施工因素和预防控制措施.

1.建筑原材料的质量因素和预防控制措施

现浇混凝土楼板中所使用的钢筋、水泥、粗细骨料等原材料的质量不符合要求,没有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验收规范进行检查验收.

工程开工前,相关施工人员应熟悉设计图纸和施工验收规范.对每批次原材料进场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复检报告作为原材料能否在工程中应用的判断依据.杜绝不合格的原材料在施工中出现,造成的隐患.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施工因素和控制措施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原材料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2.钢筋工程的施工因素和预防控制措施

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中钢筋的直径、数量、间距、保护层厚度等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钢筋搭接长度、位置、数量及锚固长度不符合规范要求.施工过程中,不按要求施工,造成支座负筋下沉,钢筋保护层增大,使截面高度减小,抗弯强度降低,造成楼板在上部沿梁或墙支座边缘及跨中下缘产生裂缝.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钢筋绑扎完工后,施工人员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进行现场实测实量检查验收,监理人员做好旁站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要求相关人员整改落实.浇筑混凝土时应铺设临时通道方便施工人员及施工机具通行,避免直接踩踏楼板造成面层钢筋下沉,产生不必要的裂缝.

3.模板工程的施工因素和预防控制措施

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中,模板及其支撑不足,支撑下面未加设垫块,承受支撑的地基土未夯实,造成现浇混凝土楼板在养护初期、强度较低的情况下,受较大的施工荷载作用产生变形,或起拱高度过大,便跨中板厚变薄导致结构强度不足而开裂.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强制性条文要求,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施工人员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并做好记录.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由模板工程造成的模板裂缝产生.

4.混凝土的质量因素和预防控制措施

在现浇混凝土施工中,由于各种原因,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水灰比控制不严、坍落度过大,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拌和时间不足、投料顺序不对、混凝土和易性差,浇筑后产生分层.混凝土运输时间过长或产生离析现象,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养护不及时或养护不足等造成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从而出现楼板裂缝.

对这些问题,在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前提下,施工人员应严格按有关操作规程,控制好混凝土的质量,浇筑中振捣密实.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在浇筑完毕后12h以内,可以采用蓄水养护或覆盖麻袋保湿养护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干裂、可塑性裂缝.

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5.施工缝的施工因素和预防控制措施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中,施工缝留置不合理或施工缝二次浇筑前接缝处理不符合要求,造成接缝处产生裂缝.

现浇混凝土结构的伸缩缝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的规定.施工缝留置原则是在结构所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对于单向受力的楼板应留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且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的范围内,对于双向受力楼板,应按设计要求,如设计未明确时,宜留在平行于短边且位于长边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当楼板结构长度超过40m-45m而不设缝,建筑物高低层相差大或地基变形大等可能导致沉降差时,可适当设置后浇带,可消除早期收缩,减小楼板不均匀沉降变形,预防控制裂缝的产生.


6.楼板拆除的施工因素和预防控制措施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施工中,未按要求留置同条件养护试块,而仅凭经验和施工进展拆除模板,如果拆除时间过早,使一些现浇混凝土楼板,特别是大跨度及悬挑结构的混凝土未达到设计或规范规定的允许拆模强度值,过早地承受荷载而产生裂缝.

现浇混凝土楼板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表4.3.1的规定.混凝土楼板浇筑完毕,施工人员应及时养护,确保养护时间,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前不许拆模.施工单位应按规范留置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并经检测达到规范要求的强度后,才准拆模,预防控制过早拆模产生裂缝.

7.线管预埋的施工因素和预防控制措施

在现浇混凝土楼板结构中预埋PVC电线管,由于线管多层交差重叠,施工时为方便固定,往往将线管绑扎在楼板底钢筋上,造成混凝土浇灌后钢筋与混凝土失去有效的结合,使该处楼板有效厚度大大减少,形成楼板的抗拉、弯薄弱点.在温差大、空气干燥、湿度低等多种因素影响下,混凝土收缩加剧,导致楼板产生较大的内拉应力,于是在电线管预埋处薄弱位置产生开裂.

在楼板预埋线管时,施工人员应注意埋设位置,PVC电线管不能绑扎在楼板底钢筋上.在楼板浇筑前,相关人员应做好检查验收记录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预防由于管线预埋造成的隐患.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施工因素很多,要提高混凝土楼板抗裂性能,预防和控制裂缝的产生,需要依据法律法规、设计文件、规范及标准,从混凝土施工中采取措施给予控制,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楼板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