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中常见质量问题控制

点赞:10862 浏览:4490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烂根、麻面、蜂窝、孔洞等质量问题,加上施工遇上冬夏等特殊季节时面临的问题更多,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概括性地总结和论述了混凝土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的控制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供同行参考.

关 键 词 :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浇筑施工

伴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事故屡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忽视了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要点的控制,未执行设计规范,违反施工操作规程等造成的.论文从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常见质量问题的控制和处理措施以及特殊季节混凝土工程施工的注意事项两方面来研究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混凝土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措施

常见的混凝土质量问题表现在:烂根、蜂窝、麻面、孔洞、漏筋、埋件和转角处多孔疏松,拆模时缺棱掉角,表面泛浆等方面.下面通过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过程控制措施以及对混凝土构件存在的质量缺陷的处理措施两方面来研究.

1.1 过程控制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的控制分为浇筑前、浇筑过程中和浇筑后三个阶段.

1.1.1 浇筑前阶段

混凝土浇筑前要进行模板内部清理,干净后用水湿润.墙、柱根部先浇同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顶部浇筑时加入适量洗净的石子,这样既保证根部、顶部混凝土的强度,又可使材质均匀一致.

1.1.2 浇筑过程阶段

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使用振捣器进行捣固,排除其中气泡,使混凝土密实结合,消除混凝土的蜂窝、麻面、孔洞、漏筋等现象,以提高其强度,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

以混凝土墙、柱的振捣为例,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震动点应从中间开始向边缘分布,且布点均匀、层层搭接,振动棒操作要“快插慢拔”,使混凝土中气泡浮出消散,使混凝土结构均匀密实.

1.1.3 浇筑完成后的阶段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对混凝土构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 天.混凝土逐渐硬化的过程,是通过水泥的水化作用来实现的,尤其在混凝土硬化的初期阶段,水泥的水化反应较快,需水也较多,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对混凝土构件进行洒水养护,能够确保构件达到混凝土的设计强度.

1.2 混凝土构件常见质量问题的处理措施

针对混凝土构件各种常见的质量问题,在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处理措施:

1.2.1 蜂窝现象处理措施

由于混凝土材料配比不合适、浇筑过程中振捣不实或模版拼缝不严等原因,往往会造成混凝土在拆模后存在蜂窝现象.

在施工过程中,要使用坍落度合适的混凝土,浇灌时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拼缝处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对于较小的蜂窝,在将构件洗刷干净后,用 1∶2 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的蜂窝,应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干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

1.2.2 麻面现象处理措施

由于模板表面不干净或模板拼缝不严等原因,会造成混凝土构件存在麻面现象.

控制麻面现象的有效措施是在支模板前,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并在浇灌混凝土前,浇水充分湿润模板.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出气泡为止.

混凝土工程中常见质量问题控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混凝土工程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1.2.3 孔洞现象处理措施

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振捣不充分或混凝土一次下料太多等原因,会造成拆模后出现混凝土构件存在孔洞的现象.为控制出现孔洞的现象,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应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严防漏振.

对于存在孔洞的混凝土构件,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1.2.4 漏筋现象处理措施

由于钢筋位移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等原因,往往会造成漏筋现象.

在浇灌混凝土时,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撞击钢筋;浇灌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应及时调整.对于表面露筋的混凝土构件,应将构件刷洗干净后,在表面用 1∶2 或 1∶2.5 水泥砂浆抹平压实,露筋较深的构件,应凿去薄弱的混凝土,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2.特殊季节混凝土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在不同的季节施工,存在各种制约因素,为避免因季节的不利因素影响工程的质量,必须针对各季节的气候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下分别介绍冬季和夏季两个季节混凝土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2.1 冬季施工

我国许多地方有较长的寒冷季节,许多工程冬季施工是不可避免的.掌握冬季施工的方法,做好负温条件下混凝土的养护,对混凝土的质量,甚至工程结构的质量都有重要的意义.

冬季混凝土施工时,应在混凝土材料配比中增加以防冻剂为主的外加剂.与此同时,通常使用综合蓄热的施工方法对混凝土进行保温.

综合蓄热法是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初始热以及水泥在水化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再辅以化学外加剂或早强水泥等综合措施,将浇筑好的混凝土在养护期间用保温材料加以覆盖.

尽可能把混凝土在浇筑时所包含的热量和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蓄积起来,以延缓混凝土的冷却速度,使混凝土在达到抗冻强度以前始终保持正温.在低温季节,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允许受冻的临界强度,否则,施工的模板一般在整个低温期间都不宜拆除.具体拆模时间及拆模后的要求,应满足温控防裂规定.如必须拆模时,应在拆模后采取保护措施.

2.2 夏季施工

夏季是建筑施工的高峰季节,炎炎夏日,环境温度高,水的蒸发量大,对于新浇筑混凝土工程,可能出现干燥快、强度降低,并会产生许多裂缝等现象,从而影响了混凝土结构本身的质量.因此夏季混凝土的施工,在浇筑和养护过程中,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施工技术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夏季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直接暴晒或受干热风影响,会使表面水分快速蒸发.内部水分上升量低于蒸发量,使面层急剧干燥,出现外硬内软现象,产生塑性裂缝.在浇筑时,应适当减少浇筑层厚度,从而减少内部温差.浇筑后立即用薄膜覆盖,以控制表面水分的蒸发.拆模后,在混凝土还没有达到设计强度的阶段,要每天对构件进行洒水养护,对于重要结构至少湿润养护28天.

3.结 语

总而言之,建筑施工工程是牵涉百年的大计,其工程质量控制应作为重中之重.然而近些年来被报道的工程质量问题却可谓是屡见不鲜、层出不穷.究其根本,就是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当中,往往都存在质量略有欠缺的现象,而这些质量欠缺一旦积累起来之后,就会由量变而引起质变,以此从根本上导致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不合格.由此可见,决不能对工程项目的任何一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有所放松,而且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纠正,时刻保证管理人员具有浓厚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我国建筑施工工程的建设水平才能稳步提高,并最终形成良性循环发展的工程项目建设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