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转换层施工要点质量控制

点赞:5795 浏览:2046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结构转换层是一个建筑物中不同结构形式相连结的关节点,它既是下部结构的封顶,又是上部结构的“空中基础”,在整个建筑物结构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连结纽带作用.如何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是关系到建筑物整体结构质量的重大问题.

【关 键 词 】转换层;施工要点;质量控制

1.施工技术准备

技术部门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并按设计回复意见对相关部门做好交底.施工过程中发现疑问及时与设计做好沟通,及时处理.施工前由技术人员根据图纸内容及现场施工情况,制定混凝土施工顺序,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试验人员全面负责混凝土的试验、资料的整理移交等工作.召开现场技术交底会议,就模板及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对现场施工及检部门交底并划分相应职责范围,使其施工前作好充分准备.对特殊工作作业人员集中培训,考核合格取证后方可上岗.对各专业队伍进行施工前进行技术、质量交底.混凝土施工前,项目部技术人员向预拌混凝土厂家、施工单位、项目部工程管理人员、试验员等进行有针对性的交底,起到技术预控的作用.对劳务队伍全体人员进行进场前安全文明施工教育及管理宣传.

2.模板及支架的施工

2.1 斜撑的施工要点

所有斜撑杆按小于或等于45 度角设置,排距沿柱面竖向为1m,梁底斜撑杆同梁底模板的外钢楞相协调,间距为400mm,其上端伸至模板底并与梁度模外钢楞相扣接,并作双扣件抗滑移保险,斜撑杆的下支点主柱面预留的内设定位短筋的凹槽,最下排斜撑杆的下支点为所在楼层的柱根部.梁底斜撑支架尽量与梁下排架同时搭设,如跟不上,也必须保证在大梁钢筋骨架就位前搭设完毕,以确保斜撑支架与梁下排架同步受力.所有斜撑杆要尽量与梁下排架的立杆、横杆相扣接(用转向扣件),同时与楼层满堂架连体,以增强斜撑支架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建筑转换层施工要点质量控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施工技术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1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2 立杆和扫地杆的施工要点

立杆的上端直接与梁底的内楞、外楞分别相扣接(外楞紧贴在内楞下面),从而形成双扣件抗滑移保险.立杆的下端支撑在楼面上铺设的通长木板上设置的钢垫块上.梁下排架下设扫地杆,中间设两道大小横杆,梁底排架两侧,横向设置斜撑,纵向设置双肢剪刀撑,同时将梁下排架与楼层满堂架连为一体,以增加排架的空间刚度.

2.3 钢管支撑的施工要点

支撑体系中,一定要注意检查木楔是否顶紧、钉钉子、防滑动,这是避免钢管直接作用于楼板形成集中荷载的关键.

用中Φ48×3.5 碗扣式脚手钢管搭设排架作为转换结构模板支架,可调支托安放于钢管支撑顶端,再把小中48×3.5 钢管安放在可调支托上,碗扣式钢管立柱承受的是轴向力.作用在模板支架上的荷载特别大,用钢管碗扣脚手架做支撑最关键的问题是绝对不能出现模板支撑倒塌事故,否则损失和影响极大,因此,即使在排架三维间距均满足设计要求条件下,仍须采取必要的附加保证措施.利用转换结构区域的边缘构件如框架柱,剪力墙卸失一部分荷载.中间部分用纲管与柱子锁紧.对进场的构配件进行检查验收,扣件及底托等要有出厂合格证,碗扣脚手架要检查碗扣与杆件的焊接质量,杆件的变形情况.达到规定后方可使用.扣件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的规定要求.

各级共同制定施工方案,并逐级进行技术交底,参照公司的碗扣式脚手架施工工法及己施工的梁式转换架体支设的经验进行施工,执行《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和《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3.钢筋的连接和绑扎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钢筋用量大、型号多;转换梁截面大,梁上下钢筋布置错综复杂.准确放样与下料、合理安排好钢筋连接和绑扎尤为重要.

3.1 钢筋翻样与下料

转换大梁的含钢量大,主筋长,布置密,在两梁相交的柱节点区上下共有儿十层上百根主筋在此“相聚”,加上腰筋、柱筋等,主筋还须弯起锚固,众筋“抢位”现象十分突出.任何一根主筋的就位错误,均会造成大量的返工.因此,准确地翻样和下料是钢筋顺利施工的前提.

钢筋翻样前必须弄清设计意图;审核、熟悉设计文件及有关说明;掌握现行规范的有关规定.翻样时要结合实际并考虑方便施工.一般设计转换大梁的主筋在柱节点区均弯起锚固,施工难度大.可与设计单位协商解决,如:大梁的最上一排面筋向下弯并锚固至底筋以上;底筋的最下一排主筋尽量靠柱边上弯25d,其余主筋全部取销弯锚,负筋亦不起弯,均伸至弯起筋即可(柱截面大,锚固长度满足要求).这样一来,增大了节点空间,为混凝土的灌注和振捣提供了条件.梁上部的主筋接头要求设置在跨中1/3跨长内,下部主筋接头要求设在靠近支座1/3 跨长内.由于梁内主筋多,主筋下料时,必须考虑并调整好每根钢筋的接头位置,以保证主筋的焊接接头相互错开并满足现行规范要求.为方便钢筋的安装就位,满足上述规范要求,必须对所有梁主筋按就位顺序进行编号.梁箍筋大,下料时要注意对焊接头位置,避免接头出现在箍筋的弯折处.

3.2 各部位钢筋连接方式

转换层中钢筋的种类繁多,不同位置钢筋受力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各部位应综合受力情况、施工难度、经济效益等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

转换层大梁的主筋是转换层中最重要的受力单元,应采用最可靠且对钢筋无损害的连接方式,通常采用冷挤压连接法.转换层柱钢筋、剪力墙竖向分布筋宜采用电渣压力焊.转换层主梁腰筋及箍筋、联系梁主筋、板钢筋一般用闪光焊接.其他受力较次要部位,如联系梁架力筋及箍筋可采用绑扎连接.

4.混凝土浇筑技术

转换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0,采用自拌泵送混凝土浇筑,混凝土中掺一定比例的粉煤灰和WG-HEA 高效抗裂减水剂, 混凝土坍落度140-180mm,现场设1 台混凝土输送泵,因试配时已考虑了避免混凝土离析的措施,故布料采用泵管直接下料,为确保模板支撑系统均衡受载,保证支撑系统的整体稳定性,混凝土采用从中部开始,逐渐向两边扩展的方式进行浇筑.

4.1 混凝土浇筑前,应清理干净模板内的杂物,并洒水湿润,第2 次浇筑混凝土前,应剔除表面的浮浆并冲洗干净,再浇上10-15mm 厚的水泥浆.

4.2 转换层混凝土浇筑根据设计要求两次浇筑完毕, 为防止浇筑过程中产生冷缝或者施工缝,要严格事先确定的浇筑线路进行浇筑.

4.3 混凝土应分层进行浇筑,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350mm 左右,每层间隔时间1.5-2.0 小时(初凝时间8 小时), 以前一层混凝土初凝前浇注后一层为原则,在钢筋密集处用钢钎配合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

4.4 混凝土表面控制,严格控制钢筋绑扎质量,按设计控制好钢筋骨架的标高,混凝土浇筑前,放线抄平,在预留插筋上弹出500mm 标高控制线;由于转换层面积较大,为确保整个转换层的表面平整度, 混凝土收面时要拉通线收面,以控制其表面平整度.

5.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措施

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问题,应采用从原材料、外加剂、混凝土的配制、浇筑等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措施是:

5.1 为防止温度裂缝,在混凝土中加外加剂和优质磨细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5.2 为防止混凝土沉降而产生的塑性裂缝,在梁柱、梁梁相交的核心区域混凝土浇筑完毕的1~1.5h 后在初凝前,用直径35mm 的振动棒二次振捣,加强混凝土密实度,提高其抗裂性,表层混凝土应收光,以避免水分大量蒸发而引起收缩裂缝.

5.3 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施工中要求,施工中要求在在满足泵送混凝土的基础上尽量用小值,现场实测混凝土坍落度不大于18cm.


5.4 控制入模温度控制在25 摄氏度左右避免内外温差过大导致温度裂缝.

6.结束语

结构转换层的施工难度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高.本工程施工过程中,以“坚持标准,规范管理,保证质量,信守合同”质量方针为准绳,事先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精心组织施工,不断加强施工质量、工期、安全、文明各项管理工作,确保了工程整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