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作文评价作用,激发学生习作热情

点赞:4325 浏览:1149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作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评价应更加“给力”,给予学生“正能量”,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学生评价应走向自主、开放,让学生在修改实践中丰富体验,提升习作能力,这样才能达到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关 键 词 : 小学作文教学 作文评价 习作热情

一、引言.

关于写作教学的修改与评价,《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实施建议”、“评价建议”等多处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第三学段目标)“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考查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在课程标准崭新理念的指引下,笔者申报并主持了《提高小学生习作评作改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这一市级立项课题.通过课题研究,笔者对作文教学尤其是习作批改,深有感触,现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教师评价应给予学生“正能量”,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

1.写下鼓励性评语,让人文关怀温暖着学生心扉.

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金波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甜蜜记忆:“我的那篇‘评论’,王先生给打了一个5分,还密密麻麻地写了不少眉批和评语,多是肯定的话,如‘在写作上像一篇读后心得,避免了机械答题的毛病’.这些话使我很受鼓舞.40多年过去了,我一直珍藏着这几本作文等我要告诉先生,我发表的每一首诗,出版的每一本书,都是和当年的作文以及先生的眉批、评语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说,这一行行文字连接起来,像一条河,那源头就是我中学时代经过老师批改的作文簿等因为正是您40年前对我作文的批改影响了我以后的生活.”这是作家金波在《记忆中的老师不会老》一文中饱含深情的讲述.由此可见,评语的激励作用是多么巨大,诚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在学生作文本上写下激励性的评语,让人文关怀温暖学生的心扉,应是语文教师批阅作文时义不容辞的职责.笔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将学生习作中的优点加以放大、欣赏,让学生因赏识而快乐,因赏识而充满自信,因赏识而与作文结下情感.为此笔者在批阅学生习作时,总是细心地挖掘、发现学生习作中的进步与亮点,并把一些赞美的话语送给学生:“你真厉害!通过习作从心灵深处反思了自己的言行,这将有助于自己身心的健康成长.”“你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描写了春天公园美丽的景色,让学生对公园的美景充满了向往.你是多么善于观察和表达啊!”等这些表扬赞赏式的评语如春雨点点,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事实证明,评语“给力”,能够给予学生“正能量”,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

2.创设展示交流的时空,让学生从同伴的习作中汲取营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采用展示、交流等多种方式.”为此,笔者常常在早读或作文讲评课上有计划、有选择地安排一些学生到讲台上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或是定期将学生的习作张贴在墙壁上,供全班同学课间驻足阅读、欣赏、评议.这种做法,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欣赏品味的情境,营造了一个展示交流的时空,让学生能够从同伴优秀的习作中汲取营养,让学生从同伴的习作中汲取营养.

3.当面批阅,与学生零距离接触,把期待与关爱传递给学生.

老师当着学生的面批阅学生习作,既见文又见人,能够针对习作中的妙词佳句及存在的问题适时地交换意见或找出修改办法,这一交流过程能够有效地融洽师生之间的情感.每次习作,笔者总能本着公平、均衡的原则,从全班挑选大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让他们来到办公桌前.笔者翻开终结学生心血的“大作”,与学生一道阅读、反思、点评.笔者以亲和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同时也要求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面批过程中,笔者侧重于从习作方法方面给学生指点迷津,将自己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殷切期望都融入宽严相济、春风化雨般的话语中.毋庸置疑,面批的效果远远优于传统的批改效果.这是因为面批是一种师生交往,是一种心灵的对话、情感的沟通与思想的碰撞.当面批阅,教师与学生零距离接触,能够把期待与关爱适时地、真切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从赏识中获取前进的动力.

三、学生评价应走向自主、开放,让学生在修改实践中丰富体验,提高能力.

1.强化自读自改,传授批改方法.

老舍先生说:“我写作中有一个窍门,一个东西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念给别人听(听不听由他),看念得顺不顺?准不准?别扭不?逻辑性强不?”叶圣陶先生说:“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头说说看看.”在作文教学中,笔者积极践行名家的写作经验,要求学生完成初稿后,大声朗读给自己或同学听,使隐藏在草稿中的毛病暴露出来,并加以认真修改,直至满意方可誊抄在作文簿上.“文章不厌百回改”,在作文教学中,笔者告诉学生面对自己的初稿可以从字、词、句、段、篇及标点等方面入手,运用删、添、调、补、改等方法逐一进行修改.要在读中改,在改中读,用心琢磨、反复推敲,不厌其烦.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学生逐渐养成了自读自改、字斟句酌的推敲习惯.

2.实施多元评价,提高批改能力.

批改作文不应是教师的“专利”,现代教育理念倡导作文评价的多元化,摒弃教师“唱独角戏”的传统批阅方法,要求学生参与到作文批改活动中来.因为教师的精批细改是一种越俎代庖的行为,出力不讨好,剥夺了本该需要学生自己完成的修正、完善的机会.为此,笔者在教学中除了加强自读自改之外,常用的评改方法还有师批生改、互读互改、集体评改等.“师批生改”,即根据习作要求,教师把学生习作中需要修改的地方用符号标出来,然后要求学生参照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开动脑筋,练习修改.“互读互改”,要求学生相互批改,以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在学生上交习作后,教师可先对初稿进行了解性的浏览,找出共性的问题;在评改课上,向学生讲明评改要求,要求互读互改.教师要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对共性的问题给予提醒.“集体评改”,通常的做法是根据某次习作训练的重点要求,选择一两篇具有共性问题的例文,组织全班学生共同参与,积极讨论,让全班学生在合作修改例文的实践中,积累修改经验,获取修改技能.实践证明,实施多元评价可以促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分析、鉴赏,相互取长补短,不断提高习作水平.

3.由封闭走向开放,盘活习作资源.

习作是一种生活的需要、交往的需要,而不是仅仅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为了改变学生习作“封闭储存”的局面,笔者总是想方设法地让学生习作走向开放.在习作评讲课上,笔者总会安排学生互相传阅同学的佳作,并要求学生给他人的美文佳作写上中肯的、鼓励性的评语,向班级的“习作园地”、“习作网站”推荐,有时笔者也将学生的习作打印出来,推荐给《七彩语文》《作文报》等报纸杂志.看到学生饶有兴趣地拜读同伴的佳作,看到自己辅导的佳作见诸报端,笔者感到无比欣慰.这种做法积极利用了学生笔下的习作资源,让学生习作由封闭走向开放,调动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四、结语.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等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在作文批改过程中,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张扬个性,进而挖掘学生的习作潜能,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引领学生愉悦地行走在习作的征途上.

发挥作文评价作用,激发学生习作热情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习作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