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点赞:20186 浏览:9258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过去的教师》收录了大量近现代名家古学时代的先生们的故事.前辈的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给今天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极具意义的参照系.

【关 键 词 】《过去的教师》 作文教学 启示

商友敬先生主编的《过去的教师》一书,收录了大量近现代名人大家回忆自己求学时代老师的事迹.半个多世纪过后的今天,当我面对此书,重温前辈如何求学、敬业、处事时,不禁心动神摇,感慨万端.读完后,笔者发现,无论是从事人文科学的回忆者,还是从事自然科学的回忆者,在文章中都无例外地写到了他们的语文老师当年是如何进行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的.我认为,这些语文界的前辈是真正将学生的大脑当作“被点燃的火把”,他们为今天的应试教育下的作文教学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参照.

写什么:生活似泉文如溪

又一日,命诸生各带石板石笔铅笔及毛边稿纸出校门,至郊外一古墓;苍松近百棵.命诸生各自择坐一树下,静观四围形势景色,各自写下.再围坐,命诸生各有陈述.何处有人忽略了,何处有人遗忘了,何处有人轻重倒置,何处有人先后失次,即据实景互作讨论.

一日,遇雨.余告诸生,今日当作文.但天雨,未能出门.令诸生排坐楼上廊下看雨.问,今日是何种雨.诸生竞答,黄梅雨.问,黄梅雨与其他雨有何不同.诸生各以所知对.令互相讨论,又为评其是非得失.遂命下笔,再互作观摩.如是又半日.(钱穆《师友杂忆》)

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几十年以后回忆当年他执教初级小学生作文课的两则情节.正如现代诗人、作家俞平伯将回忆性的思考称为“摇动这没奈何的眷念”,我们完全相信,这段经历了岁月磨淬的童年时光,依然温润着他的弟子柔软心房.但引起我的兴趣的还在于钱穆大师的作文教学艺术.

今天我们的学生写作文时,常为无米下锅而苦思发愁.笔者有幸参加了江苏省高考作文《拒绝平庸》的阅卷工作,我发现绝大多数考生不是写李白、苏轼,就是写刘翔、姚明,我们阅卷老师每人每天都会与这些名人相逢千百回,我不禁为当下学生作文内容的乏味陈旧而震惊!想一想,又感觉这很正常,因为现在的大多数学生除了课堂,还是课堂!于是许多语文老师为助学生解无米之急,或向学生输送名人热点人物的事迹,或向学生推荐阅读《素材大全》之类的宝典.这些方法有时确实能让学生在应试时“骗”得不低的分数,但细读,你会发现这些作文仍不能脱下“检测、大、空”的外衣.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钱穆先生在几十年前便给了我们答案: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我认为,我们的语文老师首先要解放思想,让学生阅读“生活”这本大书.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当年的钱穆先生就是带学生走出学校,写生活之景,抒胸中之情,也就半年时间,他教的这些四年级学生写白话文,少则两百字以上,多则达七八百字,都能文从字顺,条理明畅.晚年钱穆先生回忆时自豪地说:“作文课亦令生活化,令诸生皆不啻如自其口出,此为余半年中所得一大语文教学经验.”


怎样教:打铁还须自身硬

教师的指导对学生的写作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老师勤于指导、善于指导,那么学生便容易找到门径,少走弯路;如果老师缺少指导、拙于指导,学生就会难得要领,望题生畏.也正因为如此,莫泊桑能名噪文坛离不开福楼拜当年的无私指导,汪曾祺横空出世离不开沈从文昔日的精心教诲.我们不妨将目光投射到民国时代,且看这几位老师的作文教学方法:

她(陈霖孙)的语文教学是把说话和作文结合在一起等她常在语文课上出一个生活中的题目,让同学们来叙述清楚,准确地表达出来,锻炼我们“组织语言”的能力.还在班里举办小型讲演比赛,每个同学都参加,要求三五分钟讲一个小故事,或者发表一段自己的见解等(杨永善《语文老师的影响》)

他(田聪)满腔锐气,把当代左翼文学介绍给我们这些关在教室里的女孩子们等他提倡小组讨论,把课桌分小组摆开来谈等(韦君宜《南开教我学文学》,有删减)

学生写了一个作品,他(沈从文)除了写很长的读后感之外,还会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看.(汪曾祺《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陈霖孙女士的说话教学与写作教学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她的教学理念就是说话有助于作文.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提出:“作文与说话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示.”出口为言,下笔为文,写文章就像说话,口中怎么说的,笔下就如何写,写成的文字就是文章.学生们面对这样的有趣的近似游戏活动,自然兴趣盎然,踊跃参与,他们不仅有话说,更注意如何将话组织好、表达好,这样的指导可谓寓教于乐,一举两得.

田聪老师的作文课给学生的,已不仅是知识,更是新鲜的思想血液.语文教师应该是思想者.我们今天教学生作文关注“立意”,但如果学生没有个性化的思想,哪有独特的立意?像田聪这样的一位特立独行的语文教师,他向学生播下的便是新思想的种子,他给韦君宜这些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决定了他们日后的人生之路,这样的教学显然是以“立人”为中心的.韦君宜后来便加入了中国,奔赴延安,建国后历任《中国青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

沈从文先生这几种教学方法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一名教师自己的阅读面首先要广博,否则就无法用他人的作品来作为学生的作文示范;一名教师自己不仅要会写文章,而且要常写下水文章,“文以师为先”,让学生由衷的敬服你,语文教师不会写文章,就与美术老师不会画画是一样的可笑!

怎样评:一言一语总关情

如果稍加留意,我们会发现,当下的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的书面评语或口头评价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评价常以“立意”“取材”“语言”等为等级标准;二是评式多为转折式,先说作文的优点、亮点,然后用“但”之类的转折语引出文章的不足;三是评价用语具有一致性与模糊性,如“立意深刻”“语言优美”“素材丰富”“内容充实”等.笔者认为,这种评语发挥的评价功能几近虚无. 我们再来看看民国教师作文评语的点睛之笔:

“今该生即能以战国事作比,可谓妙得题旨,结语犹如老吏断狱”——钱穆初级小学二年级时写了一篇“鹬蚌相争”史事评论,其国文教师倩朔师有如上评语.

“冠冕堂皇,袍笏登场,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老夫将拭目以俟之.”——楼适夷小时老师对他作文的批语.

“髫龄得此,实属不易”——少年时孙念台写了一首“咏菊”的五言律,他的老师夏宇众给这首诗的评价.

上面摘录的三则评语寥寥数语,但功莫大焉!第一则评语是钱穆先生小时候在教室外墙上张贴的自己的习作后面的看到的,这极大地激励了钱穆的信心.在老师的引导下,他后来又认真研读韩愈的文集、欧阳修的史书、梁启超的文章,为他日后从事历史研究打下了坚实的文字功底.第二则评语是楼适夷小时参赛作文《试述诸生之志》中老师对他的赞赏、鼓励的批语.大半个世纪已过去,老人依然牢记在心,可见影响之深远.第三则评语极大鼓励了少年的孙念台,以至影响了他的一生,他在事业有成后仍然经常写些旧诗送给夏老师审阅.对于一个学理科的人居然能写出旧诗,夏老师十分惊赏.孙念台深有体会:没有夏老师多年来的指导,这恐怕是不可能的.

这样的评语文字精练,言简意赅,真正关心到学生作文过程与方法以及作文的兴趣、情感、态度.这样精要、实用、深刻的评语今天我们可常见到?我们今天见到的更多是“作文不是改出来”的观念甚嚣尘上,看到更多的是“学生互批互评”的方法大行其道.这种教师免不了有省事、偷懒之嫌.当品味以上典雅简练的评语时,当聆听沈九香老人逐一向每位学生一行一句地解释说明他的批语时,当翻阅陈垣老师的记有学生作文问题的教课日记时,我们不能不汗颜无地!因为我们有不少老师对学生的作文或者是粗改,或者是简单地评判等级,甚至是不改.

怎样导:激意趣以乐弟子

南宋朱熹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梁启超先生又曰:“趣味是人生的原动力”,所以激发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并始终保持着这种趣味的盎然,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不可不做的工作.在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方面,这本书中的前辈们可谓下足了功夫,所采用的手法可谓摇曳多姿,百花齐放:他们或举办作文墙报、杂志,或开辟“文章病院”专栏,或组织读书会,或推荐发表学生作品,或佳作展示,不一而足.这些语文前辈深谙“读写不分家、读写能相辅”的原理,所以他们又都有一个共同的方法,就是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大力营造宽松、愉悦的阅读环境.

杜静生得知学生程树榛酷爱读书而无书可读时,主动将自己的藏书借给他阅读,到最后干脆将自己的书柜的钥匙交给了程树榛,让他享有随时、任意借阅他的藏书的特权.杨永善当年的语文老师陈霖孙在课上将一些小说的最精彩的部分讲给孩子们听,极大吸引了学生们,他们听完之后纷纷去借原书阅读.韦君宜的当年老师邵存民不仅要求学生读书,还要求写笔记,他本人在课堂上评论.

在老师的激励与引领下,少年的聂绀弩、韦君宜、钱学森,梁实秋、费孝通等人欢快地畅游在文学海洋中,他们既读《三国演义》《水浒》等名著,也读《说唐》《封神榜》等“闲书”,既读《汉书》等正史巨著,也读《老学庵笔记》等文人随记;既读中国的“司马”,也读外国的“仲马”.老师们在阅读方面从不给学生设立“禁区”,在他们的眼中没有什么“闲书”“杂书”.你会发现,书中的所有回忆者在谈到当年作文时,不但没有畏难心理,反而兴趣盎然.我认为除了因为他们的老师指导得法外,还因为老师在学生身上做足了“激趣”的功夫.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文老师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毋庸置疑,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使这些孩子扩大了阅读层面,使他们对文学的理解逐渐加深,从而培养了终生读书的习惯,打下了坚实的文字功底,其中有许多人因此走上了以文为生的人生之路.

季羡林先生在文中说:“现在,对小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同在别的方面一样,管得过多,管得太严,管得太死,这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方法.‘无为而治’,我并不完全赞成,但‘为’得太多,我是不敢苟同.”在学生阅读方面,教师只可引导而不可过分限制.这种引导是通过一篇篇典型的文章的讲授和欣赏,从知识的、文化的、智育的、也从审美的层面,全方位地诱导学生对语文的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其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和启发青少年独立阅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过去的老师”并不过时!过去的精彩今天依旧灿烂!书中的这些语文前辈在社会动荡、物质匮乏的乱世中,淡泊名利,宠辱不惊,无怨无悔地教书育人.沈九香老人那通宵不灭的红烛、杜静生老师那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陈垣先生那记有学生作文问题的教课日记——如一面面新亮的镜子,让我们有了景仰和比照的对象.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逝者长已矣,但他们给我们留下的教学艺术与教育信仰却如当空的一轮明月永洒清辉,普照天地.生者当勉励!让我们洗尽铅华,驱除浮躁,盈清风于袖,拥明月入怀,给学生一个如水澄净的写作天空,还学生一个本真诗意的心语家园!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曲塘中学.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