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有效方法培养写作能力

点赞:8337 浏览:3333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 生活中,社会上的人或事物是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如何使学生把这些生动的素材转化为有血有肉的题材,这是小学作文教学指导中的难题,让学生见物想言、见物敢言、见物能言、见物会言、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来,是作文能力培养的重点.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教学方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阶段目标中,具体提出了小学三个学段的相应目标.第一学段:写想象中的事物;第二学段: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学段: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对于想象作文教学,《课程标准》提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的实施建议.可见,要求小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想象写出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怎样培训小学生的想象作文能力?

一、提高认识,更新评改观念

从“矛盾论”的观点说,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如果教师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让学生发挥内在的积极因素,而是教师这个外因占主动地位,促使学生应付“公事”,造成学生逆反心理,怎么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呢?从“实践论”的观点说,人们认识事物总是遵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进行的.如果教师在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不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而是代替学生活动,那么,学生怎能对这些知识理解?怎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具体到完成一篇作文说,学生基本上要经过选材、构思、写作、修改几个步骤.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重视前三步,不重视成文后,让其自己修改,进行自我反馈、自我评价的后一步.布鲁纳说过“教师必须采取提供学习者最后能自行矫正的机能等”叶老主张让学生“自能作文”“自能改文”,这些教诲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理,都是宝贵的经验.每个教师都要研究、实施这些先进的教育思想.要克服“不放心”、“怕麻烦”的思想.要下大功夫指导学生,提高他们自改作文的能力.

二、培养小学生搜集、积累素材的能力

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小学生作文要有“真实的内容”,而且要求内容要具体,这就要搜集、积累大量的素材.这些写作的素材是从日常的生活实践中来的,要培养学生搜集、积累作文素材的能力.培养这种能力方法多种: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对发生在身边的事物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写下观察记录.如,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语言、生活习惯等,观察要入微,写的作文才有血有肉;2、扩大阅读范围,向学生介绍有益的书刊,要求摘录好词、好句,为自己习作时灵活运用.对能灵活运用这些好词、好句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爱读书,养成的良好的练笔习惯;3、有计划地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课外活动,寓作文教学于实践活动之中.如,教师在布置学生写《记一次有趣的活动》之前,让学生开展“击鼓传花”活动,作文时,有位学生写道:“鼓声又一次响起来了,我暗暗庆幸,今天的运气真好,红花始终没有落在我的眼前.正想着,红花又一次传到我面前,还没来得及往下传,可该死的鼓声却停下来了.我的心怦怦直跳,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心想,唉!要是刚才快点往下传就好了等表演节目,快,快!几个调皮鬼正在起哄着.同时班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只好壮大胆子来到同学中间表演节目等”这位学生把击鼓传花“活动”的细节及内心感受表达出来,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作文时就不会无话可写了.

同时,运用兴趣的“迁移”、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对作文感到头痛的同学,往往在写作中无话可说,语言干瘪,内容空洞.其实,他们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和抵触情绪,源于他们对写作缺乏参与的兴趣和动力.

三、强化创新思维训练,是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创新思维具有三个特性,就其思维的广度而言,具有发散性;就其思维的灵活性程度而言,具有变通性;就其思维的个性而言,具有独特性.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根据创新思维的这三个特征来安排系统的作文训练.

1.冲破定势,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学生作文为什么会出现众多的雷同现象?这与学生作文时的思维定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要引导学生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把作文训练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有机结合起来.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以某一事物为触发点,多角度、全方位引出问题,展开思路,提炼创意的一种思维方式.

2.启发相关联想,训练思维的变通性.相关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某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通过相关联想,能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3.充分展示个性,训练思维的独特性.创新思维必定是个性思维.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换角度”思考,运用“批判的眼光”思考,让学生获得与众不同的思维方法.

从选材来看,异向思维就是一个新路子.例如:写《我的一家》,大多数学生都可能会写家庭的和睦幸福、尊老爱幼、互敬互爱等.如果反向写家庭父母之间,妈妈和奶奶之间的“摩擦”,希望自己的家庭和谐起来,这将会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又如:写《我们的学校》,中心是通过对学校人事、景物的具体描写来反映学校的美.大多数学生只会写校园的景色美、校园里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教师工作认真负责等等.如果采取“反弹琵琶”的思维方式,写教师住在简陋破旧的教工宿舍楼里,而工作的热情却那么高,两者对比,歌颂老师的奉献精神,既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又体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独特个性.

从立意来看,可通过审美立意的途径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深刻性.有一位老师在指导学生写《生日》这篇习作时,先让学生自选材料,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写自己过生日时,长辈、同学给自己祝贺生日,感到很快乐,显然,这样的立意缺乏“美”.后来经老师指导,学生有的写为长辈过生日,有的写为同学、老师过生日,还有的写为孤寡老人、残疾朋友、失去亲人的同学过生日,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些立意进行“比美”,通过比较,学生发现立意从“我”→家庭→社会,一个比一个美丽,一个比一个深刻.那么,立意深刻是否可以写自己和家庭呢?为避免学生产生立意深刻只能写大事不能写小事的错觉,老师在指导时强调:写自己过生日,通过写礼品的丰富、亲人的欢聚,可以反映 党的富民政策给千家万户带来了欢乐,这样的立意同样是深刻的.这样可以启发学生从凡人小事中发现“美”的素材,使学生个性化思维得到发展.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正是一个充实学生语文生活的一个及其有效的途径.笔者曾组织学生上过一个以观察为主的语文综合实践课:

夏末的一个清晨,学生们有组织的来的田野,在老师的指导下自由地认真地观察着.他们一会儿在远处观望,一会儿在近处端详,一会儿蹲在小草前凝视,一会儿又站起来奔跑,目光不停地搜寻者植物上露珠那可爱的身影.他们不停地观察,不停地记录--这是活动的第一步:激趣.这里,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一般观察的方法,自由地欣赏,引发学生对露珠的兴趣,为下一步活动打下基础,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并为写作积累了素材.在第一步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巧妙地加以引导,让学生去观察不同颜色的植物上、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状况下的露珠的形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略了多角度观察的魅力,掌握了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同时使写作素材又有了新的积累.接着,教师适时激疑问难,引导多方位观察:为什么植物叶片上的露珠有的大而亮,有的小而密?为什么露珠会有七色光彩?露珠何时出现?何时消失?等一个个问题又引领着学生走进了图书室,走进了电子阅览室,走进了科学老师的办公室等这样,教师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深处,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观察不只是看,更要读书、查阅、请教.接下来的一步,就是指导学生将资料分类整理.这里,可以对学生提出更高一些的要求:将自己搜集的资料,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成观察笔记、采访笔记、摘录等,形成一些书面的材料.最后回归课堂,交流观察笔记,共享活动成果.

采用有效方法培养写作能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作文教学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7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践活动中,应该做到活动与方法获得、能力发展同步;观察与资料搜集、素材获取同步,活动进行与写作训练融为一体,相互提携.开展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就使写作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了,也就实现了叶圣陶先生的“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句至理名言.

五、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

修改作文首先让学生明确是自己的事.不管学生改得多还是改得少,哪怕只是更改一个错字,更换一个标点,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收获,比老师精批细改都强得多.但教师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标准或方法,使学生实实在在地会修改作文,而不仅仅是走走形式.通过我多年来的教学,我认为,修改作文可以有以下几个步骤:

1.首先指导学生从整体着眼,总体浏览自己的作品,思考习作是否符合作文题意,自己的写作目的是否明确,选材是否真实又有新意,内容是否具体生动,叙述是否有条理.对以上这些内容先进行整体修改或增删,同时改正明显的病句及错别字.

2.对比评、分别改.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为进一步发挥合作的优势,教师必须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要求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诵读自己的作文,互相评评对方的习作,根据习作要求谈谈自己的修改意见.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间互通有无,加强交流合作,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3.再次自己斟酌遣词造句,进行反复修改.在同学互相评改的基础上再次对自己作文中的每句话每个词甚至每一个字哪怕一个标点都要进行反复推敲,细致修改,再加以有感情地朗读,全面检查.争取简洁中不失生动,生动中有所创新,创新中彰显自己的个性.

4.给家人读自己的习作.即在家人面前有感情地读自己改好的习作,并请家人听后提出宝贵意见,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适当地修改.这样读的过程是在向家人展示自己在校学习的成果,也是再改的过程,体现了家长对子女学习的促进作用.这样多角度地征求意见修改习作会使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自己修改作文的方法不断增多,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评改和鉴赏能力.

5.课上朗读展示.将自己修改好的习作,鼓励学生以自荐形式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进行展示.自荐的形式锻炼了学生勇敢精神,也体现了学生积极主动展示自己的健康态度.朗读后师生可共同评议,先肯定优点,这无疑坚定了学生自改作文的自信心,再提出修改建议,这是思维与鉴赏能力的再一次提高,同时也以事实让学生明白“文成于改”的道理.

六、还要注重作文评语和讲评方式的多样化

在评改时,对进步特别显著的学生,我采用了鼓励性的评语.如,“这次作文,你进步真大,真了不起.”“能写出这样好的作文,真让老师吃惊”等,以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对一些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为了让他们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采用了协商性的评语,在与其共同探讨写作方法的同时,委婉地指出他们的不足,向他们提出更高的写作要求.如,“要是你的作文更有条理些,老师一定会更喜欢的.”“如果你的想象更大胆些,你的作文一定会更棒的.” 这些评语就可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作文条理不够清晰,想象不够丰富,这样在以后的习作中,他们就会有意识地加以改进了.

有时学生在写作中运用了好的写作技巧,我就写上巩固性的评语.以便他们进一步把写作技巧巩固下来,丰富自己的写作经验.如一个学生在作文开头时采用了开门见山的方法来写,我就打上“开门见山,写得好”这样的评语,让这位学生明白自己运用了开门见山的写法,从而丰富了他的写作经验.

根据学生习作的具体情况,有时选几篇各具特色的作文,进行对比讲评,让学生在对比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有时围绕作文中的共同问题进行启发谈话,综合评述全班作文情况,表扬共同的优点,揭示共同的缺点,提出总体性的修改意见;有时把一些佳作整理出来,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让学生阅读、欣赏、品评;有时选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作文,组织学生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析;有时先张贴或印发一篇作文,让学生在课外思考,然后在课堂上让他们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并着重对修改情况作讲评,通过“评--改--评”的循环,让学生真正评有所得.

总而言之,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归纳起来就是要多读、多观察、多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