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作用的实践与

点赞:10790 浏览:44610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现象1:学生虽然团团坐,几个人在一起,但小组里往往成为优等生的“一言堂”,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包办了其小组成员.

现象2:教师在设置的合作学习环节中,没有把合作任务、要求布置清楚,加上学生合作技能欠缺,不能围绕重点积极有效地讨论,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各行其道,谈论与学习无关的话题,争执、吵闹,加上班额过大,教师难以全面顾及.

现象3:学生虽然进行了合作交流,但由于教师没有正确理解合作的要旨,把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纯粹是浪费时间,也有一些确有合作必要的问题,但问题一出现,教师就立即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而不引导学生先自行探究,深入思考.

综观以上几种现象,教师只注意了合作学习形式——让学生分组围聚在一起学习,却忽略了合作学习的实质——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那么,我们教师该如何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积极寻求提高合作实效的策略呢?

一、分组

在排座位时,把排座位的原则向有利于合作学习的方面倾斜,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平时表现排座,尽力做好能力平衡,即在前后两桌中,同时安排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符合“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要求,这样就有利于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及时组织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而不必为了组织学习小组花费太多的时间,任课老师就可以有效地控制课堂节奏,提高教学效率.据国内外专家研究证实,小组人数4~6人为宜,5人最佳.

二、分工

我为了改变这种组内成员间的不平衡现象,让学生明白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的职责,进行一定的分工,如“主持人”(具体全面负责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记录员”(专门负责记录小组讨论的过程,尤其是小组对讨论问题所持的观点、结果形成书面文字)、“检查员”(督促小组成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每位组员都完成学习任务,并检查小组交流讨论的过程)和“汇报员”(主要负责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班级交流中进行汇报)等.明确的分工能使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事可做,有责任感,人人都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角,而绝不是“配角”或“听众”.这种组内分工还必须是轮流交换,从而促使小组成员间的角色互赖,增进学生互动的有效性.


三、交流方式

由于学习材料、学习要求的不同,也就需要与之相应的交流方式,如果交流方式过于单一,难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

因此,在小组交流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讨论方式.我主要采取的有(1)轮流发言式:即小组成员围绕问题,挨个发言,一个不漏;(2)接力发言式即小组成员就某个课题每人准备其中一部分,然后以后语接前言的方式发言,从而构成一个整体;(3)连锁评价式即学生面对问题先由一人发言,然后由其他同学补充说明;(4)自由发言式即小组中采用辩论的方式谁愿意说就说等.这样有利于满足学生的需求,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四、评价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认为: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挖掘孩子的闪光点,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和肯定,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评价不能仅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进行,而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评价.同时还要注意评价的客观性,使学生在挫折中吸取教训,明确努力方向,因为只有这样才显得更有意义,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作用的实践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小组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五、教师参与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需要自由活动的时间,就像健康需要空气一样.”因此,我们必须给学生充足的小组学习时间,让他们有发现、讨论、交流、评价的时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把自己的话砍掉一半,把教师讲的时间挤出来,学生才会有充足的时间.教师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在一定难度的问题上开展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达到“我教人人,人人教我”的取长补短的目的,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要让每个小组的合作真正动起来,在活动中避免“活动有余,而思维不足”的现象,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拜城县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