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快递物流人才的课程体系建设

点赞:4832 浏览:1076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根据快递人才供需情况,本文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快递物流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快递行业中高层管理人才.在综合分析快递行业中高层管理人才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根据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在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实践课程设置方面的建议,以及为保证有效实施课程体系的保障措施.

关 键 词 :本科 快递物流 课程体系

随着国家邮政局放宽快递行业的经营许可证和快递行业的高速发展,快递行业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增.但目前本科院校在快递人才培养方面鲜有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本文就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快递物流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做有益的探索.

一、快递人才供需现状

1.快递人才需求现状

截止到2012年全国邮政管理部门共核准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达到7500余家.无论是新的电商快递阵营还是民营快递企业都在一面紧锣密鼓的增加营业网点一面通过涨工资、提高福利等策略在实施一轮又一轮的快递业“抢人大战”.据统计显示,2012年7月快递行业的人才需求量已增长120%.2011年12月国家邮政局在《快递怎么写作“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快递行业从业人员新增就业岗位35万个以上,从业人员总数达到100万.快递企业在招聘派件员、分拣员等一线员工时,主要要求是健康勤劳,能看懂汉字会讲普通话等要求,在对于中转场经理、营业部经理等高素质的快递运作管理人才却出现“一将难求”的状况.

2.国内快递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主要采取以下三种形式响应快递人才需求:

第一种形式是校企合作“订单式”.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与快递企业采取“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如2010年山东淄博职业学院与上海圆通速递有限公司采取“订单式”培养的方法共同打造的“圆通速递学院”.2012年申通快递与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成都铁路运输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开设“申通干部培训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郑州交通职业学院、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与顺丰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开办的一个个“订单式”的“顺丰班”.这种模式是目前最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培养快递及邮政行业一线收派人员、分拣员、仓管人员、人员、销售人员.

第二种形式是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分方向式”.教育主管部门目前还未开设快递专业的招生目录,部分本科或专科院校响应快递行业人才需求,在物流管理专业下开设快递物流方向,如天津交通职业学院物流工程系的物流管理专业下设置快递方向,海口经济学院在物流管理专业下设置速递物流方向.目前开展这种模式的院校比例较小,还在探索期,主要是培养企业基层和中层经营运作管理人员.

第三种形式是对邮政和快递行业在职人员的培训.这种形式主要是各省、市、自治区的邮政管理部门依托各地方高校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和快递业务员职业技能鉴定站(中心).这种形式主要对企业在职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后考试通过后取得快递业务员证书,这是取得国家邮政管理局在快递行业推行快递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主要形式.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快递物流方向人才培养目标

按企业职能层次可将岗位分为战略层、战术层和操作层,对应快递行业的岗位人员分别是高级管理人员、市场策划经营类中层管理人员和一线揽收、投递、、仓管和分拣等操作人员.

应用型本科院校快递物流方向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适合快递及邮政行业的中层经营运作管理人员,这些人才具有法律意识、怎么写作意识和团队意识,熟悉快递行业营运流程及工作规范、熟悉各种快递的中转场或枢杻的运作模式和管理,具备快递及邮政企业市场开拓和内部运作管理能力,具有国际视角的企业运作规划能力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也可进入各类轻工业产品制造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及流通企业从事物流工作.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快递物流人才的课程体系建设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快递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目前、快递专业人才数量和质量都成了制约快递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人才战略成了各企业抓住快递行业接下来的持续快速发展机遇的重要战略,企业可以通过人才战略优化管理团队、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企业的客户怎么写作质量水平和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从而带动快递行业机构升级.

三、课程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描述.的它回答的是需要哪些课程才能完成培养目标设定.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与时俱进原则.应用型高校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就业为导向符合行业发展,当市场需求变化、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教学模式和手段变化时,快递物流方向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也应随调整,做到与时俱进.

二是理论和实践并重原则.快递物流方向的专业实践性很强,实践性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应占有重要地位.应以“夯实基础、注重技能、突出应用”原则的建立课程体系,既要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打好基础,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能力,通过实施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学分并重等方式来体现理论和实践并重原则.

三是“管工结合”原则.“管工结合”是指管理学相关课程与物流工程或信息技术课程相结合.但不是要求管理类课程与工程类课程平分秋色,而是有所倾斜,如按7:3的比例分配.因为本科快递物流方向是培养企业中层运作管理人员,需要学生既要懂得管理方案的制定,也要懂得管理方案的落实和解决.

四是职业技能证书融入学位教育原则.国家邮政管理局在快递行业推行快递员职业资格证书,并将企业拥有资格证书的人员比例作为考核快递企业的一个指标.职业技能证书内容融入学位教育原则是将快递员职业资格证书的内容通过一系列的正常课程体系的完成和考核及格后,给学生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这样的模式,对于快递企业来说可以降低人才培养成本;对于学生来说,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快递行业.对于学校来说,加深了高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需求的对接,这是一举多赢的模式.

四、构建快递物流专业课程设置的内容 1.基础阶段

表1 基础课程设置

在基础教育阶段,分通识教育的公共基础模块和专业基础模块两块.在专业基础模块方面,主要是对物流行业及快递行业的历史发展、快递和物流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等的认知.电商企业是快递行业的主要客户之一,快递是使电子商务得以实现的方式,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的紧密.对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商的安全和电子商务法等有更深的认知是非常有必要的.

2.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阶段分两大模块三个部分.企业市场运作和企业运营管理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营能力的模块.第二模块是企业战略管理模块,是本科快递物流方向的高层次模块,属于拓展能力培养课程设置.

在企业市场运作主要是培养市场开发能力,对业务和客户分析能力、以及营销策划、客户谈判及市场拓展、推广能力.企业内部运作管理能力主要是掌握快递行业营运流程及工作规范、各种快递的中转场或枢杻的运作模式和培养团队管理能力.因快递物流是物流的分支,从学科上来讲属于物流学、管理学、信息学、系统学和工程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性学科,故在开设课程时设置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等物流专业课程.

快递业务员职业资格证书是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颁发的证书,共设五个等级,分别是初级、中级、高级快递业务员、快递业务师和高级快递业务师,大学本科生经过审核可以直接报考高级快递业务员证书.表2和表3中划分中级快递员和高级快递员的依据是国家邮政局对快递业务员的职业培养要求.初级快递业务员主要培养目标对快递业有总体认知和能在快件收寄、派送及客户怎么写作的操作流程.中级快递业务员是在初级的基础上增加国际快递业务的知识和技能,高级快递业务员是在中级的基础上,增加了快递市场开拓包括路线设计规划与优化,客户分析、产品市场分析,企业调度运作管理以及各类单据制作和管理.而更高两级的则需要具备成本管理、战略管理、统计分析、国际快递运作管理等多方面知识.


3.实践教学课程

表3 实践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课程部分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对快递行业的真切认知、提高动手能力.应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从认知性实训——体验式实训——综合性实训的过程,也是从点到面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中也是快递员职业资格证书从中级到高级的过程.

五、落实专业课程体系实施的保障

1.师资

师资是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师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解决.一方面聘请快递企业的资深管理人员授课;另一方面,鼓励教师流动.专职教师应适当去企业做好挂职锻炼,通过挂职或者职业技能培训增加对快递行业的了解.也要通过做好快递行业内的研究项目为企业和社会怎么写作.

2.教育教学资源

(1)教材资源.

目前适合本科院校快递物流方向的教材不多,符合国家教育部指导意见的教材用书较少.一方面应翻译外国的快递书籍和鼓励快递行业内专家和学者共同著书.另一方面,在先有教材体系不足的情况下,可建立以某一教材为主,以快递行业的专著、科研论文、项目资料为辅的立体式教学教材体系,从而规避单一教材不适合的问题.

(2)教学软件和实验/实训基地资源

教学软件建设非一日之功可成,在短时间内,可以通过与快递企业软件和各类物流和电商仿真软件作为短时间内教学软件上的缺乏问题的过渡.再逐步的去建设适合的教学仿真软件辅助教学.在实验、实训基地资源上,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平台,努力为学生提高就业能力提供条件.

3.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上的改进

在教学方式上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而不是注入式的满堂灌方式.在教学理念上,每一门课均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上,应重点放在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而不是公式的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