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货十年,改变中国商业形态

点赞:25742 浏览:11918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电子商务潮的弄潮儿是一个超过6000万人规模的网商群体,载体则是一种被叫做网货的商品群体

从1999年到2009年,是互联网科技与中国社会经济大融合的十年,而电子商务更是这十年融合中最耀眼的明珠.电子商务潮的弄潮儿是一个超过6000万人规模的网商群体,载体则是一种被叫做网货的商品群体.

网货的概念是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首先提出的,它的定义很简单: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销售的商品.2009年,仅淘宝网上半年实现的809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就已占据了上半年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社会各界不能不正视网货的力量.

并不是专门为网络销售而诞生、只在网上卖的东西才是网货,在传统渠道零售的商品拿到网上卖,这些商品也就成了网货.把传统渠道商品变成网货,有一个“网货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不简单.

马云认为,渠道的优越性让“网货”把暴利还给消费者,还给制造业,“网货”的本质就是货真价实,这是消费和生产模式的革命.“网货”的大量出现,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商业世界,逐渐改变着传统商品的销售、生产、设计和流通,并引领商业变得更快、更短.

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近日发布全国第一份详细解析“网货”的报告《网货的兴起――2009年度网货发展研究报告》,描绘出一个真实、丰富的“网货”世界.报告引用研究数据认为,2009年中国仅零售类网货交易规模将达到约2350亿元.网货的发展历程,既是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写照,也是“中国制造”产业升级、开疆拓土的历史,更是中国消费市场急速释放的过程.

从边缘闯进主流

中国零售类网货的发展,早在1999年时已初具雏形,真正形成销售规模则是始于2003年,之前可认为是零售类网货发展的萌芽期.2003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B2C与C2C总规模达到16.20亿元,在随后的几年保持每年两到三倍的增长.

2003年是网货发展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年.2003年,中国人对网上购物已渐渐不再陌生.在经过早期的市场培育之后,人们开始相信并乐意在网上购写日常生活用品.当时这些商品已经占到网购总量的30%.越来越多网民通过网络购写服装、居家日用品、食品保健品、母婴用品和家用电器等多种多样的商品.这成为网货蓄势期的主要特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2004年2月开始,淘宝网以每月超100%的销售额增长速度崛起,中国消费市场也同时迎来井喷.很多都市中的白领,下班后习惯上网“逛街”.

网货十年,改变中国商业形态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商品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006年,3C产品开始异军突起,数码产品获得大发展,手机就在这一时期在淘宝网上成为每日交易额突破千万元的类目,消费者的购物习惯、消费模式都日趋成熟.2007年,淘宝网全年成交额突破400亿元.

2007年至今,服装、鞋帽这些十年前看似不可能网络零售的货品,也都已成为销售榜榜首的宠儿.据正望咨询发布的《2009中国服装品牌与服装网购调研报告》显示:2008年在正望咨询调查的21个城市有1564万网民在网上购写了172亿元的服装.正望咨询发现:服装是网上购写人数最多、金额也最高的商品.接近六成(57.8%)的网上购物消费者在过服装.

同时,新的龙头货品也在酝酿中.2007年的网购商品销售额排名中,依次为服装、手机、化妆品、居家日用品、家用电器、充值卡、相机摄像机、PC及配件、笔记本电脑、食品保健品,IT数码类仅占4席.

至2009年,网购人群已占到网民数的43%.网货日益成为消费品零售的重要方式.

淘宝网上的佐卡伊店,在2009年7月14日成交一笔价值72万元(2颗)的交易.佐卡伊是一家在淘宝网上有5 年历史的网店,最初的两年时间“静悄悄”,连上万元的也很难卖出,第二个两年,有了十多万、二十多万元的单笔生意出现.这笔72万元的生意成交,印证了阿里巴巴B2B 公司CEO卫哲所说:“网购市场的发展要经历四个阶段:边缘人群购写边缘商品、边缘人群购写主流商品、主流人群购写边缘商品、主流人群购写主流商品.”

网货助“中国制造”

突围内销

据CNNIC统计,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上网普及率达到25.5%.网民中,网络购物普及率为26%,虽不及网络娱乐、信息获取和交流沟通三类普及率均在50%以上的应用,但增势明显.

互联网的“创新为王、多样化整合”特征,激发了制造业与商业领域的巨大变革,商品的变革也相应发生.

网货高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背景是,“中国制造”需要一条全新的商业通道.此前,行销全球的“中国制造”一直以来都缺少一个适合内销的通畅渠道,以广东和浙江做对比,可以发现这一点的真实性与迫切性:在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里,广东的“中国制造” 承接的是全球产业转移,其生产资源主要为国际市场配置,相当于一个高效的全球产品的总装车间.而浙江的发展模式则是:强大的销售能力,中低端产品的生产能力,本地化的金融支持,逐步海外扩张.两地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显现出了不尽相同的应变能力.

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让“中国制造”转型内需市场显得更加迫切.许多出口导向型的企业,长期处于没有品牌、没有高附加值的低水平的生存状态,它们在面对国内市场时,大多依靠传统分销渠道,同时又受制于线下高昂的分销成本,企业缺乏研发资金,同时也很难低成本地接触到来自消费者的市场信息,自身很难实现跨越式发展.


它们很快发现:网货是它们内销的最好渠道,因为这种渠道快捷、高效、宽广.

以淘宝网为例,企业如果在2008年进入淘宝网购平台,货品将可以在一夜之间铺向全国,而且网购交易额(增速300%)还在以15倍于传统零售的速度(增速21%)增长.

相比于超市等传统渠道,网络的成本低得多.专业机构的测算表明,在线下渠道,食品、日化用品的销售成本占总成本的15%至20%,数码产品的销售成本是20%至35%,百货、家居用品的销售成本是30%至35%,奢侈品的销售成本在40%以上.而在C2C电子商务平台,这些商品的销售成本都低于10%.

目前的网货大致有6种来源:专供外贸的“中国制造”开始转型网货,这是其中最主要的来源,大型企业转型互联网渠道,或是为网络渠道打造“网货”副品牌,中小型企业品牌转型,或是自身改变经营模式专营网货,完全立足网货终端,打造独立网货品牌的商家,线下的批发市场,海外,其他还包括新出现的一些长尾产品和小众怎么写作产品,以及来自B2B平台的优质货品等.

受惠中国消费结构升级

2005年8月,国家统计局曾公布了一个数据,当年7月份的消费增长率为12.7%.中国的消费增长率已经连续16个月增长速度超过12%.这意味着,中国正式进入消费驱动型经济架构.

从2005年到2009年,恰恰是网货大发展的5年,中国网货的发展脉络与中国消费市场的宏观走势基本重合.

更个性化的服装、富有特色的工艺品、改变日常生活的小家电、各种多样化的怎么写作等网货释放了更多人的潜在消费能力.

就各商品分类市场的零售总额增长情况来看,几乎全部的商品分类均保持增长的态势,而从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来看,近两年来,服装、日用品、文化办公用品、化妆品、金银珠宝等品类增速有上升的趋势,而通讯器材、家电等品类则在增速上有减缓的趋势.

CNNIC 的数据表明,网络购物的消费者规模由2008年年底7400万扩大到2009年年中的8788万,增加了近1400万用户,越来越多的网民习惯于透明和方便快捷的网络购物.

来自易观国际的调研数据表明,网货消费者中男性占55.7%,女性占44.3%.在年龄结构上,18-29 岁群体占消费者总数的63.5%.

网货消费者的月收入结构分布也日益多元化,月收入3001元以上的网货消费者所占比例已经达到26.7%,超过了全部人群的1/4.

一年创造200多万个

就业机会

网货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也为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根据咨询机构艾瑞调研数据显示,近两年开店的用户占比超过50%,每年新增网店占比在30%左右,越来越多的人在网货平台上开网店卖网货.这直接解决了一部分人群的就业问题,特别是有11.5%的网店店主完全以网店为生, 这部分人群既通过创业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又为其他人创造了就业机会.据统计,淘宝网2009年上半年创造了69万个就业机会,相当于全国新增就业数的1/12,更带动了高达196.6万的间接就业,共为社会创造265.6万个就业机会.

网货生态链,围绕网店衍生出许多新行业:网店装修工、网拍师、网店模特、淘宝客、网络钟点工、网货砍价师、、代秒等这些薪酬不等、靠网络智慧发展出来的“非正规职业”,正以其独特的网络基因受到越来越多主流群体的欢迎.

举几个例子:

网货递送――国际知名咨询机构IDC通过对第三方物流公司业务情况的分析,估算出淘宝网近年来为第三方物流公司创造了10.8万人就业机会,主要岗位是快递人员、运营管理人员和司机.IDC预测,随着淘宝网的不断壮大,日交易量不断提升,到2012年底,淘宝网日订单量将超过800万笔,实物订单超过600万笔.届时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创造的就业岗位将达到41万个.

网货营销――淘宝网急速扩张的网店数量带来了几十万人才缺口,其中很大一部分从事的是网店.小的网店一般需要一两名,而大型网店一次就招数十名.网店日趋专业化,一些“牛人”月入过万.自2008年以来,专门的网店培训机构也悄然增多.

网货包装――快递公司一般不负责产品包装,所以这个环节需要网店店主请人来完成.一家店铺的近30名员工中,一般需要专门安排2个打包人员,薪水则在2000 元左右.打包对技术要求不高,网店店主会请“40/50”人员来店里帮忙.网货解决的不光是年轻人的就业问题,也解决了“40/50”人员的就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