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众文化与社会心态的逻辑

点赞:28240 浏览:13046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大众文化与社会心态的发展逻辑是同步性和异在性的实践统一,在制度、道德调控的支撑中寻求大众文化与社会心态的良性互动,以求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确立马克思主义社会心态理论.

关 键 词 :大众文化;社会心态;马克思主义社会心态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4-0017-02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经济,人们越来越渴望对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文化的开放繁荣,心态的健康积极,是对时代与国家提出的新的要求.伴随着这些要求,大众文化、社会心态这两个名词越来越多的映入我们的眼帘.目前学术界对于这两个问题的研究不少,但对二者之间发展逻辑的研究几乎没有,本文从大众文化与社会心态的同步性和异在性的实践统一出发,提出在制度的支撑中寻求大众文化与社会心态的良性互动,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确立马克思主义社会心态理论.

一、大众文化与社会心态的发展逻辑是同步性和异在性的实践统一

大众文化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三十年来兴起的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它的发展壮大动摇了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格局,重建了以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三足鼎立的社会文化形态.对于大众文化的概念和内涵,中外学者给出了许多不同解释,笔者借用学者金元浦的定义,即:大众文化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1]”社会心态是指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取向的总和[2].

1.大众文化与社会心态的同步性.中国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产生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具有属性的商品化、传播的媒介化、制作的标准化、审美的日常化、形式的娱乐化、趣味的时尚化等特点.大众文化是社会心态的反映窗口,社会心态不是静止的,而会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大众文化商品性的特点使其自发迎合受众群的需求.社会心态被看成是一种大众文化产品的素材资源,这使社会心态一定程度上成为大众文化产品生产的指向标.与此同时,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民众文化生活的主要消费内容.而大众文化经过模仿社会心态、去个性化、情绪感染、社会认同等心理过程,依靠影视、广告、娱乐节目、音乐等种类繁多的商品形式和传播媒介展现出来.由于大众文化受众广、表现形式轻松,存在于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极易被民众接受,往往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心态,这种看似平和、迂回的影响方式甚至对社会心态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2.大众文化与社会心态的异在性.大众文化与社会心态的异在性价值在相当层面上被二者的同步性所遮蔽.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社会心态对大众文化的一种相对的自足性,一种对大众文化的疏离,一种逆向的审理,一种层面上的超越和反省,一种思想的质疑和批判;二是大众文化因其自身属性的商品化,作为由文化产业机构生产供现代大众消费的商品,极力开拓文化市场, 以文化、审美去获取最大的利润.社会心态的异在性具体表现为真实性、自律性、批判性等方面.社会心态有着双向效应、相似度检测过滤作用及自我调节的功能,它独立于大众文化之外,能够冷静旁观大众文化由于其商业性带来的过度迎合,具有对大众文化中不合理因素的批判性、否定性、超越性.社会心态是一个本真的真实,是面向未来敞开自身的内在必然性,即人和自然的发展所昭示的有待实现的超越之境.大众文化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是文化与工业联姻的结果.作为一种消费文化,大众文化极力开拓文化市场, 以文化、审美去获取最大的利润.因此,,它必须遵照生产经营规则, 把握文化市场脉搏,顺应社会大众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口味,最终达到把文化产品销售出去的目的.正因为如此,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在技术世界中已经丧失了艺术品的创造性,呈现出商品化的趋势,具有商品拜物教的特征.

二、在制度、道德调控的支撑中寻求大众文化与社会心态的良性互动

大众文化与社会心态的同步性决定了二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任一方进步、积极地发展自身时,伴随着两者的相互推动,相互影响,将引导另一方一同前进,促进彼此完成一次次的更新与发展.反之,当任一方的负面因素占据上风,将不可避免地波及另一方.大众文化积极的一面影响了国民人格塑造和社会发展面貌,但不加节制地迎合和盈利的性质,也引发了多重社会效应和多种不同的评价和议论,这促使人们不得不去思考它的价值、效应及其发展控制问题.社会心态所包含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取向将引导大众文化做出同样的选择,并被大众文、化借助文化商品的形式放大,通过多种传播媒介展现在人们眼前,这种无处不在、非常直接的感官冲击常常会左右人们的判断.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当今社会已经成为物本位的社会.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争取了为数不少的信众,钱、权成为这些人追求的最终目标,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甚至不惜挑战法律界限和道德底线.伴随而来的现代快餐文化让人们心灵在物质诱惑与撕扯分裂越发空虚、痛苦和困惑[3].

大众文化与社会心态的良性互动需要借助制度、道德调控的力量.通过立法、完善制度,加强道德调控的法律规约,宣扬道德原则规范等途径,使道德价值观念成为主流价值观念,树立健康、积极的社会心态.健康积极的社会心态以高品位、大取向,给大众文化以引领、导向和提升.同时,更有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形成的新的道德价值体系.

大众文化生产商们在敏锐嗅觉的引导下对健康、积极的社会心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以大众文化多样的文化产品形式呈现出来,通过社会、群体对个人的调控,榜样力量的带动,将达到广泛的影响效果,强化民众对道德规范的践行,增强道德调控的有效性,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培育和塑造良好、积极的社会心态. 三、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确立马克思主义社会心态理论

从哲学层面加以界定,社会心态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似度检测,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是人的本质的表现和自我占有,是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而成的状态结构,是以整体面貌存在和流行于社会成员之中、内化为社会主体的精神结构的心智状态[4].虽然社会心态的提法并非由来已久,但早在古代,中西方的哲学家都不约而同的关注到了这一问题.中国儒道均提倡“识美丑、辨善恶、知事理”.西方哲学史上,从柏拉图的“白板说”到培根的“四检测相说”,再到康德的“直观形式”和“范畴”等等,以不同观点和角度论及社会心态的问题.马克思指出,“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他们的意识[3]”.这里所说的“他们的意识”,就是指社会主体的心态.指出,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社会心态正是主观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大众文化与社会心态的逻辑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和谐社会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4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短短的30多年中,中国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完成了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型.社会心态随之逐步转型和发展,由固步自封到开放包容,由一元化到多元化.建设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中国的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和谐社会心态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基础.那么如何塑造和确立和谐社会心态呢?

1.完善制度建设.中国几千年的自然经济和农业社会使人们形成了一定社会共同体的依赖心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打破了原来的大锅饭,竞争和优胜劣汰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发达的媒体和网络加深了人们对世界、对其他国家的了解,看到了我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尤其是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福利制度的不完善,致使一部分社会成员心理产生了不满.因此,完善制度建设,健全法律法规,建立严密的监督机制,有利于社会秩序的有序合理,是和谐社会心态的政治、制度保证.


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谐社会心态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社会分配.贫富差距大对社会心态造成的冲击是直接且十分剧烈.因此,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制度的导向,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十分紧要.通过税收等方式进行二次分配,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保证公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降低弱势群体心理上的不安全感.此外,通过提供合理的利益获得渠道,确立公平均等的机会,实现社会公平公正.

3.借助道德调控的力量.道德调控是构建和谐社会心态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保障,是对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的补充完善.道德调控,顾名思义,就是指一定社会、阶级或群体借助各种相应的社会力量,采取各种措施,使特定的道德原则规范、道德价值观念在大众层面上被接收,并转化为个体的义务观念、良心感、价值目标和实际行为的活动和过程[6].确立道德调控的目标体系、运用多种道德调控手段、构建良性的道德保障体系、加强道德调控的法律规约是塑造和谐社会心态的重要策略.尤其在社会公德方面,把“道德的应当”转化为“道德的必需”,以强化民众对道德规范的践行,增强道德调控的有效性,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培育和塑造美好和谐的社会心态.

4.加强和谐文化建设.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受到多元文化和多种价值观的的冲击,作为社会心态的精神动力,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尤为重要.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集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遗产,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