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社会的二元对立

点赞:7611 浏览:3106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鲁迅是一位文学巨人,《故乡》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丰富的内涵让许多读者可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本文着眼于文化思考的角度,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切入,继而引出自然和社会二元对立的观点,并阐发在这种二元对立的境况面前鲁迅的选择.

关 键 词 :自然 社会 对立 希望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故乡》是鲁迅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过去的研究一般着眼于它的社会评判意义即辛亥革命之后军阀战乱给人们带来了生活上的贫困,从而对社会的动乱和黑暗面进行批判.也有的分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指出了有“三种故乡”的对比,即鲁迅记忆中的故乡、现实的故乡和理想的故乡的差距,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又回到了社会批判的层面.还有对《故乡》中的人物进行分析,从而指出以闰土、杨二嫂为代表的农民,他们具有不可克服的弱点,从而回归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意义上来,等等.

对文学经典的研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结论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符合学理的要求、言之成理,都可以接受.但在文学观念、审美意识多元化的今天,如果从文化意蕴的角度重新来看鲁迅先生的这篇小说,可能就会有不同于以往的观点.美国文化批评学者詹姆逊曾说,如果对文学作品的研究,没有上升到文化意义的视角,就不可能获得高度的认识.

而且,面对社会现实,当工业文明的发展与壮大,对自然造成了危害和破坏,甚至于毁灭的情况,在此环境下,“生态批评”兴起,站在“自然”的角度重新细读《故乡》,便会有全新的见解.

二、《故乡》中所呈现出的自然美探索

何为“自然”?自然即是本真,是未经雕琢的纯净之美.陶渊明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它意味着纯朴、恬静,意味着空灵、悠远.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段描写可以说是一幅纯自然的图景,也是鲁迅先生脑海里时时闪现的神奇的图画.它包含自然的景物的美,也包括人性的美.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海边的沙地,四个意象构成了宇宙的自然静态美.给自然静态增加动感的是一位少年.一个天真烂漫、未染尘埃、充满了活力的美少年.身姿灵敏,英俊勇敢.自然之美,未经任何人为的雕琢,在这里呈现得淋漓尽致,也成为我们谈论“自然”话题的经典.事实上,这种对自然的描绘可以追溯到老子的“复归于婴儿”,庄子的“水击三千里,传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复归于婴儿”是说人性之美,应该同婴儿般没有涉世社会.“水击三千里”可以看做是自然之美.这种美的感悟在魏晋时代达到顶峰.魏晋时代的诗人们行为怪诞、性情奇异,却都出于自然.《世说新语》中有许多关于晋人对自然欣赏的记载:“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宗白华先生指出,顾恺之的这段话是后来五代北宋间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等画家的山水画境的绝妙写照,顾恺之对自然美的发现中包含了中国伟大的山水画的意境.“王子敬云:‘从山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王子敬是王羲之的儿子、书法家王献之,他所写的曹植的《洛神赋》的美,也如洛神一样“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鲁迅对魏晋之风深有体会,也深谙其道.尽管他对社会持批判态度,甚至刻薄,但对于自然,总是禁不住地赞叹.《风波》中:

“临河的土场上,太阳渐渐的收了他通黄的光线了.场边靠河的乌桕树叶,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几个花脚蚊子在下面哼着飞舞.面河的农家的烟突里,逐渐减少了炊烟,女人孩子们都在自己门口的土场上泼些水,放下小桌子和矮凳;人知道,这已经是晚饭时候了.”

且不管风波的主旨内涵,单看这幅画面,何尝不是农家小院的美景.

同样的描绘也存在五四时期其他许多作家的笔下,如冰心的《繁心》、《春水》就是这种自然美、包括人性自然美的代表.后来的沈从文、汪曾祺的笔下,也都充满了自然风光的美景写照.

三、自然美背后的批判性


美的存在是客观的,它来源于对生命本真的探索.但随着人们对自然的改造和人的社会化,人们离生命本真状态就越来越远了.笔者在前一部分写到的闰土,一个天真活泼、机智勇敢的美少年,却在多年后让“我”胆颤!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外在形态的变化让人触目惊心,但更主要的变化是一声“老爷”的称谓,“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老爷”的称谓是一种等级观念,是一种奴性体现.对于一向持启蒙态度的鲁迅来说,这是很敏感的.所以他“打了一个寒噤”,这种悲凉深入骨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如果人性是善的、美的,那么人性变得怯懦、卑微,是什么原因呢?是生活所迫,是社会压力!但也是文化的传统.是人进入到社会中,接受了社会文明的浸染.

“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挣到过‘人’的,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受过启蒙观念的人都知道,真正的人应当是具有平等意识、自由意识以及博爱意识的.但这些观念在中国人,尤其像闰土一样的农民身上,却是毫无体现.对帝王将相的崇拜制造了奴隶的角色,但他们却浑然不知.“这是何等的悲哀与不幸!”

自然与社会的二元对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自然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0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所以鲁迅在怀着深切的同情基础上,是那么激烈地批判着.他希望社会的进化,希望人的进化.然而,他又总是失望.“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而今却“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她和闰土一样,不仅是来自于相貌的变化,而是一种落后的封建意识和不轨的行为让人憎恶,“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富裕了,就该有三房的姨太太吗?穷困之际,就该顺手牵羊吗?行为卑劣,人性丑恶自不必说,但三房姨太太的观念,她是从何而得来?传统“文明”中,女子三从四德,男人三妻四妾.这样的观念根深蒂固,如影随形,弥漫在人们的周围,如同空气一般,被人吸入.

所以,鲁迅先生在《灯下漫笔》中说,“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筵宴的厨房.”;“这人肉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鲁迅先生本着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对人民个性的关注,不惜用一生的力量来与恶势力、与传统文化的滞后性激战.

鲁迅的批判是对人性的批判,是对社会的批判,但也是对文化的批判.

四、自然与社会的对立

故乡的景色本是美的,但现在已经不美;故乡的人原来也是美的,现在也不再美.人与自然都失去了原初的本真,因为什么?在自然和社会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闰土对我一声“老爷”的称谓,杨二嫂认为我有了钱就可以娶三房的姨太太等所有这些,在上一部分中,笔者都指出是来自于一种等级观念所致,但这种观念的深层根源就在于社会以及人类自身所创建的文化.当人类步入到社会中,接受所谓文明的教育,就自觉地摆脱了原来的纯真,曾经婴儿般状态的童真都已经失去.那么,人的这种社会化的过程到底怎么来解释?

18世纪的法国启蒙主义者卢梭是当时思想最激进的一位,他明确表示,自然状态时优先于社会状态的,人的一切优点来源于自然,而所有的恶习来源于社会.他认为,人本来是自由的,是社会使他成为奴隶,人本来是品德高尚的,是社会使他变得丑恶,人本来是幸福的,是社会使他变得悲惨.文明的进步伴随着不平等和腐败,甚至他强调人应该回到原初的自然状态之中,所以他力图过隐居的生活.卢梭的观点也许有点偏激,在启蒙运动的声势中,他似乎也不合时宜,遭到了多方面的攻击.但是却值得我们思考,为我们在自然与社会之间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向度.自然和社会是对立的.

鲁迅不会隐居,尽管他对故乡和故乡的落后怀着深深的悲凉,甚至于绝望.但他和卢梭是有同感的.或者说,在自然和社会之间,所有有着责任意识的作家、思想家,都会有这种感受.人本来是应该不断完善的,但社会化的过程却使自己离本来的面目越来越远.那么,对于文明,是否应该拒绝?鲁迅也一度陷入了迷惘.“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鲁迅总是会剖析问题的实质,这样说来,自己与闰土岂非在实质上的等同?

鲁迅是一位启蒙主义者,面对自己思念的故乡,面对自己童年要好的伙伴,他不能不感到社会乃至文化给人带来的伤害和制约.人创造了文明,却反过来又受文明的牵制.这是一个悖论,是一个二元对立的命题.无法改变!但我们要生存,现实面前又该怎样?

20世纪美国诗人卡明斯也主张热爱自然,在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歌颂和热爱之情.他在《我坐在迈克索利酒吧》一诗中,通过对酒吧外面自然风光的描写,歌颂了大自然的美丽.同时,记录了酒吧里面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酒吧内外的对比,揭示出他心灵深处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社会的厌恶.但在自然和社会之间他也是矛盾的,不过,在诗中他透露出人和社会和谐的一面.

如果说卢梭在自然和社会的对立面前选择退隐和力争自然状态化的社会,卡明斯在诗中表达了自然与社会的既对立又统一的一面,鲁迅则无意于这样的退却和调和,而是在这样两难的面前继续前进: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等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辗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可以看出,鲁迅在自然和社会、人性与文明的两难面前的选择是“希望是在于将来的”,只是他们不要再像我们这一代这样的生活.这种将来不是寄托,而是他对中国社会的承担――“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背脊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的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正因为想到希望,所以“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在绝望中反抗,“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是鲁迅的本色,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唯有这种精神,给我们以力量和鞭笞.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2] 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3]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华书局,2010年版.

[4] [法]卢梭,李平沤译:《爱弥儿》,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5] [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三联书店,2010年版.

[6] [美]詹明信,陈清侨译:《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作者简介:骆志方,女,1974―,河南邓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工作单位:南阳理工学院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