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视野下的流行音乐文化

点赞:25629 浏览:11843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社会主义前进的进程中,流行音乐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诞生之日就在产生了非凡的影响,它结合社会因素与音乐艺术等成为社会主流音乐的重要篇章.作为社会发展的群众文化,它并不是没有实际涵义的消遣方式,而是随着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的需要,拓展不同的发展特点,备受社会发展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有自己独特的意义,歌曲的盛行也在社会发展中得到群体的认知,它包含自己的隐含意义,表现生活、感染生活.本文从救亡中的诞生到变革形式下的发展,科学技术媒介的传播到西化引入本国民族音乐发展的文化意义进行探究,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中多样音乐文化的发展.

关 键 词 :社会发展 流行音乐 文化

进入21世纪,面对经济迅速发展的趋势,人们在探寻什么样的音乐才是社会需要的音乐,而流行音乐文化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成长而发展,也是一种不特定含义的艺术文化现象.流行音乐的发展有很大的自发性、不确定性与多元性,随着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需要,拓展点也有不同,流行音乐文化是以生活基石上拓展出来的通俗易懂、旋律简洁的文化创作,在物质社会进程中有一定的商品性元素.从口口相传的励志救亡歌曲到变革顺应时怎么发表展的大众流行音乐,科技的发展带动各种媒介被广泛传播的一种属于大众文化的音乐艺术形式.本文对社会发展视野下的流行音乐文化研究,结合流行音乐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发展变化,演变出层层不同的音乐现象,探讨出流行音乐对和谐社会共建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一、从救亡到变革:中国流行音乐的诞生与发展

流行音乐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与当时社会发展、历史、生活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每一位作曲家都是经过音乐本身的特质与作曲家本身的生活经历、环境融入音乐隐含的特质,如文学、诗歌、历史、宗教、哲学等联系起来,然后介于媒体传播.流行音乐是对社会现象的反应,同时也受其发展的制约,良好的流行音乐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学堂乐歌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启蒙运动,伴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救亡歌唱文化,在民族团结一致救亡的严峻形势下,它成为不可或缺的推动理想.学堂乐歌在近现代音乐文化的萌芽时期深受维新运动的影响,在音乐创作上大胆创新,借鉴他国的一些曲调填写新词编写,歌词是中国知识分子填写,中西结合,倡导救亡、科学文明、抵制侵略等爱国思想.学堂乐歌成为当时特殊历史时期正面传播的音乐,通俗易懂、受益群体广泛,慢慢的演进逐渐成为中国近代流行音乐的发展.起先学堂乐歌只在学校课堂中进行传唱,随着学校展演中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引发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同时,开始在社会不同境遇下演出,开启了学堂乐歌走进社会.学堂乐歌向流行音乐演化必不可少的就是黎锦晖的贡献.


随着社会发展,音乐创作需要探索新变革之路.在战争年代,爱国歌曲的创作尤为鲜明,朗朗上口的歌声,积极的含义,鼓励人们保家卫国.进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作为经济贸易重要的港口,具备了城市化都市的条件,所的发展,社会需求不断扩大,为流行音乐的创作打下了基础,承载流入了许多外国的先进文化,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流行音乐文化.群众歌曲作为西方社会中的文化精神传播的主导方向及流行元素,也是大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流行音乐应运而生.正如孙蕤先生在《中国流行音乐简史:1917―1970》中认为:上海二三十年代流行歌曲是通俗音乐中的一种,可以说是产生于城市,有着鲜明的时代性,易于在群众中广泛流传,发展中趋向于国际化,又有着明显商业性的一类音乐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流行音乐的中心逐渐转移到香港、澳门、台湾等地,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音乐文化生活中,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科技电器走进人们的生活,当人们在物质生活富足之时,更多追寻精神文明的提高,所、娱乐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呈现.1980年,当邓丽君以柔美的甜声唱着一曲《在水一方》时,带来了一股风靡中国的流行之风,1984年的电视台春晚中,李谷一老师的《乡恋》、《难忘今宵》,以及两岸音乐人的春晚艺术送祝福更是推动了流行音乐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加强了两岸文化交流.到如今国家国际化发展,各国文化交融,流行音乐文化处处可寻,深深沁入人们的心扉,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二、从单一到多元:科技媒介传播推动艺术发展

在文化研究中,大众文化通常有“masseulture”、“popularculture”两种,这里所指的“大众文化”是“popular culture”,因为popular有“受喜爱的、受欢迎的、通俗的、大众化的”、“普遍的、流行的”、“民众的、百姓的”之义,“是从普通百姓而不是欲博取他人好感或追逐权力的人的角度做的认定”,因此“受到许多人喜爱的”、“受欢迎的”这一义项是popular在现代的主要意涵.就传播性的角度来说,流行音乐是大众音乐文化与现代科技媒介相结合的成品,它的传播和推广逐渐从单一化带到多元化的,例如报刊、广播、电视、网络、音像制品等等,所以流行音乐文化的推广每一层都离不开科技发展的支撑.

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传播,传播架起了音乐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中国当代的流行音乐文化肩负着社会政治与经济的主导,更是地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重任.当然音乐文化的发展必不可少的是商业工业化的产生,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音乐传播通过口口相传的学堂乐歌、广播文化、唱片或是在娱乐文化场所的欣赏,人们看到的商业的隐性作用.70年代初,多轨录音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音乐制作的方式,引入录音带,大型录音机的出现,群众开始购写录音带,极大地刺激了流行音乐的的生产与销售.1979年1月,中国大陆最早的流行音乐产业之一的太平洋影音公司在广州成立,这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出版盒式录音带的公司,流行音乐传播与音像业联合走向产业化并逐步开始壮大起来.带来的科技的单一性到多元化的传播体系,从创作、生产、销售等环节不断完善.音乐传播商业的观念转变,从影视的插曲、主题曲到独自制作的音乐电视“MTV”,结合音乐创编音乐故事或是配合音乐渲染呼应的视觉享受,它并不是单一在电视上展播,其实也可以作为商品广告等,群众更直观的欣赏音乐与画面感,带动了卡带(影碟)的制作发行,更可以在网络中或是移动传媒中展播.2000年之后,传媒载体便携带的科技工具MP3取代了不便于移动的传媒工具,它拥有了网络下载、自我演唱、方便携带、随时及听等好处迅速流传,所以说流行文化的商业性、传播性带动了科技的不断探索与发展.市场盈利的膨胀化,巨大的盈利带来的技术快速探索,MIDI技术与MIDI合成器主要被应用在电子音乐中,音乐合成技术,将人声美化或是做特效模仿,为流行音乐的创造打开一定的空间,可以替换男女生声音或是模拟不同人物或是动物的音响,达到极致的声音效果. 在综艺节目的推广中,例如《达人秀》、《中国好声音》等等,带动了流行音乐的人文素养性.通过电视媒体传播,给受益群众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给群众一个流行体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现代传播技术的应用以及电子媒介的出现,使得流行音乐的制作与生产进入了一个薪新的时代,数字音乐技术大有取代传统唱片制作技术之势.早期音乐唱片公司就商业利益对流行音乐的甄选、包装、推广,黑胶唱片、音乐磁带、CD的流行传播,到改革开放之后的作为文化传媒产业的推行,产业链进入晚会、商业演出、电视网络媒体的传播等等,尤其是网络的免费试听与下载更是推动流行音乐文化盛行的脚步.从文化来说,新兴的音乐传播媒介改变了群众的聆听喜欢,给人们制造了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带来愉悦的心情,娱乐大众,将其推动为大众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

社会视野下的流行音乐文化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化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三、从西化到民族:社会发展视野下的流行文化

在特殊的年代,由学堂乐歌诞生、发展逐渐演变的群众音乐,在创作基石上多为引用国外的音乐,依曲度词.在汪朴的《清末民初乐歌课之兴起确立经过》.阐述了“从西方学制的传入”、“教会学校的影响”、“留日学生的鼓吹”等这几个方面对学堂乐歌进行详细的阐述.黎锦晖作为学堂乐歌创作引入群众歌曲创作的先驱,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流行音乐人.黎锦晖创办的“明月歌舞团” 作为早期中国流行音乐文化发展的典型团体,为中国早期的流行音乐发展培养人才奠定了基础.音乐创作分为两极化,一方面是为完全西化的作品,另一方面则是在西方音乐技法基础上,采集中国民间音乐的的传统民族音乐进行创作改编.当西学东渐成为基础,在探索的道路上,越来越多的人探索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尝试将西方的音乐理论技能与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相融合,进行中西合璧,民族韵味浓重的新方向,也奠定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发展之本.

从音乐体裁方面,器乐、舞曲、戏曲等民间音乐源流,也是流行音乐创作的素材源泉.例如阎肃创作的《前门情思――大碗茶》,就是以民间说唱“京韵大鼓”的基本音调为基础谱写的歌,地域特色浓厚的流行歌曲不仅融入了民族音乐元素,更是推广“介绍”魅力中国的一本聆听的书,讲诉自身的隐性文化元素.由于我们有很好的生活经历与氛围,合理的使用民族民间因素的乐曲更具有群众性.

流行音乐文化的民族性不仅感染着整个民族,加固着民族情节,也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中国流行音乐文化必须植根于民族音乐土壤,切合中国特色流行音乐的创作技法,使我们的作品传播更广泛、增强大众文化的传播.目前全球的政治正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经济全球一体化,音乐的全面化.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引导人的审美感受兼容并包,不用同一种思维、同一种审美态度去对待音乐.时代精神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元素中绽放,只有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积极拓展各自的生存空间,才能长久发展.可以说,中国流行音乐文化在传播中,反应了中华民族的生活环境、民族气质、价值观念、审美体验等,承载了当代社会多样化的思想意识,也是人们精神需求,遵循发展规律怎么写作于政治与经济.流行音乐中的民族元素,是传统的音乐延续创新,又顺应了时代的传承发展.

四、结语

流行音乐的发展态势,与流行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发展关系紧密相联.当今,流行音乐文化融入整个社会,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在人们物质满足同时,人们寻求更大的精神释放与支持,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借鉴吸收不同的多元文化特点,不断创新与社会发展同步.流行音乐文化的发展,作为大众文化的思想承载物,将与高雅艺术相结合,雅俗共赏.将流行音乐与文化产业联姻,可以扩大社会教育市场,将极大地推进国民音乐教育、文化产业及文化市场的全方位发展.我国流行音乐文化在探索中遵循规律的发展,在良性理论指引下,艺术与经济的良性发展达到了双赢局面,能更好地怎么写作于社会,并推动社会主义和谐发展.

题之管见[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3).

[4]汪毓和,胡天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卷(1901-1949)[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5][英]雷蒙威廉斯.关 键 词 :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

[6]孙继南.黎锦晖与黎派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7]尤静波.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

[8]伍春明.“时代曲”与“救亡歌”――20世纪上半叶中国流行歌曲的人文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9]洛秦.“海派”音乐文化中的“媚俗”与“时尚”――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上海歌舞厅、流行音乐与爵士的社会文化意义[J].民族艺术,2009,(04).

[10]何晓兵.论留声机与唱片媒体的发展及其对音乐生态的影响――近现代媒体环境中的音乐生态研究(之二)[J].中国音乐,2011,(02).

[11]罗霄笑.中国流行音乐商业化的萌芽――黎锦晖对流行音乐商业化的尝试和贡献[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