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述评

点赞:20812 浏览:9471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国内关于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状况、适应的不同方面及影响适应的因素等问题上.新近的研究趋势主要表现于几个方面:(1)注重相似度检测变量的探讨;(2)转变研究取向;(3)注重研究方法多样化.文章还分析了现有研究存在的几个问题:(1)社会适应评估标准不一;(2)适应过程研究及纵向研究缺乏;(3)适应机制的理论建构待加强;(4)干预对策及实践研究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 键 词  流动儿童 社会适应 研究现状 研究趋势

分类号B849

流动人口呈“家庭化”迁移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未成年儿童跟随父母从农村移居城市,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弱势群体——流动儿童.作为城市二代移民,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后将面临诸多问题,社会适应即为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社会适应是指“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的观念、行为方式随之而改变,使之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过程”.众所周知,我国农村与城市在风俗习惯、生活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流动儿童进入完全陌生的城市社会后,在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中可能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显然,在流动儿童的数量和规模迅速增长的情形下,了解他们的社会适应状况,进而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他们对城市环境的适应,是我国转型期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不仅与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自身的成长发展有关,也与整个城乡和谐稳定发展有关.然而,早期国内心理学界对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并没有给予相应的关注.不过,可喜的是,近几年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实证研究不断涌现.研究者就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状况、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尝试对当前这一主题的研究进行梳理、评述,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1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状况及人口统计变量的差异

1.1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总体状况

已有不少研究通过比较流动儿童与流入地儿童(一般是城市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发现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总体水平低于城市本地儿童,存在着明显的困难与问题.如,胡韬从人际友好、活动参与、学习自主、生活独立、环境满意、人际协调、社会认同、社会活力等八个方面比较了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结果发现,除了生活独立外,流动儿童在其他各项指标上的得分均低于城市儿童.孙晓莉调查了南京两所学校三年级和五年级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现状,结果表明与本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在学校适应性方面存在更大的问题.

但也有不同的研究结果.郭良春等对北京一所打工子弟学校进行了个案调查,认为流动儿童很快适应了自己的生活环境,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吃苦耐劳的品质、体谅父母的家庭责任感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但他们同时也指出,流动儿童对于城市的适应只是局部适应.刘杨等对21名流动儿童进行了个案访谈,发现从总体适应状况看,17名达到适应状态,表明受访儿童对城市适应的状况较好.不过可以看到.这两项研究均采用个案方法,这可能是造成结果与前文所述研究结果有差异的原因之一.

国内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述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儿童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1.2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人口统计变量差异

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在性别、年级,年龄、进城时间等变量上存在差异.性别方面,多数研究显示,女生的社会适应水平显著好于男生.例如,袁晓娇等研究发现,男生的社会文化适应更差,孤独感更高,自尊更低.谭千保的研究显示,女生在课堂、常规、师生关系等三个方面的适应状况都好于男生.在年级,年龄方面,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存在年级差异,呈现随年级升高社会适应水平提高的发展趋势;年龄对社会文化适应有正向预测作用,年龄越大的流动儿童社会文化适应越好.此外,进城时间不同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状况也不同.刘杨等的研究发现,受访的21名流动儿童中3名不适应的儿童进京时间都较短.李思霓等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进城年限组别的流动儿童社会融入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进城4年以下的社会融入得分显著低于4年以上的得分.这提示人们在对流动儿童的教育和帮助中,尤其应关注男性的、年龄较小的及进城时间较短的流动儿童.

2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不同方面

社会适应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既包括了个体进入新环境后理解和学习新的语言、文化和价值观,较好地完成自身社会职责和发展任务,同时也包括对这些过程的心理反应.对于处于成长中的流动儿童来说,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如果能在保持心理健康的情况下,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并适应城市里的生活,就可以说达到了良好社会适应.目前有关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即主要集中在心理适应、学习适应和社会文化生活适应三方面.

2.1 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

心理适应指在适应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精神健康状况及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研究者考察了流动儿童在孤独感、焦虑和抑郁倾向、自尊水平、自卑心理、行为问题等方面的状况,发现流动儿童存在许多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林芝和翁艳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r)对民工子弟学校的初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劣于本地学生,在MHT的8个因子中,民工子女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五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本地学生.周皓在北京市某区进行了三轮“流动儿童发展状况”,每一轮调查所得到的结果都表明,三类儿童的心理状况由好到差的排序均为:本地儿童、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和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其中孤独感得分最低的是本地儿童,低于公立学校流动儿童,而后者又低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打工子弟学校中流动儿童的抑郁感得分显著地高于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且在第一轮调查中,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抑郁感得分也显著高于本地儿童;总体上说,流动儿童(不论是公立学校还是打工子弟)的心理状况始终差于本地儿童.这一结果与袁晓娇等针对北京当地儿童和流动儿童孤独感、抑郁程度进行比较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李晓巍等的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在内、外化问题行为上的自我报告率均值均高于城市儿童,其中内化问题行为自我报告率均值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按照流动儿童自我报告率的高低,排在前三位的项目依次是“容易激动或紧张”、“常说感到寂寞”、“过度害怕或担心”,这表明流动儿童存在更多的焦虑、抑郁、孤独等情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