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片到悬疑片的社会情绪

点赞:22972 浏览:10558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马航失联后,网上舆情汹涌.自3月8日清晨起,除了媒体的严阵以待外,微博、微信朋友圈每天也在转发着大量所谓“最新消息”及分析评论,伴随而来的,还有层出迭起、真检测莫辨的各种传言―比如3月8日中午,记者的几个群和微信群都跳动着这样一条消息,“据CNN报道,马航MH370航班已确定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北100公里境内坠落”,沉哀声一片.然而几个小时后,消息被确证为谣言.奇迹生还、客机坠落、恐怖袭击等于是十多天里,造谣辟谣,再造谣再辟谣,公众情绪在其间颠倒起伏. “坠落”的恐惧


海风是一位心理学工作者,从得知马航失事的第一时间起,他就不停刷新闻,和大多数网友一样,直到现在,每天还在密切关注着事件的发展,从各大网站的动态新闻到分析评论,几乎没有漏看的.

表面上,相对于社会上天天看到的人情冷漠(如早前摔倒街头的女子因无人救助而死亡),中国民众对MH370事件的关注度有点超出“常态”.乃至有人质疑,人们对一架远在天边的飞机的关注,是否一种廉价的同情甚至“表演”.

海风也好奇推动自己关注事件背后的心理动力.“每当事业发展特别顺畅,进入一个波峰阶段的时候,我就很容易做一个关于‘坠机’的梦.”擅长个体心理体验和分析的他告诉记者,后来他发现,曾经做过类似梦的人有很多,其中不少人情况与自己类似.“‘坠机’,在心理上象征着‘从高处坠落’.”

对应于现实层面,于那些人生已经相对顺遂、拥有一定社会地位与物质财富的中产阶层来说,最可怕的事情是什么?往往不是人生的磨难与挑战,而是意外与“无常”―它打破“人生可以掌控”的幻觉,令最牛的人瞬间失去一切.

很多非人力可控的灾难性事件都贴合“无常”定律,坠机尤其如是―无论就心理象征还是现实结果而言.所以,表面上MH370事件远在天边,却会对同为中国人的每个人的心灵带来一定冲击.这些冲击或大或小,引发的情绪也不一样.

处于事件中心的乘客家属,震动无疑最大.他们首先会体验到巨大的悲痛情绪,随之而来,针对事件相关责任方包括政府的行为反应,有可能进一步产生愤怒、指责、感动等对立或正向的情绪体验.

其次,是相对,又容易在事件中产生代入感的人群(旅行爱好者、商务人士等),会体会到对“无常”、失控和坠落的恐惧;最外圈的民众受影响则相对小一些.“然而,这些影响发生在潜意识层面,人们往往并不能直接感知,而是会体现在心灵受到震动、对事件极其关注、对遇难者表现出极大的同情与关切上.”

“从人性的角度,人们在日常社会对陌生人表现得冷漠,与他们对失联飞机的关心也并不矛盾.”著名心理学家朱建军认为,人们在社会上不敢救助陌生人,大多是基于对“被讹上”的恐惧.而关注一架与个体没有直接关系的飞机上乘客的安危,才恰恰是人们在正常(没有威胁)情况下同情心与同理心的表现. 社会情绪需要出口

不过,马航事件中的社会情绪演变有其独特性.朱建军表示,不同类型的偶发性灾难事件,对社会情绪有截然不同的影响.

天灾类事件(如地震、海啸等)比较容易激起社会团结一心、共同面对的心态.民众虽然会受到恐惧情绪的冲击,但心态偏积极;人为事件则相反,会激发人们的消极情绪,如愤怒、激动等.

而马航事件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一直被一种紧张和不确定的氛围包围着.“不同于坠机,中国人是第一次经历飞机‘失联’这种带有悬疑性的空中事件.”著名编剧杨海波说,他也在密切关注事件走向.

一开始,大家以为发生空难,从而感到恐惧.然而随着事件发酵,“空难”可能性不断降低,“人祸”几率升高,但社会情绪并未向愤怒转化.为什么?因为“不确定”,既不确定为暴恐事件,更不确定是谁干的.

悬而未决的现状,使人们不断把关注的能量投向事件本身,“好奇心越来越强”.

不断积攒的情绪却没有明确走向,处于焦虑之中.问题在于,随着事件最终水落石出,民众这些累积的焦虑必然会有一个转化.恐惧,或是愤怒―无论向哪个方向转化,经过一段时间发酵后的爆发都会比刚开始时来得更为猛烈.

灾难片到悬疑片的社会情绪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事件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因而,这个过程中政府、责任相关方乃至媒体的表现显得尤为重要.其不但左右着救援效率和机上239人的生命安危,更关系着民众焦灼的情绪能否平稳释放.毕竟,在各种天灾人祸之下,安抚大众情绪往往是重要的善后任务,不见得一定比直接的抗暴救灾来得轻松. 从“灾难片”到“悬疑片”

“MH370航班失联十多天,每天上午是造谣时间,下午是辟谣时间,晚上是竞猜时间”―这是近日出现在微信朋友圈的一个段子,调侃中明显流露着公众对媒体表现的不满.事实上,自3月8日起,网络就开始谣言满天飞,这一点都不令人意外.根据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的谣言公式,越重要且越模糊的公众事件越容易产生谣言,MH370事件显然具备基础.然而这期间,传统媒体为追求速度,官微和微信公号亦常成为网络谣言“二传手”,则难免令人质疑.

除了各类谣言外,网上还流传着诸多版本的对于马航的猜测,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视为人们为了缓解焦虑的表现.“因为比起有明确结果的事实,这种焦虑更令人不安.”海风说,“最让人难受的往往不是‘坏结果’,而是‘未知’.”

但事实上,真检测莫辨的传闻和猜测无法真正提供帮助,反而进一步撩拨着人们的心绪―更遑论已经承受着巨大痛苦的乘客家属.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虽然马航发布信息总是不明确的态度使人们积累了一定的怨气,但中国、美国、越南、澳大利亚等各国政府迅速反应和积极救援的行动,尤其是坚持“不放弃”的姿态,却能大为安抚从家属到社会的躁动和不安.

当然,国内也有人对这次的救援方式和效率表达不满.但从社会心理的角度,人们对其所生活国家的社会和政府会有一个持续稳定的感受,如果这个国家社会矛盾一直都不激烈,那么遇到突发事件时,无论政府怎么做,都容易带给民众比较好的心理感受.反之,在某些突发事件中,人们对政府的反应有些诟病,倒未必是其在事件本身中的真实表现所造成的.

至少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自MH370失联超过7天,国内的媒体开始有意识地渐次整理出历史上一些空难事件资料向大众发布.无论这是出于媒体自身的意识还是政府授意,其无疑能在心理上起到“预防针”的作用,让民众对承受随时可能出现的创伤性结果有一个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