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新闻与社会怪现象的形成

点赞:4217 浏览:1267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关 键 词 ]检测新闻;社会怪现象;职业道德

现代社会生活中,之所以存在新闻的混乱现象,究其原因是由于虚检测新闻的大量出现,虚检测新闻具体指未能真实反映事物本质的面貌,带有虚检测成分的报道.凡虚检测新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新闻报道者离开新闻赖以产生和依存的客观真实,任意凭着个人的主观愿望或依据他人的意志去报道新闻,新时代背景下,虚检测新闻表现逐渐多元化.

一、检测新闻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一,新闻人受利益的驱使,编造新闻.曾经轰动一时的“华南虎照事件”,表象是个别记者受利益驱使,虚构出野生华南虎存在的“新闻”,其实质则是当地对巨大的旅游经济的期望使然,是经济利益催生了检测新闻.由此可见,经济利益的诱惑,成为虚检测新闻产生的温床和土壤,以此为目的而编造的虚检测新闻也成为新闻的乱象之一.

第二,因为屈从于压力等因素,从业者隐瞒事实真相,编造新闻.此种检测新闻以山西矿难后的“封口费”事件为代表.山西矿难后,从业者不是以对客观事实的报道引导舆论,而是领取煤矿发放的“封口费”,然后昧心地瞒报事故的程度,缩减矿难的死亡人数.此类新闻彰显某些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人性的丧失,为新闻事业平添了一道耻辱的烙印.

第三,为着某种目的偷梁换柱、移花接木,虚构新闻.2010年,玉树地震,央视4月22日报道了《一只救了32条人命的搜救犬牺牲了》的新闻.经查证,玉树抗震抢险中并无搜救犬死亡,搜救犬的动人事迹发生于四川中.显然,这是个别记者移花接木、偷梁换柱的结果.

第四,因为从业者责任心不强,以及对事实真相调查不实或道听途说而导致新闻失实.2010年7月27日环球网报道美韩军演时,中国空军数百架战机飞越青岛上空,后经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证实,这则新闻纯属子虚乌有,是未经任何核实、捕风捉影而予以报道的检测新闻.

第五,新闻从业人员由于专业素质较低,任意地对事实加以想象,添枝加叶,导致新闻报道失实,造成不良的影响.如对英雄人物的描写,一方面是英雄行为可歌可泣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则是作者对英雄的心理活动和感受的“合理想象”,它使原本感人至深的英雄业绩和行为,失去了人们的信任,使原本值得人们铭记的英雄形象,笼罩了淡淡的阴影.

二、虚检测新闻产生的原因

虚检测新闻产生的原因可谓是多种多样.

第一,时代背景下的利欲“诱惑”是虚检测新闻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新闻查重的原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因素也大量地渗入到媒体运作机制中.一方面,媒体原有机制的打破,促使媒体以自负盈亏的方式步入市场,其经营机制逐步呈现商业化趋势,收视率、点击率、发行量等成为不同媒体生存的基础.为此,媒体使出浑身解数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另一方面,新闻人也逐步变得浮躁和拜金.他们忘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更多的是受利益驱使,为金钱而报道“新闻”.

第二,任意拔高、恶意炒作导致新闻失实.媒体对重大事件的报道,或多或少地具有政治因素,“事实要为政治怎么写作”的逻辑思维多年来一直禁锢着重大新闻的报道,其间任意拔高的新闻报道不一而足.一些新闻从业人员,以“政治宣传”为借口,以吸引受众的眼球、增加媒体的影响为目的,或歌功颂德,或报喜不报忧,或报喜隐忧,有意地任意拔高,导致新闻失实.

第三,新闻从业人员的不负责任和职业道德的缺失,是产生虚检测新闻的诱因之一.2010年6月1日,《北京晚报》刊登了“炒蒜高手掷千万写走百斤金条”的新闻,称一位因炒蒜而赚钱的客户为分散资金风险,刷卡1501万元购入56公斤金条,其后,《新京报》、《京华时报》等纷纷刊发相同报道.但事实真相经查证却是,中国黄金集团营销有限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为达到促销目的,编撰了该新闻的原稿,而一些记者不负责任,未加核实便以记者采访的形式予以报道,造成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检测新闻与社会怪现象的形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新闻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7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第四,媒体为迎合受众的感受,片面追求轰动效应,导致媒体竞争无序,虚检测新闻层出不穷.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抢”新闻成为媒体相互竞争的方式,只有首先“抢”到新闻,才能最大限度地为媒体获取利益.媒体为增加卖点,不计后果,一味地追求“独家”报道,致使第一时间报道的虚检测新闻层出不穷.2010年7月7日,《甘肃日报》刊登了“西安市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的新闻,后经查实,此报道既无政府的文件作为来源,也没有权威新闻机构的新闻作为依据,只不过是个别记者凭借一个专家的演讲主观臆断的结果.此类新闻以偏激的受众本位主义为出发点,以媒体和个人的利益为目的,造成媒体间无序的恶性竞争,同时也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


三、检测新闻治理的根本措施

当前,要从根本上消弭新闻乱象,遏制虚检测新闻的产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完善新闻法规,加大对虚检测新闻的打击力度,对于引导社会舆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国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第二,对新闻从业人员,不但要进行专业素质的教育,更要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教育,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度,才能确保新闻的真实性.第三,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管,提高网络媒体新闻发布的门槛,过滤虚检测新闻,最大限度地控制虚检测新闻的流出.第四,加强媒体自律和公共的舆论监督,净化新闻环境.新闻媒体在向人们传达信息、正确引导舆论的同时,既要自身严格要求,也要接受公众的监督,净化新闻环境,共同促使新闻报道走上正确的轨道.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中,经历不断变革的新闻媒体,面对种种困难和利益诱惑,它一方面在不断地完善、发展新闻事业,另一方面也因为社会的多元性,致使新闻业产生了种种乱象,导致新闻公信力的降低,阻碍了新闻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鉴于此,为更好地履行新闻的使命,消弭新闻乱象,杜绝虚检测新闻是每一个新闻人、新闻媒体,甚至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编辑/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