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时期如何凝聚社会共识

点赞:8218 浏览:3287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导火索与绝大部分参与者没有直接关系,但很多人参与了.为什么?就是由于长期历史遗留的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在人们心理形成主观社会问题.主观社会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就带来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客观社会问题

社会动荡说到底是心与心的冲突

引发欧洲社会事件的原因很多,包括一些国家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形成单一经济结构,政府缺乏法治和廉洁的公务员队伍,社会安全网缺乏且利益格局不合理,一些发达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进行政策调整导致社会福利水平下降,引起部分社会成员不满,种族之间的矛盾激化等.

仔细分析这些社会事件的特点,一是利用新媒体谋划骚乱.社交网站、手机等新媒体发挥了重要作用,人们利用社交网站煽动、渲染言论,发布图片,对骚乱推波助澜.二是参与人群复杂,青年人居多.有来自贫困社区的年轻人――失业青年和流浪汉,也有富家子女――打扮入时的年轻女孩和经济宽裕的年轻人,甚至还有社会名流.三是社会关系,尤其是警民关系紧张.活动出现后,英国警方缺乏与社会的良好沟通,导致民众不满情绪,谣言流言蔓延.四是肇事者并没有明确的政治诉求,从众心理明显:同学、伙伴参与,我也参与.

任何社会冲突表层是行为冲突,说到底是心与心的冲突,实质上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怎样相处,群体与群体之间怎样相处的问题.早在20年前,社会学家费孝通就说,心与心的交流是当今世界第一位的问题.我认为,这个判断对理解当今世界局势依然具有重要价值.

主观社会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就带来了客观社会问题

发生在欧洲的社会事件在历史上不乏先例,尤其是在经济动荡时期.经济动荡直接触及甚至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利益,往往会引发社会动荡.

为什么经济波动时期社会容易发生乱象,民怨会不断加剧?社会怨恨背后多是由于不公平和不公正,这是过去一个多世纪人类面临的的主要矛盾和根本问题.它既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也发生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尤其是在经济状况恶化时,民怨四起不足为奇.从全球历史以及各国的具体历史看,贫富差距扩大问题是一个普遍现象.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利阿诺斯通过对历史和当代的分析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越来越不公平.贫富差距问题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突出问题,危及人类生存.历史也向我们显示,自1800年以来,世界上的财富在不断向富人手里集中,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起伏,但总的趋势是这样的.


社会不公平与不公正的不断增长表现在人们心里就是社会怨恨的不断增加.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说,“不平等和社会反抗之间的联系确实十分紧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当一个社会发生叛乱或反叛时,其中必然存在可觉察到的不平等感,这一点显而易见”.社会怨恨实际上就是主观社会问题.

一般说来,社会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客观社会问题,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诸如犯罪率、失业、、诈骗、贫富不均等问题,这都是客观的社会问题.它造成了社会关系失调,影响了大部分人的生活,破坏了社会正常活动.还有一类是主观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不是发生在现实中,而是由于历史遗留下来很多问题没有处理好,或者长期得不到解决,在人们的心里形成一种积淀.久而久之,它就成为主观社会问题,在某一个客观社会问题发生时就有可能把这种主观的情绪引发出来.发生在欧洲的突发性的事件出现了燃点低的特点,很小的事件引发了很大的社会冲突,就是与主观社会问题有关.进一步说,这些社会事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无利益相关特征.具体事件,即导火索与绝大部分参与者没有直接关系,但很多人参与了.为什么?就是由于长期历史遗留的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在人们心理形成主观社会问题.主观社会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就带来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客观社会问题.

英国经济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增长始终表现不佳,为了应对低迷的经济状况,卡梅伦政府上台后采取了紧缩措施,包括削减社会福利领域的投入.众所周知,社会福利具有刚性特点,只能提高,不能下降,否则会引起社会成员的不满,甚至反抗.这次美国债务危机也是由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减税、增加投资、刺激消费的政策引起的.

建设强大共同体是不能绕开的国家建设的核心问题

历史经验和理论研究都证明,要把社会管理好,政府、社会和企业一定要有一种社会问题意识.既要有客观的社会问题意识,也要有主观的社会问题意识.把各种矛盾化解在没有发生之前,化解在人们的行为之前,化解在人们的心里.化解社会怨恨的根本办法在于解决好现实中的社会问题,化解好社会关系中各种矛盾.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社会冲突,消除社会风险.因此,不仅要建立和完善公平经济的发展模式,从源头上避免社会怨恨,还要因地因时而异地处理好现代社会冲突管理.此外,倡导正确的价值观也非常重要.

动荡时期如何凝聚社会共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问题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5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价值观是文化中共同的东西,它告诉人们什么是好的、对的、合适的,也告诉人们什么是坏的、错的、不合适的,它决定了人们的喜恶,也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它可以体现在具体的行为中,也可以体现在一般的判断里,用来规范自己,判断别人.尽管文化中的某些文化价值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但是大部分的价值观,特别是成就感、效率、物质享受、平等等,都会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在此基础上,我们来看社会认同问题.社会认同是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的维系整个社会凝聚力的一种内在力量,从历史的经验看,社会认同和社会凝聚力是社会复兴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凝聚力是基于认同.凝聚力首先表现在感情方面,但凝聚力又不完全归结为情感.我们可以把凝聚力界定为一种理念形态(价值观、理想、感情),它蕴藏在每一个社会成员之中,是社会成员共同的心理和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凝聚力、某个社会整体对其社会成员的吸引力、社会成员对社会整体的向心力以及社会成员之间的亲和力.这三种力量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而社会整体吸引力处于决定地位,它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向心力和社会的亲和力.社会认同产生于社会成员之间的接触和交流.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马丁路德金曾经说,人们之所以相互仇恨,是因为他们相互害怕.他们之所以相互害怕,是因为他们相互不了解.他们之所以相互不了解,是因为他们相互不能交流.他们之所以相互不能交流,是因为他们相互隔离.我们经历中令人悲哀的教训是,有时我们相邻而立,却仍彼此隔离,心与心之间相距千里.如果想要建立稳固的社区,我们就必须缩短这种距离”.按照我的理解,克林顿在这里是把社区作为一个民族或者国家共同体来使用的.如何建设强大共同体是当代政治家不能绕开的国家建设的核心问题.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教授)

责编/马静 美编/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