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点赞:10940 浏览:4476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提出村容整洁、生产发展乡风文明、管理、生活宽裕几项要求,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因地制宜建设新农村的角度,阐述改如何统筹发展的方略、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来完成这一关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关 键 词 :新农村 建设 因地制宜 科学发展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正处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 为了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根据我国现时的具体情况,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地开展新农村建设.恩格斯在批判空想社会主义时曾指出:“社会主义只有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才能成为科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庞大的系统工程,应突出重点,找准要害,抓住核心,绝不能平铺直叙地齐头并进,要体现出因地制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也就是说要从各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如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一个全面目标,是一项长期而十分艰巨的任务,唯有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从特色出发,才能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一、新农村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我国各地农村的条件千差万别,绝对不能搞“一刀切”.进行因地制宜的新农村建设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并非是农民想怎么干就放任,县、乡、村、组个部门都必须要有整体布局,进行优化统筹,才能取得良好效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突出“实惠”、“实用”、“实在”的特点.农村建设最忌讳的莫过于形式主义,也就是在表面上做文章,最后农民却没有得到什么实惠,最红导致劳民伤财.无论是田园改造、修路、搞企业、建居民新村这样的大工程,还是改水、改厕、改厨这样的小项目,都要首先认清各地实际的情况,然后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把环保摆在首要位置,既要让当代人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好处,更要给后代人留一片青山绿水.

二、如何因地制宜开展新农村建设

(一)因地制宜方法在政治建设方面的体现

首先要对乡镇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地整合.调动起广大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干部素质提高的内在驱动力,同时必须构建公开平等的干部选用平台,为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提供制度支撑.度地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从村委会带头人、乡镇党组织建设和新生力量的选拔培养这三个点着手,农村基层干部组织的建设中,要把有志于献身农村建设、有能力带领农民群众致富的人选进领导班子,并且要委以重任,以村组带党员,以乡镇带村组,进而使得战斗力整体提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努力为农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党组织的威信,增强凝聚力、战斗力.

(二)因地制宜方法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体现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因具体情况各异,应该选择的发展路子自然也不同.因地制宜的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形成特色.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致富项目是经济社会下发展落后地区的农村贫穷的根源,缺乏具有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产品.

新农村经济建设要体现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农村经济增长潜力巨大,但是发展十分缓慢,症结就在于不能找到集约化的经济增长点,所以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要按照专业化生产要求,逐步实现产业专业化.一是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来大力推动产业效益的增加.这就需要因地制宜重点要做好优势产业,要努力提高科技怎么写作水平,把新型适用技术应用到加工和生产各个环节,积极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增产增效.另外,可以实施强村大户战略,将政策、资金、信息、资源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向能生产大户和产业基础良好的村组集中,大力扶持和培育优势产业专业大户和专业大村,第三点就是要提高产业管理水平,生产环节中严格按照农作物生产技术规范和生长规律,全面进行标准化生产和精细化耕作,力争在产业链的第一环节上实现产量翻番,而在加工环节,要根据自身特色通过品牌整合,统一产品技术质量标准,提升加工水平,最终要达到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加工转化增值 增强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三)因地制宜在综合水平上的体现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建设新农村的目标对我国广大的农村而言,就是如何在构建和谐农村方面下功夫一是要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一是要重视农村的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事业的发展,以此来促进新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二是要在经济发展上,体现城乡协调、工农协调,体现短期发展与长期发展协调.三就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家建设新农村的要求,来规划统筹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形成社会资金参与、农民劳动积累相结合、政府支持引导的农村建设投入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生产力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村基层管理、做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

三、结束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发展很不平衡,具体情况千差万别,总之,因地制宜就是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的要求,不断提高领导和驾驭“三农”工作的本领,使各项工作的成效最终体现在新农村建设的提高上,体现在农村面貌的改变上,体现在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上,努力开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