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演变

点赞:21599 浏览:9622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上,经历了从“政治第一”到“物质和精神两手抓,两手硬”,再到“物质、精神、政治三大文明协调发展”再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演变进程,这是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不断深化、与时俱进的结果.

关 键 词 :政治第一;两手抓、两手硬;三大文明;四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0068-03

从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现在,随着时代的变迁,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在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上,从局部片面认识到整体全面认识,经历了从“一”到“四”的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即从“政治第一”到““物质和精神两手抓,两手硬”,再到“物质、精神、政治三大文明协调发展”再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布局上的探索、发展.

一、从“一”的“二”的演变

从“一”的“二”的演变,就是从“政治第一”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手抓,两手硬”的演变.

(一)政治第一的布局

20世纪50―70年代,在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上,片面的认为政治是社会的唯一主体,以“政治第一、突出政治、阶级斗争为纲”统帅一切,社会的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安排布局都服从政治第一的需要,为了政治,经济可以不要,因为,“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为了政治,文化可以不要,因为,“知识越多越反动”.政治是推动一切工作的动力,因为,根本方针是“抓革命、促生产”.这一布局的出现,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在社会历史条件上,我国刚刚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上存在片面性.认为:社会主义在政治制度上就是坚持无产阶级,在经济制度上就是坚持公有制.这就必然导致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布局上采取突出政治、政治第一的思路.在政治上,全国上下搞阶级斗争为纲,围绕社会主义建设,开展一系列的政治运动,把政治作为推动一切工作的动力.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这种倾向更加向极端发展,提出“打倒党内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抓革命,促生产”,哪里经济上不去,就在哪里抓“阶级斗争”,总结的历史经验就是“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由于阶级斗争扩大化,沉重打击了党员、干部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发展迟缓.在经济上,搞“一平二调”、“大锅饭”、“计划经济”,搞左倾冒进,实行“大跃进”、“全面炼钢、全民开荒”.由于不断进行公有制的升级,生产关系的所有制形式严重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必然反过来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搞个人崇拜、个人迷信、导致被林彪利用搞“一句顶一万句”“句句是真理”,后来又有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口号.思想僵化,必然导致因循守旧,不敢改革创新,社会主义建设缺乏动力而发展缓慢.当时,把政治放在一切工作的第一位,用政治运动推动经济及一切工作的发展,成为当时通行的作法.最终导致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失误.在这个时期,我国在巩固无产阶级政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防止外来侵略等方面取的了较大成绩,但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在“一化三改造”之后,成效不明显,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在社会主义建设上付出了沉痛的教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二)从“一到二”的演变

70年代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拨乱反正、在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上,从以“政治第一”演变为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实现了“从一到二”的演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开始探索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同志针对我国的国情,提出了“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手抓、两手硬”为特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在这个布局中,阐明了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

1.提出了“两手抓”布局的根本保障――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认为,必须抛弃阶级斗争为纲,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即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在两手抓中,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因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保证实现两手抓.坚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证两手抓的政治方向.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保证两手抓的不竭动力和有效途径.改革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动力.开放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途径.

2.提出了“两手抓”布局的最终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

3.提出了“两手抓”布局的衡量标准.认为:衡量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达不到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要求,就不能说是社会主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社会制度,它的优越性应当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国家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否则,先进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就不能体现出来.因此社会主义必须发展生产力、必须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必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提出了“两手抓”的核心环节.认为“发展是硬道理”[3],指出“当前世界上的主要两个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1].


同志以“二”为标志,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手抓、两手硬”的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提出了社会义建设的根本保障、最终目的、检验标准和核心环节,开始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步. 二、从“二”到“三”的演变

从“二”到“三”的演变就是从“两手抓、两手硬”演变到“三个代表”和“物质、政治、精神三大文明”协调发展.

80年代后期,国内外社会历史条件发生极大变化.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的先驱纷纷变异,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思想多元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愈演愈烈,呈现出经济一体化.国内形势也发生重大变化:在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上,实现了前两步目标.从整体上看,生产力水平得以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是,社会情况变为更加复杂.面临世情、国情的新变化,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提出了以“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具体表现在:

(一)提出“三个代表”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方针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4].在实现由领导革命的党向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执政党的转变上,科学的解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首要问题,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强的领导核心,要从“三个代表”的高度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坚持“物质、精神、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

(二)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经济制度和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体制.进一步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正确处理政治、经济和发展的关系.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针.

(三)提出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三大文明协调发展”的布局,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观点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认为,“社会是经济基础和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上层建筑及其社会意识形态”构成的.就是说,社会包括紧密联系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社会是三大部分的有机统一体.因此,物质文明是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文明是社会的上层建筑,精神文明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三大文明”协调发展,就是社会的三大组成部分的协调发展.以上各方面有机统一,形成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

从“两手抓、两手硬”演变到“三大文明”协调发展”的布局,是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全面深入认识的结果,也是党在建设社会主义布局上的与时俱进.

三、从“三”到“四”的演变

从“三”到“四”的演变就是从“三大文明协调发展”演变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在取得经济发展巨大成效的同时,经济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虽然经济实力有所增强,但总体上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城乡之间、贫富之间的差距有所加大.以同志为首的党,坚持以理论为指导,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一系列战略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布局上,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演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布局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1.在指导方针上,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为,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谋发展,依靠人民的力量来发展.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即“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社会,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2.在经济建设上,提出“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中心”[5].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统筹城乡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战略措施.

3.在政治建设上,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一系列具体措施.

4.在文化建设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用社会主义“八荣八耻”引领社会风尚.

5.在社会建设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会主义建设的的新目标,使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有了新的要求,表现在:

和谐社会是各方利益协调,社会公平合理,人人安居乐业,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社会.和谐社会是政治体制健全的社会.我国政党制度是“领导、合作,执政、派参政”.基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实的政治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上的显著特征就是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合作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是要不断根据时怎么发表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参政议政作用,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理念,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怎么写作的合力,从而保证社会管理体制的健全,实现政治平等.

和谐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稳定有序集中体现为整个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健康有序地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提供优越的社会环境和基础,发展为稳定提供条件,改革为发展提供动力、为稳定增强活力.稳定是政治、经济、思想全方位的稳定.政治稳定是指党的执政理念明确,执政方略正确、执政方式新颖、执政基础牢靠、执政环境安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符合时怎么发表展要求、符合实际情况、符合人民意愿;国家主权独立,国际地位日趋重要.经济稳定是指经济社会各方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稳定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增强,全体人民具有共同的精神支撑和思想动力.

同时,在社会建设上,还提出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建设新举措,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扩大就业、改革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等.

任何社会形态都包括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领域,此外,还有一个三大领域包括不了但又覆盖了三大领域的社会层面.因此,提出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四方面紧密相连起来,实行四位一体,四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布局的不断丰富和完善.

从“政治第一”到两手抓,再到“三大文明协调发展,进而演变到”四位一体“的历史演变证明:“阶级斗争促经济建设”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布局,与当时的国情不符,使社会主义建设受到挫折,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不足的表现.“实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布局,是对“政治第一”的拨乱反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的第一步.“物质、政治、精神三大文明协调发展”的布局是对“两手抓、两手硬”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布局与时俱进的产物.四位一体的布局,是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在新时期的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