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科学观促进社会和谐

点赞:4979 浏览:1780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它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要不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民生,从全局上改变民生,实现共建共享.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实现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尽快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关 键 词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9-0021-02

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对世界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经验教训的吸取,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

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新形势下对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人类实践呼唤科学理论,在社会前进的历史上,马克思、恩格斯深入研究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运动规律,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将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俄国的革命实践结合在一起,创立了列宁主义,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开创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中国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创立了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理论的三大理论成果,开辟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崭新道路,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带领我们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创立了思想,成功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的革命道路,怎样走中国革命道路”的问题;带领我们跨进新时代,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创立了理论,正确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带领我们走进新世纪,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时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这三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重要的成果.带领我们走进新世纪新阶段,高瞻远瞩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又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主张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得到了充分体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寻求“和谐”,反映了中国人对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创立、建设和发展规律的不断探索和认识深化过程,也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实践的过程.同志多次提出要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的三大规律,试图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肩负起“三大理论成果”之大成,解决中国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历史任务.科学发展观善于把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紧密融合在一起,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把“天人合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吸收进来,充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加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形成过程.在运用最新理论成果处理国内外事物时处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思想,体现着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思想.科学发展观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深深植根于中国经济社会现实生活的“沃土”中.由此产生的理论最具有实践性,是最贴近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理论,是最具生命力的理论,也是最管用的理论.它是中国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将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将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期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和谐发展是促进社会以人为本的发展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基本生存为本,把改变民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天下大事,民生为首.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以人为本,就是指广大的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坚持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人权,关注人的权益与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总书记多次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把权力用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上,谋实惠上.在过去的几年里,无论是四川大地震,还是抗击“非典”,无论是冰雪自然灾害,还是田间矿山,最危急的时候都会看到总书记和总理的身影,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战胜困难,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这种亲民、爱民、为民的实际行动极大地凝聚了党心、民心,树立了人关注民生的伟大形象,进而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实践.

实践科学观促进社会和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9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古往今来,以人为本既体现了时怎么发表展的进步精神,又有着中华民族的深厚根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就提出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今天我们强调以人为本,不但坚持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又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但他们是存在着本质区别的.古代民本思想,体现了朴素的重民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维护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地位.今天我们以人为本,是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历史地位,体现了我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而且,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我们一切决策的成败.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