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运动的效果

点赞:27795 浏览:13079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梯利提出社会运动的要素及其与化的关系,二者并不是存在着必然的因果联系,社会运动与化在生成逻辑、实际发展和形成原因上有明显的不同.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网络的普及,当代网络对于社会热点的关注逐渐形成了社会运动.社会热点的持续发酵使得政府对自身权威性有了政治焦虑,外在的社会现实压力也使得政府在推动自身的改革.网络社会运动依靠新的技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促进了中国的发展.

【关 键 词 】社会运动;;网络公共领域

在《社会运动》一书中,查尔斯·梯利指出社会运动与化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普遍的姻亲关系,离不开社会运动的推动,这种推动作用是通过激活或参与一系列机制而实现的,即只有民众抗争与政府互动能够扩大民众的政治参与、能够消除不平等,同时能够加强对政府的集体性约束、抑制专横权力,才会推动化.如果抗争政治没有激活或参与这些机制,或激活了相反的机制,那么很可能带来的是“去化”.(梯利,2009:191)网络公共领域的出现为促进提供了更有效的条件,它致力于建设公民社会、监督政府、张扬权利意识并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网络社会运动在推动中国发展的进程上作用极大.

一、梯利的社会运动理论

梯利将社会运动称之为斗争政治的特殊形式,他指出,所谓斗争,是指社会运动的群体诉求一旦实现,就有可能与他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所谓政治,是指社会运动总会牵涉到政府,无论是作为诉求者、或是诉求对象、或是诉求对象的同盟、或是作为斗争的监控者.(梯利,2009:4)他认为这种定义下的社会运动主要是在1750年之后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在19世纪早期西欧和北美获得了广泛的承认,在19世纪中期凝结成为综合了诸多要素的稳固的复合体.这个政治复合体包含了以下三个要素:(1)针对目标当局开展群众性的诉求伸张运动;(2)进行了一连串的诉求表演,其形式包括专项协会、公共集会、媒体声明、游行等;(3)价值、统一、规模和奉献的公开表达.(梯利,2009:9)

梯利主要立足西方世界历史考察了社会运动,并对其起源与发展过程做了精炼的概括,当社会运动扩展至全世界的时候,梯利的理论视域没有对中国的情况作出足够的重视.黑格尔认为中国总是例外中的例外,东方文明是与西方文明有最大异质性的历史传统悠久的文明,因此立足中国的实际情况作出理论概括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二、网络上利于的社会运动

20世纪传播媒介的变革与扩展为社会运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展示,每一次新的媒介形态的广泛应用都促使社会运动借助大众传媒以传播运动的诉求,这样在尽可能大范围寻求支持者的过程中也使的社会运动的目标得到了受众在思想认识上的认同与支持.

由于个人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在新技术的支持下获取信息,而信息交流也更为频繁,拥有网络技术的一部分网民对政治信息的了解、知情的渴望是十分强烈的.信息的跨国界传播也使得比以往更加成为人们的一种需求,这些因素都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随着新媒体的兴起,有关它能否扩大政治参与的机会的问题被置于从体制到威权体制的政治框架下进行讨论.所以,在国际关系上美国可以轻易以作为全球主流价值观煽动他国人民掀起各类的“颜色革命”,这其中网络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

在理论的框架下,互联网常常被视为一种虚拟的“公共领域”.哈贝马斯式的公共领域建立在理性对话和参与之上,它是化决策的支柱.在此意义上,互联网提供了公民在决策过程中彼此互动的可能性.自从网络迅猛发展至今,网络上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引起一股风尚,网民在网络上的态度和言论的集合给予政府和社会很大的压力,从而迫使一些机关对一些问题进行解释,网民事实上行使了监督的权利.尤其是2003的“孙志刚事件”,中国网民看到了自己通过网络舆论改变事件进程的力量,直至国务院废止旧有法规,颁布新的法规.

网络社会运动的效果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网络社会运动作为一种不间断和有组织地向目标当局公开提出群体性的诉求伸张的运动形式,主要表现在各类网站论坛对于社会热点的关注,各种的发帖回帖形成超越传统媒体的社会舆论,要求相关机构妥善处理,这里网民的群体性诉求就是实现公正,监督权力的运行.而网络上多种形式的关注,如“围观”这种脱离时空的特殊的方式所产生的不亚于现实中游行的压力效果,也使得政府不能忽略网民的力量.虽然政府有网络的管理权,但是强制性的关闭网站这种“欲盖弥彰、遮遮掩掩”方法反而激起网民的极大兴趣.这种处理方式往往会适得其反,使得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因此这种方法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经常性的应用.

相似于现实的社会运动借助于声明、标语、标志等形式表达诉求者的价值、统一、规模和奉献,虚拟世界中的网络也采用这些方式,但是会更多样也更能吸引人.于是“人肉搜索”、讽刺视频和电子邮件往来,通过互联网表达的公众舆论在中国的公共空间中占有独特和显著的地位.首先是中国在现实中缺乏一套能充分容纳民意表达、并将民意反映到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的决策和裁判中去的机制.二是广大民众对相关的公信力不信任,在互联网这样一个相对受限较少的公共空间,情绪的亢奋和批评的激烈尤甚.这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网络公共领域缺乏平和与理性,同时,在中国特殊的政治环境下,网络活动也因此比其他国家更具有政治意义.

因此纵观这些一次次社会热点的传播,民众的抗争与政府互动能够扩大民众的政治参与、能够消除不平等,同时能够加强对政府的集体性约束、抑制专横权力,在实际上也确实推动了化.但是,如果对民意采取“堵”的办法,那将无助于化解国内一直存在的由于民意不畅而造成的制度性不稳定因素.现在政府对“稳定压倒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极端强调,实际上也反映了政府对当前社会中存在的种种不满和积怨有着强烈的危机感,这也意味着一种严重的政治焦虑.所以,这种政府的政治焦虑在网络公共领域这一放大器的作用下,也会成为推动中国化的巨大动力.

三、总 结

网络提供了沟通的替代性平台,这样就节制了传统大众媒体权力,对任何人来说,网络使得人们的看法更加多元化,选择也更加多样性.现在的公民政治意识淡薄,也就显得很脆弱,从这个角度来看,法治国家不仅需要在贯彻法制、强化程序上下工夫,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公民树立起一种理想使得所有的公民都有充分的意识,自由而公开地参与到国家权力机制中去.

因此,身为虚拟空间的网络不仅仅只是一个场域,其中自由、平等、理流的理念和实际活动可能会在不小的程度上张扬网民的权利意识.这种自由的交流辩论,既是对虚拟网民的教育,又相当于在现实生活中的政治实践.这些不断的实践使得虚拟世界中的网民得以加速向现实世界中的公民角色转化,在一定意义上也建构着具有实现良性循环可能性的现实世界中的公共领域.现代性的发展需要具有现代性思想的现代人,在网络上的这些社会运动是对广大网民的启蒙运动.

同时它所形成的对社会热点的持续关注也形成了一种有利于化的社会运动,这种运动的力量正伴随公民权利意识的扩张而得到增强,原来的那种管理体制也已经越来越不适应这种新变化.原有的僵化与现在的社会运动的压力从内外两方面改善着中国的状况.

【参考文献】

[1]查尔斯·梯利著,胡位钧译.社会运动,1768-2004[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1999.

[4]赵鼎新.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站在中国的角度思考[J].社会学研究,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