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社会慈善事业的一点看法

点赞:30888 浏览:14333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慈善事业是人类社会古老而光彩的事业.培植慈善理念、发展慈善事业,对于处在经济结构产业升级,区域发展不均衡、贫富悬殊差距增大、贫困人口基数大等问题困扰中的中国社会而言,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作用.

【关 键 词 】慈善事业 问题 出路

【中图分类号】D63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2-0199-03

一、慈善事业,为了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慈善一词翻译为英文是“philanthropy”,源于古希腊语,本意为“人的爱”.另有一词“charity”也是慈善的意思,charity一词的出现时间可以追溯至公元前,其本意为“爱”.实质上在英语中表达慈善意义时,两个词表达的意义是一致的,且均有“爱的付出”的意义.

在《大美百科全书》中,慈善事业条目有如下释义:“最悠久的社会传统之一,它借由金钱的捐助和其他怎么写作,来提升人类的福祉.”英国人认为慈善事业的目的在于对社会产生有益的影响.《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慈善事业的解释是:“从同情、怜悯或宗教信仰出发对贫弱者以金钱或物品相助,或者提供其他一些实际援助的社会事业等带有浓重的宗教和迷信,其目的是为了做好事求善报;慈善者通常把慈善事业看作是一种施舍等.”从上述对慈善事业的解释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国家对慈善的界定有所区别,但总体而言,都承认慈善事业的普世性和社会救助功能.

慈善事业,古已有之.但真正意义上把慈善事业当作一项事业来经营管理的标志性事件是20世纪初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创立其慈善基金会以后.作为美国社会标志性人物,卡内基通过自己的奋斗,从一个一贫如洗的移民后代迅速发家致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批亿万富豪之一.作为资本家,卡内基的致富方式和手段是存在争议的;但作为一个慈善家,世人对他的义举和态度却是由衷赞赏的.通过慈善事业,卡内基成功地洗刷了资本原罪的骂名,并以“在巨富中死去是莫大的耻辱”的慈善理念成功地开启了世界慈善新风尚.

今天,慈善作为“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之外,第三方社会力量正日益显示其独特的社会作用.世界上数以百万计的慈善基金会和慈善机构在唤起世界道德良心、维护社会公平、和谐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慈善事业援助的对象基本上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和政府行政投入力度较弱的领域,所以,慈善事业事实上发挥了继市场分配、税收分配之后的第三次社会分配的作用.市场分配、税收调节的指导思想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而基于个人自愿原则基础上的慈善捐赠是捐赠者将手中掌握的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赠社会,缩减因第一次、第二次分配而造成的社会财富两极分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消融了社会中的“仇富”心理,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中国慈善事业的传统与现状

中国社会的慈善传统有悠久的历史和较独特的慈善理念.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孟尝君的食客冯驩“焚薛邑券书,以捐之”的凿窟谋心义举;墨家“天下皆相爱”、“多财,财以分贫也”兼爱的慈善观;儒家“仁”学,“仁政”对“大同”、“小康”社会的追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等政治道德中蕴含的对社会弱势群体关爱的慈善理念对社会产生了持久深远的影响.这些独具中国特色的慈善理念深入人心,广为社会大众接受,催生出古代富商、地主在地方自发主持修路搭桥、灾年减租免息.商人在传统义利观熏陶下义利兼顾或重义轻利的慷慨解囊救危济贫;宗教团体每逢灾荒,慈悲为怀、普济众生、施粥赈灾、抚育弱幼;政府在赈灾救济中首当其冲、统揽全局地从上到下,社会各阶层团体全面参与的中国式传统慈善事业,培育出知恩图报、救危扶困、守望相济、广行善道的社会慈善意识与风尚,形成一个个知善、乐善、行善,社会重善、教善、举善的慈善事业发展的人文环境和独具中国风格的慈善理念风尚.

传统慈善理论和文化在历史上曾深深教育和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培育出无数中华慈善人士,为中华传统文化增添了光彩的一页.在建设富裕型小康社会,争取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传统慈善文化理论如何与现代社会实现对接,怎样充分发掘慈善事业在凝聚民心,消融社会矛盾,缩减贫富分化,促进社会安定团结等作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

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现状如何呢?中华慈善基金会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慈善捐赠物款总额达50亿人民币,相当于中国2004年GDP的0.05%.而西方国家同类数字美国是2.17%,英国是0.88%,加拿大0.77%.①中国在所接受捐赠物款中,近80%来自海外,只有20%多一点来自内地.国内外捐赠数额反差巨大,超出了许多民众的心理底线.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进程已经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的脚步.总书记提出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将慈善事业列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重视,迈出了新的步伐.从2008年1月民政部慈善协调办公室、中华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第一份关于慈善捐赠的年度报告《2007年度中国慈善捐赠情况分析报告》来看,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空间极为广阔,近年来,无论是慈善事业的大环境,公众、企业界的捐赠热情,社会慈善组织的发展等都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局面.报告显示,2007年度我国公众和企业的慈善捐赠(款物)总额达到了223.16亿元,约占我国2006年GDP的0.09%.与2006年相比,增长了123%,而来自境外的捐赠(款物)总额达到86.09亿元.两项相加,2007年度我国接受来自国内、国际的社会捐赠总额超过309亿元,与2006年相比翻了两番.②另外,根据2008年度中国慈善捐赠情况统计,2008年我国的慈善捐赠总量达1070亿元,是2007年的3.5倍,占GDP总量的0.356%.短短五年时间,中国慈善捐赠数额由50个亿剧增超过1000亿,增长率高达2000%以上.③如此神速的增长速度和规模扩展在世界慈善事业发展进程中是殊为罕见的. 事实清楚表明,中国人扶弱济困的优良传统从未曾远离,中国社会的慈善爱心行为一经唤醒,奇迹就会发生.

对中国社会慈善事业的一点看法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三、中国慈善事业,在路上

从现代慈善发展的轨迹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和社会富豪精英率先在慈善领域垂范是社会慈善事业发展的前提基础,一个透明、高效、亲民的慈善管理运作机构则是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美国卡内基、福特、洛克菲勒等慈善人士首开现代慈善风气后,美国社会中大慈善家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经久不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国民经济三十多年来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社会上一批新的富豪群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胡润研究院和群邑智库联合发布的《2012胡润财富报告》,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内地的千万富豪人数第一次突破了102万人.这些富豪认为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纳税是最好方式,有近三分之一的富豪选择了这一项.其次是慈善捐款,有24%的富豪选择了这一项.有12%的富豪选择以维护职工权益来体现企业家社会责任.在慈善捐款方面,选择慈善基金的富豪占到将近一半;选择做直接项目的其次,占34%.希望小学成为富豪最青睐的慈善项目.中国社会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的前提基础已然具备.④


从另一角度看,中国仍处于世界发展中国家行列,中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庞大的人口基数,区域发展不均衡,社会贫富分化加剧,贫穷人口绝对数量大,慈善事业刚起步等所有这一切决定了中国的慈善事业发展任重道远.现阶段,推动中国慈善事业大发展,亟需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现代慈善意识培植问题

首先,社会各界应当学习了解现代慈善意识,认识到慈善是一种自主权利和自愿行为,是基于人性光辉的自主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可能地避免慈善事业异化为被权力绑架的义务的危险.其次,要树立正确的慈善观,解决好财富留给子孙还是反哺社会的问题.个人财富留给子孙或是捐赠社会,其实任何一种做法都无可厚非,不过两种选择所体现的是不同的理想和社会追求.大洋彼岸的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倡导的亿万富豪身后“裸捐”引领新世纪慈善风尚,国内“富二代”败家、“坑爹”、堕落的事件一再引起社会热议,两者形成的反差映衬出中国慈善的困境.再次,应当深入反思我们的慈善发展理念,回答我们需要一种什么样的慈善事业的现实拷问.从东西方对慈善的界定上能看出,西方把慈善事业当作是一项毕生坚持的事业,而国内社会更多把慈善事业理解为一时之需、应急之举.东西方在慈善事业理解上存在境界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使得两者在发展慈善事业的管理体制、依靠力量、受益对象、发展道路、运作方式等方面产生了明显的差异.

2.中国慈善事业主体角色问题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认为,慈善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清晰的定位.慈善的主体到底是谁?是民间社会还是政府?慈善事业是依法由民间组织自行选择和具体实施,还是由政府主导、政府干预和直接管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清晰的共识.⑤西方国家慈善事业通行的模式是民间组织(NGO)发挥主导作用.这种模式是否能移植到中国,确实是值得商榷的问题.《2007年度中国慈善捐赠情况分析报告》中指出:“中国公益慈善事业最大的特点在于,政府始终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⑥虽然慈善本该归属于政府、市场之外的“第三域”,但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以及慈善事业处于初级阶段的现状,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现阶段仍是不可缺少的.

近些年中国慈善事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乱象表明,中国慈善事业已经到了必须明确社会慈善事业主体角色的时候了.对于中国慈善事业而言,人们既不希望看到慈善事业被少数官僚作风的机构把持,形成所谓“善意”慈善垄断格局.同时也不愿意看到那些打着慈善旗号的公信力低、规模小、管理混乱、监管失察的慈善组织来主持.笔者认为,在坚持政府在慈善事业中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前提下,应进一步降低慈善事业的准入门槛,有步骤地放开慈善事业,让慈善发展少一些官僚气息,多一些人间烟火味道.应当给像“壹基金”这样中西合璧、运作高效透明的慈善机构以更自由、更充分的发挥空间和进一步加大对社会“草根”慈善组织的扶持,积极壮大发展中国慈善事业的新增长点.

3.中国慈善机构管理机制问题

现阶段,中国慈善事业的管理机构像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青基会等慈善组织都有明显的背景.这种亦官亦民的身份一方面为其运作管理提供了必要的政治身份,机构可以依靠政府平台获得充足的社会慈善资源,同时又丰富了联结政府与民众情感的渠道.但也因其背景,民众对其社会行为是非常敏感的.近几年,一些性质的慈善管理机构中先后爆发出的“郭美美事件”、“卢美美事件”、“河南宋庆龄基金会资金挪用事件”等一系列非常事件把性质的慈善机构推到了社会舆论口诛笔伐的漩涡中,而在处理这些非常事件过程中存在的多处令人联想翩翩的细节问题,激起了社会民众对性质公益机构的更多的不满和质疑.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2011年4月一份名为“北上广市民看社会慈善救助”的调查表明,民众对慈善机构的信任度最低,仅一成受访者信任.2012年《晨报》联合大湘网调查的6000个样本显示,遇到灾难发生,60.19%的受访者只愿意通过纯民间慈善机构捐款捐物,仅11.20%的受访者愿意与背景的慈善机构合作.冰冷的现实说明体制内公益机构已经沦落到被社会民众唾弃的边缘.

为何民众会唾弃那些从事于神圣慈善事业的体制内公益机构呢?问题的症结在于这些公益机构管理机制中存在的严重弊病,主要表现为机构官僚气息浓厚,财务管理公开透明度低,资金违规挪用多发,监督机制形同虚设,危机处理和社会公关意识淡薄等.这些弊端中所透露出的体制内公益机构对本职工作的不专业、不敬畏、不作为、乱作为,对社会慈善资源的不珍惜、不负责的行为,严重伤害了社会民众的感情.僵化错乱的管理制度让天使的慈善事业蜕化为势利群魔的狂欢.不深刻反思和改革现行慈善机构管理机制,中国的慈善事业就不可能跟上时怎么发表展的步伐,肩负起其历史使命.

4.慈善机构社会公信力和透明度问题

现代慈善事业中,慈善事业机构的公信力和透明度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是缺一不可的相生相成的关系.公信力是慈善组织最宝贵的软实力,同时也是最脆弱的“软组织”.⑦透明度是慈善组织的生命力,也是慈善组织的影响力.公益慈善组织如果能真正做到亲民、透明、高效的阳光运作和自觉接受公众监督,就能够以其透明度赢得公众的信任,不断提升其社会公信力,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更多的社会捐赠资源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反之,公益机构就可能自毁形象,被公众唾弃,其社会捐赠资源急剧减少,沦落至无人问津的境地.在这方面,中国的慈善机构是有过深刻教训的.“后,背景的慈善机构信息不透明的弊病,不断引发渠道垄断和利益输送的猜想,而这恰恰是不能获得公众信任的原因.”

据民政部《2010年全国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现状报告》显示,全国有42%的慈善组织没有专门的信息披露办法,37%的慈善组织没有专人负责信息披露工作,90%的公众不接受目前的披露程度和方式.这无疑在警醒中国的慈善机构,在提升其社会公信力和透明度问题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注 释

①中华慈善基金会2004年统计数据

②⑥民政部慈善协调办公室、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2007年度中国慈善捐赠情况分析报告[R].2008.1.31

③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2008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R].2009.3.10

④胡润研究院、群邑智库联合发布.2012胡润财富报告[R].2012.7.31

⑤⑦王君平.慈善业,如何凝聚向善的力量[N].人民日报,2011.11.10

〔责任编辑:骆虢〕